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邮件分拣自动化和邮政网络数字化,加快邮件传递速度,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先后实行了邮政编码制度,并以此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通信技术和邮政服务水平的标准之一。各国邮政编码规则并不统一。
我国邮政编码的编码规则:
我国采用四级六位编码制,前两位表示省、市、自治区,第三位代表邮区,第四位代表县、市,最后两位代表投递邮局,最后两位是代表从这个城市哪个投递区投递的,即投递区的位置。
例如:邮政编码“130021”“13”代表吉林省,“00”代表省会长春,“21”代表所在投递区。
美国邮政编码的编码规则:
邮政编码是邮政代码,由美国邮政局使用, 以大写字母。 邮编,是一个首字母缩略词为区域改善计划, 但聪明地也被认为暗示事实邮件更加高效率地(和因此快速地) 旅行当发令者使用它。基本的邮政编码包括五个数字数字。一个延长的 ZIP+4 代码包括邮政编码的五个数字加上允许邮件被提供对一个具体地址的四个数字。邮政编码是美国邮政局的一个注册商标。
邮政编码被编号以第一数字代表某一小组美国各州、第二个和第三个数字一起代表一个地区在那个小组(或或许一个大城市), 和第四个和第五个数字代表更加具体的区域, 譬如那个城市的小镇或地区。主要镇在地区(若可能) 经常得到第一邮政编码为那个地区; 之后, 数字命令经常跟随字母顺序。象区号, 邮政编码被划分和有时被改变, 特别是当乡区变得郊区。
法国邮政编码的编码规则:
法国邮政编码始于1972年,共6个数字,前两位代表省,后三位分别代表城市、地区或邮政分局。
日本邮政编码的编码规则:
日本邮政研制的新型邮政编码系统于1998年2月2日投入使用。研制该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日益扩展的邮政机械化作业的需要,提高作业效率,同时确保为用户提供稳定、廉价又优质的服务。其主要特点如下:
邮政编码数字的位数:7位,在前三位与后四位数字之间使用字符“—”;文字结构:目前全部使用数字;新旧邮政编码系统之间的联系:旧的编码中的三位或五位数字作为新编码的前几位数字;新编码的特殊性:将地址的每一小部分(如cho、oaza)分别指定为一个数字,连接在现有的邮政编码之后。大型企业和其它商务中心可以拥有专门的编码。
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第三位数字表示邮区;第四位数字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邮政编码起源于英国。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就开始研究邮政编码,并于1959年在诺威治邮区试行,从而引起许多国家的注意。西德于1961正式公布4位数的邮政编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邮政编码的国家。
紧接着,美、英、法、澳、瑞士等国陆续在全国推行。1965年后,随着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邮政编码的优越性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故日、意、加、荷和瑞典等国也相继实行了邮政编码。至1988年初,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了邮政编码制度。
扩展资料
新型邮编分为地址标识编码和短码
据介绍,目前的初步建设方案是,将新型邮编分为地址标识编码和短码,前者主要用于地理位置的唯一标识,并可进行一定精度的空间关系判读与计算,后者是方便人们记忆与使用,可以将地址网格编码简化成5至6位的“短码”形式。
“新型邮编”可能以二维码等形式出现,具有多尺度、可标识、可定位、可索引、可计算、自动空间关联等特点。公民寄件时,只需选择地址库中想寄达的地址,将对应的编码发给快递员,快递员将地址编码录入系统即可开始寄递流程。
——邮政编码
人民网——“新型邮编标准”有望明年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