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物流分为以下四种模式:
1、自营物流
自营物流是在电子商务刚刚萌芽的时期,那时的电子商务企业规模不大,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多选用自营物流的方式。企业自营物流模式意味着电子商务企业自行组建物流配送系统,经营管理企业的整个物流运作过程。在这种方式下,企业也会向仓储企业购买仓储服务,向运输企业购买运输服务,但是这些服务都只限于一次或一系列分散的物流功能,而且是临时性的纯市场交易的服务,物流公司并不按照企业独特的业务流程提供独特的服务,即物流服务与企业价值链的松散的联系。
2、物流联盟
物流联盟是制造业、销售企业、物流企业基于正式的相互协议而建立的一种物流合作关系,参加联盟的企业汇集、交换或统一物流资源以谋取共同利益,同时,合作企业仍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组成物流联盟的企业之间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物流联盟的各个组成企业明确自身在整个物流联盟中的优势及担当的角色,内部的对抗和冲突减少,分工明晰,使供应商把注意力集中在提供客户指定的服务上,最终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竞争效率,满足企业跨地区、全方位物流服务的要求。
3、第三方物流
是指独立于买卖之外的专业化物流公司,长期以合同或契约的形式承接供应链上相邻组织委托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因地制宜地为特定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全方位物流解决方案,实现特定企业的产品或劳务快捷地向市场移动,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它是由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第三方专业企业来承担企业物流活动的一种物流形态。
4、第四方物流
主要是指由咨询公司提供的物流咨询服务,但咨询公司并不就等于第四方物流公司。目前,第四方物流在中国还停留在仅是“概念化”的第四方物流公司,南方的一些物流公司、咨询公司甚至软件公司纷纷宣称自己的公司就是从事“第四方物流”服务的公司。这些公司将没有车队、没有仓库当成一种时髦;号称拥有信息技术,其实却缺乏供应链设计能力;只是将第四方物流当作一种商业炒作模式。
第四方物流公司应物流公司的要求为其提供物流系统的分析和诊断,或提供物流系统优化和设计方案等。所以第四方物流公司以其知识、智力、信息和经验为资本,为物流客户提供一整套的物流系统咨询服务。
扩展资料:
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如下:
1、信息化
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
2、自动化
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另外还可以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物流自动化的设施非常多,如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这些设施在发达国家已普遍用于物流作业流程中,而在中国由于物流业起步晚,发展水平低,自动化技术的普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3、网络化
物流电子商务化是以互联网的形式提供物流行业相关信息,包括货运信息,空运信息,陆运信息,海运信息,以及物流行业资讯和物流知识,法律法规等,还提供物流行业企业库,供货源方查找,货源方也可通过物流网发布货源信息,以供物流企业合作。
4、实体物流网络变化
仓库数目将减少,库存集中化。配送与JIT的运用已使某些企业实现了零库存生产,将来由于物流业会成为制造业的仓库与用户的实物供应者,工厂、商场等都会实现零库存, 自然也不会再设仓库了。配送中心的库存将取代社会上千家万户的零散库存。
-电子商务物流
3PL:第三方物流的意思。第三方物流是指主要提供物流实际操作服务,包括: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包装、搬运、物流加工等。第三方物流公司是指通过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获取利润的企业;
4PL:第四方物流的意思。第四方物流是指通过对现有物流过程的调研分析,提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优化建议、方案策划、流程再造方案等。第四方物流公司是指从第四方的角度为客户寻找其现有物流过程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优化、改造以及策划相关的咨询服务,并从中获利的企业。
目前的第四方物流公司可以提供的服务具体包括:物流园区的咨询服务(园区项目可行性分析、战略规划、总体规划、空间布局规划)、企业咨询(生产企业供应链优化、厂库房设计、采购优化、企业物流战略规划、第三方物流企业流程优化、物流企业战略规划、组织架构及经营管理优化、物流信息系统规划设计)、物流课题研究等等。
扩展资料: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
是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是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承担企业物流活动的一种物流形态。3PL既不属于第一方,也不属于第二方,而是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的买卖,而是为客户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
第四方物流是指通过对物流资源、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的整合和管理,提出物流全过程的方案设计、实施办法和解决途径的业务模式。在第三方物流基础上的进化和发展。其主要功能是:
①供应链管理功能。管理从货主、托运人到用户、顾客的供应全过程。
②运输一 体化功能。负责管理运输公司、物流公司之间在业务操作上的衔接与协调。
③供应链再造功能。根据货主、托运人在供应链战略上的要求,及时改变或调整战略战术,保证产品得以更快、更好、更廉地送到需求者手中。
同第三方物流相比,第四方物流服务的内容更多、覆盖的地区更广,对从事物流服务的货运公司要求更高。在当今世界经济形式下,货主、托运人越来越追求供应链的全球一体化,以适应跨国经营的需要。
跨国公司也要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 其物流业务必须更多地依赖于外包。它不只是在操作层面上进行外协,而且在战略层面上也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以期得到更好的物流服务。因此,第四方物流便应运而生。
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即寻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一种动态平衡,并由此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根据这个目标,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提供给客户。
系统方法认为,系统的效益并不是它们各个局部环节效益的简单相加,这就意味着对于出现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要对全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这一思想出发,物流系统并不简单地追求在各个环节上各自的最低成本,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存在着交替易损的关系。
比如过分强调包装材料的节约,就可能因其易于破损造成运输和装卸费用的上升。因此,系统方法强调要进行总成本分析,以及避免次佳效应和成本权衡应用的分析,以达到总成本最低,同时满足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目的。
参考资料:
-3PL? ?-4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