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回回”最初为他称,后来才演变为自称。“回回”一词,最早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指唐代以来安西一带的“回纥”人(“回鹘”人)。
南宋时,“回回”,除包括唐代的“回纥”、“回鹘”外,还包括葱岭以西的一些民族。十三世纪初叶,蒙古军队西征期间,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不断地被签发或自动迁徙到我国来。
他们被称作“回回人”,是当时“色目人”的主要部分,后来他们也就以“回回”自称了。
扩展资料:
回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总人口981.68万人(2000年,不包括台湾省),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其主要聚居区,全区拥有回族人口186.25万,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18.9%。
回族人口在20万以上的地区还有: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安徽、山东、河南、云南、甘肃和新疆等。以东、中、西三大地区来看,回族人口在西部地区最多,占其总数的60.75%。其次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最少。
回族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北方各省区,南方分布的回族人口较少。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在56个民族中,回族按省区市显示出的人口分布离散度仅次于汉族和高山族,位居第三,这表明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民族之一。
-回族
夶夶不是词语。
夶拼音:bǐ,注音:ㄅ一ˇ,部首:大部,部外笔画:3画,总笔画:6画,五笔:DDY
仓颉:KK,郑码:GDGD,四角:44880,结构:左右,叠字:二叠字,拆字:两个大
释义:古同“比”。
1、挨着:比比(一个挨一个,如“比比皆是”)。比肩继踵。比邻。鳞次栉比。
2、和,亲:比顺。
3、及,等到:比及。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同义字:彼、笔、鄙
一、彼拼音:bǐ
释义:
1、那,那个:彼岸。
2、他,对方:彼此。
二、笔拼音:bǐ
释义:
1、写字、画图的工具:毛笔。钢笔。铅笔。笔架。笔胆。
2、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笔画。笔顺。笔形。笔道。
三、鄙拼音:bǐ
释义:
1、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2、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鄙。
3、粗俗:鄙陋。鄙俗。鄙夫。鄙近(庸俗浅近)。
4、轻蔑,看不起:鄙视。鄙夷。鄙弃。鄙薄。
5、品质低劣:卑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