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泥石流分布大体上可以大兴安岭—燕山—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界,以西,多为深切高山、中山,泥石流最发育,最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泥石流灾害发生频繁高。以东,为中山、低山丘陵区,泥石流少、微弱,具体分布最以下基本规律:
(一)沿断层构造带密集分布
(二)在地震活动带成群分布,主要分布在烈度Ⅶ以上的地震区。
(三)在深切割的高山与中山、中山与低山的过渡地带的地形相对高差大,泥石流普遍发育。
(四)受气候影响,冰川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冰川的冰缘地带。降雨型泥石流在降雨量大和暴雨区多有分布。
(五)受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
在大面积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强烈的地区,采矿大量堆积矿渣的沟谷,大规模开挖堆积弃土的山坡和沟谷,都易产生泥石流。如四川冕宁县盐井沟大量矿渣堆积形成泥石流,云南个旧火谷都尾矿坝溃决形成泥石流等。
二、泥石流的活动特点
(一)泥石流活动具高速、突发性
泥石流受突发水流的影响,再加上沟谷地形陡,使泥石流有暴发突然,流动速度快,历时短的特点。一场泥石流,从发生到结束,一般仅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在流通区的流速每秒可高达30-100m。这种突发性,不仅使灾情加重,而且难于准确预报和有效防治。
(二)泥石流活动的周期复活性
泥石流形成的三个条件中,地形变化较慢,可视为不变因素,它的发生时间间隔长短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充足的水源和松散固体物质的补给速度。补给速度快者周期短,每年可暴发数十次,如云南东川蒋家沟,盈江浑水沟等,补给速度慢者周期长,可数年、数十年,甚至数百年才暴发一次,如云南东川因民矿黑山沟泥石流每30-50年才发生一次,四川南坪关庙沟、雅安陆王沟、千溪沟泥石流约200年才发生一次。活动周期长的泥石流沟,泥石流发生时固体物源、水源和地形的组合处于最佳状态的机会就多,当遇特大暴雨或水库溃决、地震时,形成猛烈性泥石流,灾害成为严重。
(三)链生性和群发性
滑坡、崩塌常成为泥石流的固体物源,但泥石流在流动过程中又强烈冲刷、侵蚀岸坡,触发滑坡、崩塌产生,故常有滑坡、崩塌→泥石流→滑坡、崩塌的循环产生。一个地区内,当地质、地形条件相似时,一次暴雨常激发多条沟谷产生泥石流,如1979年滇西北怒江六库、泸江、福贡、贡山和磐江等县有40多条沟谷暴发泥石流;1985年云南东川小江河谷两岸有20多条支沟暴发泥石流;由于泥石流成灾的链环性,又进一步加剧了它们的群发性。
除上述泥石流活动特征外,由于水源的差异,降雨量在季节上和日内不同时段上的变化,导致泥石流在活动时间上还表现出:降雨型泥石流多发生在4月—10月夜间多暴雨,故泥石流多发生在夜间,冰川型泥石流多发生在4月—10月。
0834-615600。根据查询邮编库信息显示,冕宁邮政编码是0834-615600。冕宁县,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四川省西南,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东依小相岭与越西、喜德两县毗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