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致上分成偏漳与偏泉二种,鹿港、福兴…等地沿海的是偏泉,特征是保有泉州府城音的ir与er,例如「汝」(lir,你)发音类似国语的「日」,「过」(ker)发音类似国语的「格」,而「汝」与「过」二个字没发成泉府音的也不一定是偏漳,还要从进一步从一些字的发音来判断。 2鹿港偏泉,永靖偏漳。台湾的极泉在鹿港,极漳在宜兰,但宜兰与鹿港都不是正统的漳腔、泉腔。 3内埔腔指的是偏漳,台中山线、宜兰、北桃园等地都是,海口腔指的是偏泉,主要分布在中部与北部沿海地区。 4"ㄐㄧㄚˊ"是漳州某些地区「谁」的发音。 5「无」这个字拼音bo,这个o的发音要看地区,嘴比较圆的是偏泉,嘴比较扁的是偏漳,二个都对。
参考: 自己
由于先民渡台的来源地多从闽南和广东等地,闽南话大致分两大系统,即您所知的漳州腔与泉州腔,但其实还有福州腔(像许效顺常扮演的福州伯腔调就是)等其他福建腔调,而广东来的腔调除您可以听到的客家话外,也还有潮州与汀州等地的腔调,想想唷!其实现在的台语可说是混合各地腔调的结果了!虽然如此,台湾各地的腔调还是可依当地先民哪种族群多而影响,以彰化而言,从台湾史的发展过程,西元1784年清廷允许彰化鹿港与福建泉州蚶江对渡,成为早期台湾唯三与大陆的对渡口(另两个为台南安平对渡厦门与台北八里坌对渡福州五虎门),最早期来到彰化开垦的先民,以泉州人为最,其次才为漳州与潮州等地先民,只是先来先占,又发生许多漳、泉、粤人械斗 ,让鹿港后来以泉州人为多,使鹿港成为台湾要听纯泉州腔的主要胜地之一,而漳与粤人往越内地开发。漳、粤先民往哪移居呢?漳州人散居彰化各乡镇,而粤人较明显是在埔心、永靖、员林、田中等地,在这迁移史中,最为有趣的是在永靖周围乡镇一带的演变一俗称”永靖腔”的新腔调,永靖腔主要是ㄥ和ㄣ音不分,例如”冰”的台语,一般音如国语发音,但永靖腔为ㄅㄧㄣ,有趣吧!为什么永靖一带会有此演变呢?先祖是客家人的因素是主因,在早期彰化,毕竟客家人是属较少数族群,为在当地与闽人相处、通婚或生意往来等,渐渐不讲客家话而改讲闽南话,造就新族群名称”福佬客”(已闽化的客家人),毕竟客家话与闽南话发音方式还是有差,让这一带的人们有明显差异的新腔调出来呢!以上是主要的彰化人腔调差异,我喜欢和别人讨论你我腔调的不同,如果您有兴趣,可以去更深入去了解南投腔、宜兰腔、北港腔、台南腔、高雄腔的差异,这小小地方是个中国族群的大熔炉,造就多采多姿的有趣人、事、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