大提琴 大提琴属于弦乐器中的低音乐器,其在弦乐四重奏中的地位和男低音在合唱中之地位相等。它的前身是公元十五世纪初的古提琴 "viola da gamba",这种乐器源于欧洲,原本有六根弦,最初是放在腿上演奏的,后来为方便演奏,加上了支脚,才演变成今日的大提琴。 大提琴在早期只是小型乐队中的伴奏乐器,负责低音部的和声。自十六世纪末,意大利大提琴家加布里埃利(Domenico Gabrielli 1659-90) 尝试以大提琴担任独奏后,大提琴才逐渐成为一种表现力丰富的独奏乐器。 2006-10-19 12:43:32 补充: 大提琴外形和结构大提琴的祖先,是一种被称为 "Viola dagamba" (即古大提琴)的乐器,这,种古老的乐器共有六条弦,又称为「腿上提琴」。「大提琴」的原为"Violoncello" ,是指大型的提琴之意,今天"Cello",它的体积大概有小提琴两倍,琴弓短而重,琴弦则成比中提琴低八度音。 .... 2006-10-19 12:43:59 补充: 由于是大型乐器,所以不像小提琴、中提琴一样夹在肩上,而是着地靠在左肩上演奏,也因为体积的关系,桥(Bridge)的弧度较大且弦与弦间的距离较远,右手无法像小提琴那样快速地移动到其它的音。但左手就可以不必用拇指支住乐器,必要时,可使用包括拇指在内的所有指头来按弦,因此能产生一般小提琴和中提琴所发不出来的效果。 大提琴拥有广润的音域,能奏出比中提琴更低沈的声音也可以发出非常光辉优美的高音,它不似小提琴的轻快,但音质却柔和优美,正好担任管弦乐中低沈的音域。 2006-10-19 12:44:16 补充: 在十八世纪初期之后,几乎每个作曲家都把大提琴列入演出目录里,如巴哈的大提琴独奏组曲,以及海顿、德弗乍克等人的协奏曲,这些音乐家把大提琴的技巧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在弦乐器中,除了小提琴外,大提琴是担任独奏最多的乐器。 在弦乐团中,大提琴的位置在指挥的右侧,由于演奏的姿势特殊,不难辨认出来。 2006-10-19 12:44:43 补充: 大提琴配件和结构的英文名称:大提琴 Cellos弓 Bow琴盒 Case弦 String腮托 Chinrests 弦钮 Pegs 拉弦板 Tailpieces 尾针 ndpins 琴头 Scroll or Head琴钮(弦卷) Pegs琴柱 Sound-bast颈部 Neck指板 Finger-board面板 Top背板 Back侧板 RigF字孔 F or Sound-holes琴桥(琴马) Bridge止弦 Tail-piece弦结 End-pin 三角架 Tripod 2006-10-19 12:46:04 补充: 介绍 大提琴的原名为Violoncello
是指大型的提琴
今天则称为Cello
属于弦乐器中的低音乐器。 2006-10-19 12:46:26 补充: -历史 大提琴在十七世纪初
1604-1620年左右被采用的
乐器共有六根弦。演奏时
由大腿夹住大提琴(继承了低音古提琴)。又称为「腿上提琴」。大提琴虽然最早在十六世纪就出现
却一直保持在低音伴奏的角色。无论在合奏或协奏的乐曲里
都只是担任基础低音的伴奏。直到二百五十年前
义大利大提琴家兼作曲家鲍凯里尼
才开始打破这个僵局
这个被视为低音伴奏乐器的大提琴才有出头的机会。大提琴是直接由古代的低音维奥尔演变而成
最早制造大提琴是义大利的安德烈阿玛娣(Andrea Amati 1530~1611)。 2006-10-19 12:46:51 补充: -音色大提琴有广阔的音域
可以奏出比中提琴更低沉的声音
也可以发出非常光辉优美的高音。琴弦很粗
长度约为小提琴的两倍。琴弓短而重
却不像小提琴的弓那样优美。琴弦调成比中提琴低八度的C G D A。大提琴不像小提琴那么轻快光辉
但音质柔和优美
这种音质正好供给管弦乐低沈的音域。低音部分圆润厚实
最能够稳定曲子的底基
不过有时却也能奏出诙谐幽默的旋律节奏。 2006-10-19 12:47:16 补充: -演奏大提琴大提琴琴身长大
有四条弦
演奏时
乐器直立在演奏者两腿间
左手扶琴头
用指按弦
右手持弓水平拉奏。大提琴除了本身的限制
像体积较大、发音较慢
在双音及速度上稍受限制。大提琴弓短而重
琴弦亦粗
演奏时不像小提琴那么轻快光辉
但音质颇为柔和优美。-在交响乐团中的地位大提琴的地位丝毫不比小提琴逊色。小提琴掌控高音
大提琴掌握低音
小提琴主导旋律
大提琴主导和声节拍
两者缺一不可。大提琴的演奏实力
更是不容忽视。
The violoncello
almost always abbreviated to cello (the c is pronounced /t?/ as the ch in "cheese")
is a stringed instrument and a member of the violin family. A cello player is called a cellist. The cello is popular in many capacities: as a solo instrument
in chamber music
and also as a foundation of the modern orchestral sound. Sound The cello produces a deep
rich
and vibrant sound. The cello reaches the lowest pitch in the traditional string quartet and is capable of covering nearly the entire range of pitches produced by the human voice. In the upper register
many cellos may be said to have a "tenor-like" timbre. Sizes Standard-sized cellos are referred to as "full-size";. However
cellos e in *** aller (fractional) sizes
from "seven-eighths" and "three-quarter" down to "one-sixteenth" sized cellos (e.g. 7/8
1/4
1/16). The *** aller-sized cellos are identical to standard cellos in construction
range
and usage
but are simply 'scaled-down' for the benefit of children and shorter *** s.A "half-size"; cello is not actually half the size of a "full-size";
It is just slightly *** aller. The same goes for other sizes. Many *** aller female cellists prefer to play a "seven-eighths" cello as the hand stretches in the lower positions are less demanding. Although rare
cellos in sizes larger than four-fourths do exist. Cellists with unusually large hands may play a slightly larger than full-sized cello. The cellos of the 17th- and 18th-century masters (e.g. Stradivarius and Guarneri) tend to be slightly *** aller than what is today considered full-sized. 更详细的资料可以去参考网址 : en. *** /wiki/Cello
大提琴 大提琴属于弦乐器中的低音乐器,其在弦乐四重奏中的地位和男低音在合唱中之地位相等。它的前身是公元十五世纪初的古提琴 "viola da gamba",这种乐器源于欧洲,原本有六根弦,最初是放在腿上演奏的,后来为方便演奏,加上了支脚,才演变成今日的大提琴。 大提琴在早期只是小型乐队中的伴奏乐器,负责低音部的和声。自十六世纪末,意大利大提琴家加布里埃利(Domenico Gabrielli 1659-90) 尝试以大提琴担任独奏后,大提琴才逐渐成为一种表现力丰富的独奏乐器。 大提琴的祖先,是一种被为"Viola da gamba" (即古大提琴) 的乐器,这种古老的乐器共有六条弦,又称为「腿上提琴」。「大提琴」的原名为"Violoncello",是指大型的提琴之意,今天都称为"Cello",它的体积大概有小提琴两倍,琴弓短而重,琴弦则调成比中提琴低八度音。由于是大型乐器,所以不像小提琴、中提琴一样夹在肩上,而是着地靠在左肩上演奏,也因为体积的关系,桥(Bridge)的弧度较大且弦与弦间的距离较远,右手无法像小提琴那样快速地移动到其它的音。但左手就可以不必用拇指支住乐器,必要时,可使用包括拇指在内的所有指头来按弦,因此能产生一般小提琴和中提琴所发不出来的效果。 大提琴拥有广润的音域,能奏出比中提琴更低沈的声音,也可以发出非常光辉优美的高音,它不似小提琴的轻快,但音质却柔和优美,正好担任管弦乐中低沈的音域。在十八世纪初期之后,几乎每个作曲家都把大提琴列入演出目录里,如巴哈的大提琴独奏组曲,以及海顿、德弗乍克等人的协奏曲,这些音乐家把大提琴的技巧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在弦乐器中,除了小提琴外,大提琴是担任独奏最多的乐器。 在弦乐团中,大提琴的位置在指挥的右侧,由于演奏的姿势特殊,不难辨认出来。 拉弦乐器大提琴属于弦乐器中的低音乐器,其在弦乐四重奏中的地位和男低音在合唱中之地位相等。它的前身是公元十五世纪初的古提琴 "viola da gamba",这种乐器源于欧洲,原本有六根弦,最初是放在腿上演奏的,后来为方便演奏,加上了支脚,才演变成今日的大提琴。 大提琴在早期只是小型乐队中的伴奏乐器,负责低音部的和声。自十六世纪末,意大利大提琴家加布里埃利(Domenico Gabrielli 1659-90) 尝试以大提琴担任独奏后,大提琴才逐渐成为一种表现力丰富的独奏乐器。 大提琴的祖先,是一种被称为 "Viola dagamba" (即古大提琴)的乐器,这,种古老的乐器共有六条弦,又称为「腿上提琴」。「大提琴」的原为"Violoncello" ,是指大型的提琴之意,今天"Cello",它的体积大概有小提琴两倍,琴弓短而重,琴弦则成比中提琴低八度音。 由于是大型乐器,所以不像小提琴、中提琴一样夹在肩上,而是着地靠在左肩上演奏,也因为体积的关系,桥(Bridge)的弧度较大且弦与弦间的距离较远,右手无法像小提琴那样快速地移动到其它的音。但左手就可以不必用拇指支住乐器,必要时,可使用包括拇指在内的所有指头来按弦,因此能产生一般小提琴和中提琴所发不出来的效果。 大提琴拥有广润的音域,能奏出比中提琴更低沈的声音也可以发出非常光辉优美的高音,它不似小提琴的轻快,但音质却柔和优美,正好担任管弦乐中低沈的音域。 在十八世纪初期之后,几乎每个作曲家都把大提琴列入演出目录里,如巴哈的大提琴独奏组曲,以及海顿、德弗乍克等人的协奏曲,这些音乐家把大提琴的技巧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在弦乐器中,除了小提琴外,大提琴是担任独奏最多的乐器。 在弦乐团中,大提琴的位置在指挥的右侧,由于演奏的姿势特殊,不难辨认出来。 大提琴配件和结构的英文名称: 大提琴 Cellos 弓 Bow 琴盒 Case 弦 String 腮托 Chinrests 弦钮 Pegs 拉弦板 Tailpieces 尾针 ndpins 琴头 Scroll or Head 琴钮(弦卷) Pegs 琴柱 Sound-bast 颈部 Neck 指板 Finger-board 面板 Top 背板 Back 侧板 Rig F字孔 F or Sound-holes 琴桥(琴马) Bridge 止弦 Tail-piece 弦结 End-pin 三角架 Tripod
Jackpop Music 提供成人及儿童歌唱
大提琴
小提琴课程,透过专业导师教授歌唱技巧、以小组或个人形式教授,在录音室边学边录唱,学员除了有满足感、更能享受歌唱带来的乐趣,大朋友小朋友更可以音乐表现自己、提高自信! jackpopmusic/service-3
电子大提琴和大提琴虽然都是弦乐器,但它们在几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1. 发音原理:电子大提琴的发音原理是采用电子技术和传统乐器相结合的无线载波传输式发音原理。而大提琴则是通过共鸣体空腔琴身来发音的。
2. 音响放大:电子大提琴不需要内部共鸣箱,而大提琴需要。
3. 演奏方式:电子大提琴可以由触控板或电子琴键盘演奏,而大提琴则需要用弓或手指轻拨琴弦来发声。
4. 音色:电子大提琴的音色来源于内置的数字乐器音源,可以通过数字电路进行调整和模拟,使得其音色更加多样化。而大提琴的音色则依赖于共鸣腔,具有独特的自然声音。
5. 外观造型:传统大提琴是一种长形的木制乐器,通常由一根弯曲的板和四根弦组成,外观上显得非常优美。电子大提琴则更像是一个由各种材料组成的电子器件,样式和外观多种多样。
6. 价格:传统大提琴定制和制造的过程繁琐复杂,需要慢慢精雕细琢,所以价格也相对较高。而电子大提琴是通过数字技术生产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价格也比传统大提琴便宜一些。
总的来说,电子大提琴和大提琴各有特点,两者在演奏、音色、外观和价格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区别。选择哪种乐器主要取决于您的个人喜好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