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卫滨区
邮编:453000代码:410703区号:0373拼音:Weibin Qu
卫滨区位于河南省北部、新乡市市区西南部,东起胜利路与红旗区相邻,西、南部与新乡县相接,北依卫河与牧野区隔河相望。总面积52平方千米。总人口23万人(2004年)。
行政区划
卫滨区辖7个街道、1个乡:胜利路街道、解放路街道、中同街街道、健康路街道、自由路街道、南桥街道、铁西街道;平原乡。区人民政府驻人民路。
胜利路街道代码:410703001
2006年,辖2个社区:南环社区、化工路社区。
解放路街道代码:410703002
2006年,辖4个社区:崇信社区、崇智社区、怡园社区、姜南社区。
中同街街道代码:410703003
2006年,辖3个社区:铁路工房社区、型福里社区、田园社区。
健康路街道代码:410703004
2006年,辖4个社区:健南社区、健北社区、健民社区、自由南社区。
自由路街道代码:410703007
2006年,辖3个社区:新乐社区、自由社区、新荣社区。
南桥街道代码:410703008
2006年,辖4个社区:,新建社区、锦绣社区、真意社区、金穗社区。
铁西街道代码:410703009
2006年,辖4个社区:飞机场社区、中南社区、中北社区、人民西路社区。
平原乡代码:410703200
2006年,辖27个村委会:西高村、南高村、八里营村、沈小营村、路庄村、唐庄村、朱召村、金家营村、八里铺村、十五里堡村、西水东村、东水东村、水南村、水南营村、中召村、元庄村、王固城村、张固城村、丁固城村、洛丝潭村、十里铺村、王湾村、李村、赵村、贾屯村、梁任旺村。
历史沿革
1948年新乡市人民政府成立后,1949年本区成立为新乡市第二区(新华区),后改为第一区,面积4.82平方千米。之后,历经变革,于1980年重建新华区人民政府。2004年初,新乡市区划调整后,新华区更名为卫滨区。
2000年,新华区辖10个街道。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03783人,各街道人口: 胜利路街道 10866 解放路街道 8134 中同街街道 17563 健康路街道 27454 卫北街道 27645 新辉路街道 31308 自由路街道 12244 南桥街道 35631 铁西街道 25601 西工区街道 7337
2003年12月25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134号):新华区更名为卫滨区。将原郊区的平原乡(不含孟营一村、孟营二村、孟营三村、城关、东关、骆驼湾、马小营、张庄、段村、留庄营、饮马口、西马小营、臧营13个村)划归卫滨区管辖;将新乡县洪门镇的王湾、李村、赵村、贾屯、梁任旺5个村,大召营镇的元庄、十里铺、中召、王固城、张固城、丁固城、络丝潭7个村,合河乡的东水东、西水东、水南营、水南4个村划归卫滨区管辖。调整后,卫滨区辖中同街、铁西、解放路、胜利路、健康路、自由路、南桥7个街道和平原乡。区人民政府驻人民路。
2004年,全区辖7个街道(共有26个社区)、辖1个乡(共有26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19.7万,其中少数民族6000余人(回族约5000余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卫滨区辖7个街道、1个乡:胜利路街道、中同街街道、解放路街道、自由路街道、铁西街道、健康路街道、南桥街道;平原乡。
2020年9月,河南省政府食安委命名卫滨区为第三批河南省食品安全达标县(市、区)。
2018年8月,卫滨区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6年2月,卫滨区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新乡学院邮编:453003
地址:河南新乡市金穗大道191号
? ? ? 新乡学院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1949年,是一所具有红色革命基因、改革开放基因的学校。2007年由原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平原大学、新乡市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201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年获批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1年获批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培育单位,2022年获批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资格。
一、基本情况
? ? ? 学校秉持“开放、包容、求实、创新”的校训,树立“以人为本,厚德强能,开放创新,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坚持走“开放办学、合作办学、错位办学、因地制宜办学”之路,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特色名校、文化厚校、开放活校”六大战略,探索构建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统领 六个相统一”的新乡学院发展特色模式。校园占地面积2200亩,校舍面积近77万平方米,校园内花草竞繁、四季常青,鸟语花香、景色宜人,人与自然、变奏和鸣,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4.9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03万册、电子图书60余万册、报刊1470种、各种数据库18个,有先进完善的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
二、学科专业
? ? ? 学校聚焦“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为导向,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八大核心要素,加强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学校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关键环节,科学设置学科专业,建有24个二级学院、18个科研机构、71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医学9大学科门类。现有省级、校级重点学科23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创业中心、省级科技创新团队等48个。专业建设与地方行业、企业需求高度契合。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6万余人,成教生1.5万余人,生源遍布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