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美行政村以境内“山美”自然村命名,原属三十二都,民国年间为山美保,1949年解放初为山美乡,1961年成立山美大队,1984年改为丰州镇山美村委会,1999年从原丰州镇拆成丰州、霞美镇两镇。山美行政村隶属南安市霞美镇所辖。
山美行政村位于霞美镇镇中心。东邻四甲村,西与温山村接壤,南与霞美村接界,北连长福村。村落面积5平方公里,处于泉州与南安地段的中心点,全村辖四个自然村,即果园、山美、佃坑、后井。泉三高速公路从村落北边穿过。省道308线公路把四个自然村切分南北二边,南有山美、佃坑二个自然村,北有果园、后井自然村。全村共有31个村民小组,1160户,人口达5086人,党员143人。
山美行政村区域内的单位有:泉州市交警支队考试场、泉州市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南安市霞美镇政府、南安市丰州交警中队。入驻的企业有:泉州霞美光伏电子产业基地、南安市滨江项目区两大基地。有规模以上企业泉州市德玉艺品有限公司、南安市东南轻工有限公司、泉州市法达皮塑有限公司、泉州市锦鹏石材有限公司、南安市伟志兴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村里设有2所小学:锦源小学和山美小学。两家卫生所,方便的村民就医,在2009年新建村级农家店一个,使村民不出门就能在家里做买卖。
山美村附近有南安金霞休闲农庄、霞美陈氏民居等旅游景点。
陕西定边县东园子小学三年级一班李浩南,719800,可以回信。
“手拉手”互助活动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发起,是引导少年儿童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一项有意义的实践教育活动。 城市和农村少年儿童手拉手、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少年儿童手拉手、身体健康的和有残疾的少年儿童手拉手、各民族少年儿童手拉手,使不同环境、不同状况的少年儿童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手拉手”通过以交一个“手拉手好朋友”、写一封“手拉手交友信”、寄一本好的书报或文具、为小伙伴做一件好事、有条件的看望一次小伙伴等“五个一”具体活动,在全国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起来。
少先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阵地,“手拉手”不仅具体化、深化了这一功能,而且还进一步弥补了学校、家庭教育的某些不足:
第一,“手拉手”帮助孩子们去关注自我以外、身边以外的人和事,这在当今我国城市儿童“独生子女社会”条件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手拉手”帮助孩子们在与不熟悉的世界和个人的交往中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尤其是“关注”的实践使孩子们获得了更多的人生阅历和经验。
第三,帮助孩子们结交更多的朋友,让孩子在手拉手中领略世间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