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国中之国是莱索托,是一个内陆国家,但是周围却只有一个邻国,那就是南非,也就是说莱索托是一个位于南非国土内的“国中之国”。世界上的国中之国总共有三个,分别是梵蒂冈、圣马力诺和莱索托,其中莱索托是最大的国中之国。莱索托地处南非高原东缘德拉肯斯山西坡,全国约有四分之三的国土为山地地形,多位于莱索托东部,最高海拔达3482米,剩下四分之一的地区为相对平坦的高原地区,位于莱索托西部,海拔约为1300多米。
莱索托的气候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中显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但是由于地处高原山地地形,海拔较高,所以气温并不符合热带特征,应该属于亚热带。加上位于山脉西侧,东南信风的背风坡,年降水量较少,每年的10月至次年4月(夏季)为雨季,而5月至9月(冬季)则为旱季,准确的说莱索托属于“亚热带草原气候”。
莱索托王国在独立之前称为“巴苏陀兰”,是一个在19世纪初由巴苏陀酋长建立的王国,国王为 莫舒舒一世。后来在1868年,来自欧洲的英国殖民者宣布把巴苏陀兰列为其保护地,并在1871年并入英国的南非的开普敦殖民地。后来到了二战以后的1966年,巴苏陀兰宣布独立,建立莱索托王国,效仿英国成立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为原国王莫舒舒一世的第五代孙子,称为“莫舒舒二世”。
目前莱索托王国的国王为“莱齐耶三世”,是莫舒舒二世国王的长子,当然国王在莱索托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并不掌握实权,莱索托也是英联邦成员国之一。莱索托的人口数量不多,全国总人口仅为220多万人,首都为马塞卢,人口数量约为30万人,是莱索托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莱索托的政治、经济、教育和交通中心,与南非仅隔一条卡莱敦河相望。
各个国家的首都是什么?
小题1:C? 小题2:D |
试题分析: 小题1:由图可以看出:两图幅大小相等,甲图幅经度跨度4度,纬度跨度3度;乙图幅经度跨度10分,纬度跨度10分。甲图表示范围大,比例尺小,乙图表示范围小,比例尺大。选C正确。 小题2:马塞卢在南半球,安道尔在北半球,从纬度看:马塞卢位于安道尔的南方;安道尔在1E附近,马塞卢在27E附近,从经度看:马塞卢位于安道尔的东部。综合马塞卢位于安道尔的东南方。选D正确。 |
1.中国——北京
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所在地,也是中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2.俄罗斯——莫斯科
莫斯科(Moscow),是俄罗斯联邦首都、莫斯科州首府。莫斯科是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交通中心以及最大的综合性城市,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
莫斯科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中部、东欧平原中部,跨莫斯科河及支流亚乌扎河两岸。莫斯科和伏尔加流域的上游入口和江河口处相通,是俄罗斯乃至欧亚大陆上极其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俄罗斯重要的工业制造业中心、科技、教育中心。
3.巴西——巴西利亚
巴西联邦共和国首都,是巴西第四大城市。位于中部戈亚斯州境内,马拉尼翁河和维尔德河汇合而成的三角地带上。海拔1100米,东南距里约热内卢900千米,南距圣保罗865千米。连周围8个卫星城镇的联邦区 ,面积 5814 平方千米,人口 186.4万(1990年)。地处高原,气候温和宜人。年平均气温17.7℃。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雨季集中于10月~翌年4月。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树木常年葱绿,鲜花久开不败。
4.韩国——首尔
首尔(谚文:?;英文:Seoul),全称首尔特别市,旧称汉城。大韩民国首都,是世界第十大城市、朝鲜半岛最大的城市,亚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韩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5.日本——东京
东京(とうきょう、Tōkyō),是位于日本关东平原中部面向东京湾的国际大都市,是日本事实上的首都(但并没有正式的相关法律规定)。狭义上指东京都、或东京都区部(即东京市区),亦可泛指东京都及周边卫星都市群相连而成的“首都圈”(东京都会区)。东京是江户幕府的所在地——江户在庆应4年7月(1868年9月)改名为东京的一个地方。
6.朝鲜——平壤
平壤(朝鲜文:?),全称为平壤直辖市(朝鲜语:? ??),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朝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平壤位于朝鲜半岛西北部,大同江横跨其中,因其地势平坦而得名。大同江与其支流流经市中心。是朝鲜半岛历史最悠久的城市,相传早在檀君时代就被定为都城。全市下辖18个区域、2郡,总面积3,194平方公里,截至2011年,全市人口约325.5万人。
首都,又称国都、首要城市或行政首府,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的政治称谓。1927年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将南京称为首都,至此中国第一次有了“首都”的称呼,并将该词沿用至今。
首都通常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各类国家级机关集中驻扎地,国家主权的象征城市。有的国家不只有一个首都,也有的国家为了谋求发展而进行迁都。中国历朝历代的首都也在不断变化。
扩展资料:
词语来源
1927年(民国16年),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同年将南京城区、上海城区改为“特别市”分出江苏,南京称为首都,至此中国第一次有了“首都”的称呼。
1927年3月4日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克江宁县,旋改江宁为南京。4月18日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南京市政厅于1927年4月24日成立,随即开始编辑《南京特别市市政府公报》,第1号于6月出版。翻阅《金陵全书》时可以发现,《南京特别市市政公报》一度改名为《首都市政公报》。1927年6月1日,改市政厅为南京市政府。6月6日,国民政府颁布《南京特别市暂行条例》,定南京为特别市,由国民政府直接领导。
1929年第33期的《市政公报》中收录了曾担任过南京市副市长的马元放撰写的言论《首都与南京》。他认为”南京“二字始于明朝永乐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当时南京称京师、北平称北平府,后来明成祖继位,将北平改称北平府。永乐十九年大举北迁,北平改称京师、京师则改称南京。“北平既已改称北平,此一国唯一国都所在地之南京,自应正名为首都或京师,方足以正全国之视听。”
他在文中还列举了“特别市组织法第三条之规定”,力主改南京市为首都市。他的呼吁有很多人支持,接下来一期的《市政公报》收录了当时南京市市长刘纪文关于“改南京市为首都市案”连续发布的3道公文:《函国府各委员为南京市应改为首都市情形请表赞同案由》《呈国民政府再拟将南京市政府名称改为首都市政府祈核示由》《呈行政院为呈请修改南京特别市市政府改称首都市政府祈示遵由》。
1929年(民国18年)4月16日,国民政府决定改南京特别市为首都特别市,市政府隶属关系不变。1930年(民国19年)5月3日,新修订《市组织法》颁布,废除特别市,南京以首都所在,列为行政院直辖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