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县
开放分类: 江西省、上饶、鄱阳湖、铅山、双港镇
目录
? 鄱阳概况
? 自然地理
? 经济发展
? 物产资源
? 行政区划
? 历史沿革
? 历史名人
鄱阳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著名的鄱阳湖即在此。鄱阳县1986年更名为波阳县,2003年12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改回鄱阳县。
邮编:333100。代码:361128。区号:0793。拼音:Poyang Xian。
境内东北依山,西南濒湖,自东北向西南倾斜,依次形成低山、丘陵、湖区、平原兼有多地貌地形,属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9℃-17.7℃,雨量充沛,无霜期长达274天。
鄱阳概况
鄱阳县古称番(pO)邑,饶州,汉时更名鄱阳县,素有“鱼米之乡”、“富饶之州”、“银鄱阳”的美誉。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因县而得名,全县国土面积4215平方公里,现辖14个建制镇,15个乡、2个水库管理局、一个农科所,535个行政村(含居委会),总人口145万。县境内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温和型气候,全年日照约2000小时,年降雨量1600mm左右。近年来,鄱阳县百万余群,为实现鄱阳在鄱阳湖畔快速崛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开放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保稳定,在改革中快崛起,开创了全县经济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鄱阳县有“全国文化戏剧之乡”等荣誉称号,是江西省人口第一大县,还是著名的国家商品粮、棉、油、猪、鱼基地县。
——历史悠久,人文蔚起。鄱阳县于公元前221年建县,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长沙王吴芮、晋太尉陶侃为世人称道。陶母训子,开教育先河,其教育方法惠及后人。唐“大历十大才子”吉中孚饮誉江南。羁金15年的“苏武第二”洪皓,坚贞不渝,精忠报国。洪迈著《容斋随笔》,被毛泽东随身携带四十春秋。工诗善词的南宋词人姜夔,开音乐先河。南宋节烈丞相江万里在芝山止水池以身殉国,一直激励后世。中国科学院院士石屏等专家学者学有所成,声名远播。历史名人颜真卿、范仲淹、等都在鄱阳留下千古佳话。
鄱阳赣剧是鄱阳湖畔一朵文化奇葩,被周恩来总理称赞为“美、秀、娇、甜”,不仅唱遍饶河两岸,大江南北,而且远征江浙等地,久演不衰,鄱阳赣剧团也因此多次受到国家表彰,由鄱阳赣剧团承演的新编赣剧《詹天佑》催人泪激人奋进,已获中国文华新剧目奖。
——资源丰富,物产众多。鄱阳得鄱阳湖滋润,饱汲天地之精瑞。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山林绵亘,江湖密布,234万亩山地郁郁葱葱,141万亩水域流金淌银。鄱阳县拥有鄱阳湖捕捞面积111万亩,内陆可养水面30万亩,可渔低洼农田34万亩,是全国第二大水产县,是全国水产百强县、重点县。鄱阳有悠久的渔业生产历史,有浩大的渔业生产队伍,鱼类品种繁多,水产资源极为丰富,尤其以珠湖银鱼,鄱阳湖虾蟹,鄱阳湖水生植物藜蒿、白莲等享誉全国。
鄱阳有耕地面积110万亩,山地面积234万亩,特色农业发展迅猛,是我国粮、棉、油、猪重点生产区。近年来,鄱阳县借倡导环保春风,扬优成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产业,并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作好农业工作,基本实现了“县有主导产业,乡有经济强项,村有骨干品种,户有主营项目。”湖滨地区养殖甲鱼、银鱼、鳜鱼、青虾、河蟹等。山区种植黑芝麻、百合、烟叶、莲子、蔬菜、药材、板栗。全县突出抓好“二水”(水产、水禽)“一药”(中药材),水禽畜禽及牛羊工程已具规模效益。全县还有莹石矿储量70万吨,花岗石存量1亿方,瓷土、石灰、煤、金、钨等矿产具有较高开采价值,是一座待人开发的宝库。
——风光旖旎,名迹众多。鄱阳县有曾产灵芝的芝山,有晋文学家郭璞尖五峰,有范仲淹称为的“小海南”——湖中鸟岛瓢里山,有朱元璋大战陈友谅的遗址——巍峰峭壁的狮子叠嶂、云雾缭绕的避暑胜地莲花山。莲花山风景区内既有丰富的森林植被,各种天然名贵树种保存完好,又有全国大二型水库——军民水库,此地居民皆为典江南民居造型,依山傍水,真可谓是山青水秀,好一个世外桃源。
鄱阳县拥有鄱阳湖较大的水面,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鹤越冬地,聚集了世界上98%的湿地候鸟种类,是世界重要保护湿地。丰水期,湖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湖面浩浩荡荡,滚滚东去;枯水期,草洲辽阔,芳草萋萋,芦花飞舞,候鸟出没期间,或闻鹅嘶鸣,或观鹤舞白。荡舟碧波,可观鄱最湖日落日胜古迹众多,有宋朝年间的永福寺塔,有江万里率全家投河以身殉国的止水亭,有陶侃衣冠冢,有古老的文庙,有可与西湖媲美的十景东湖,有全省最大的莲山古汉墓群等。
——区位独特,交通便利。鄱阳地处“昌九景”金三角腹地,它西接庐山,北望黄山,东依三清山,南靠龙虎山,是环鄱阳湖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鄱阳湖畔正在建设中的区域中心城市。在东部开放和西部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承接和中转作用,周边辐射十余县市近千万人口,市场空间,充满无限生机。鄱阳县史有“舟车四达”、“百货归墟”之美誉。县城距景德镇、九江机场、南昌昌北机场分别为半小时、1小时、2小时车程,一小时经济圈已基本形成。境内乐安河、西河、潼津河、昌江经鄱阳湖直通长江,鄱阳港是江西省重要港口,千吨货轮可直达长江。“两高一铁”(景婺衢铁路)建成后,鄱阳将进入江浙沪4小时经济圈。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鄱阳县科学规划,认真按照全面开发东湖,快速建设“城北”,有序改造“老城”的总体思路。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创新城市经营理论,通过招商引资,城市经营广开渠聚集资金,促进城乡良性互动,进一步突出扩大就业空间、扩大人居空间、扩大亲水空间、扩大旅游休闲空间这四条“主线”,进行城市建设和发展。充分依托县城山水环绕、依山襟湖、古迹留痕的优势,构建“一湖(东湖)二带(饶河景观带、中心大道影观带)、三环(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四区(城北区、城东区、老城区、风景区)”,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县城主干道美化亮化,引资建设了饶州大道、鄱阳商贸市场、饶州小商贸市场、建材大市场等,逐步建成“水陆交通便捷,集居人口众多,水乡韵味浓郁,工贸旅游发达,片区功能齐全”的生态水城。
自然地理
鄱阳县总面积4215平方千米。全人口约近150万(其中农业人口110万),毗邻皖南。鄱阳县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型。气候温和,全年平均气温17.60度;日照充足,全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000小时以上,日照百分率为40%以上;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608毫米;四季分明,无霜期达274天。山脉为黄山余支,县域经地势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欹,低山、丘陵、湖区平原兼有。拥有234万亩山地经济、野生、珍贵树和113万亩宽的水域,其中30万亩优质可养水面。是江西省面积第二大县、人口最多县。县政府所在地为鄱阳镇。
鄱阳县地处东径116°23′45〃至117°06′15〃,北纬28°46′26〃至29°42′03〃之间,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鄱阳湖的东岸,北与彭泽县和安徽省东至县交界;南同余干、万年接壤;东于景德镇、乐平市为邻;西北同都昌县山水相连。
水域面积948.7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2.5%,其中鄱阳湖约有313平方公里水域在该县范围内,境内大小河流225条,总长2070公里,大、中、小型水库359座,总库容6.5亿立方米,水资源非常丰富;
县境内东北高为低山,向西南方向渐变为丘陵和湖区平原,东西宽71.8公里,南北长90.2公里,总面积为4215平方公里。
全县土地总面积达4215平方公里,其中低山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45%。耕地总面积108.02万亩,其中水田81.74万亩,旱地26.28万亩,山地面积234万亩;林地面积14万余公顷,覆盖率达29%。
鄱阳县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数达2098小时,平均气温在16.9℃-17.7℃,1-2月为最冷天气,月平均气温为4℃-5℃,极冷最低温度日为零下8℃,7-8月份平均气温高达28.8℃-30℃,一年中极端最高温度为39.9℃。年平均降雨量1300-1700毫米,4-6月为集中雨季占全年降水量50%以上, 7-9月为台风雨季带,全年无霜期274天,太阳辐射数为115千卡/平方厘米。
经济发展
鄱阳县产业结构主要以大农业为立。自古有“银鄱阳”之美称,“鱼米之乡”之盛名,是国务院列入的全地商品粮、商品鱼生产基地之一。 传统的珠湖银鱼、东湖鲫鱼、鄱湖藜蒿、春不老菜等,堪称天然食品一绝。 矿产资源有金、银、铅、锌、煤和莹石等矿产丰富。 此外,鄱阳生产的甲鱼酒、新芝安食品系列及自古以来就富盛名的脱胎漆器、鱼钩等在改革开放中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争创不少辉煌。 鄱阳1986年被国务院定为贫困县,有国家的大力扶助下,扶贫开发历经十八年来,贫困人口逐渐减少,贫困地区的农牧水产业迅猛发展,更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亟待开发。 当前鄱阳县在县班领导及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正在大力招商引资,目前已开辟“鄱阳湖工业园”、“芦田工业区”等数个大型工业园区,已进驻数十家大型企业,为鄱阳的经济和工业建设拓开新的契机。
物产资源
鄱阳得鄱阳湖滋润,饱汲天地之精瑞。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山林绵亘,江湖密布,234万亩山地郁郁葱葱,141万亩水域流金淌银。鄱阳县拥有鄱阳湖捕捞面积111万亩,内陆可养水面30万亩,可渔低洼农田34万亩,是全国第二大水产县,是全国水产百强县、重点县。鄱阳有悠久的渔业生产历史,有浩大的渔业生产队伍,鱼类品种繁多,水产资源极为丰富,尤其以珠湖银鱼、鄱阳湖虾蟹、鄱阳湖水生植物藜蒿、白莲等享誉全国。
鄱阳有耕地面积110万亩,山地面积34万亩,特色农业发展迅猛,是我国粮、棉、油、猪重点生产区。近年来,鄱阳县借倡导环保春风,扬优成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产业,并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作好农业工作,基本实现了“县有主导产业,乡有经济强项,村有骨干品种,户有主营项目。”湖滨地区养殖甲鱼、银鱼、鳜鱼、青虾、河蟹等。山区种植黑芝麻、百合、烟叶、莲子、蔬菜、药材、板栗。全县突出抓好“二水”(水产、水禽)“一药”(中药材),水禽畜禽及牛羊工程已具规模效益。全县还有莹石矿储量70万吨,花岗石存量1亿方,瓷土、石灰、煤、金、钨等矿产具有较高开采价值,是一座待人开发的宝库。
历史沿革
春秋为楚番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番阳县,治今址,以处番水之北得名,属九江郡。西汉改为鄱阳,因在鄱江之阳,属豫章郡。据《汉书·地理志》:“鄱水西入湖汉是也,鄱阳湖在县西,即古彭蠡。”建安十五年 (210年) 属鄱阳郡,为郡治,郡县均治今古县渡。三国吴赤乌八年 (245年) 鄱阳县还治今址。
南朝齐鄱阳郡还治鄱阳县。梁承圣二年 (553年) 分江州立吴州,领鄱阳郡、州郡同治鄱阳县。隋平陈属饶州,为州治。大业初复为鄱阳郡治。隋时始曰鄱阳湖,以接鄱阳山而名。
唐武德五年为饶州治。天宝元年 (742年) 为鄱阳郡治。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饶州治。元为饶州路治。明为饶州府治。1912年废府属省。1914年属浔阳道。1926年复属省。
1952年属上饶专区。1957年改名波阳县。1971年属上饶地区。2003年12月17日经民政部批准,波阳县恢复鄱阳县名。
1983年7月,将波阳县的渔山公社及荷塘垦殖场划归景德镇市昌江区管辖(国函字[1983]146号)。1984年5月24日,垦殖场设立高家岭乡,响水滩公社分设为响水滩乡、肖家岭乡,设置田畈街镇(赣府字[1984]117号)。
1984年5月24日,波阳县设置九个区建制。谢家滩区辖石门街乡、谢家滩乡、肖家岭乡;侯家岗区辖侯家岗乡;油墩街区辖银宝湖乡、油墩街乡、湖滨乡、莲山乡、桥头街乡、响水滩乡;田畈街区辖田畈街镇、田畈街乡、柘港乡、金盘岭乡、枧田街乡;高家岭区辖游城乡、珠湖乡、站前乡、高家岭乡;团林区辖四十里街乡、团林乡、磨刀石乡、双港乡;古县渡区辖古县渡乡、昌洲乡、古南乡;凰港区辖凰岗乡、东溪乡、太阳埠乡、神山乡;芦田区辖芦天乡、饶埠乡、桐山乡。三庙前乡、莲湖乡、水上乡为县直辖乡(赣府字[1984]117号)。
1985年4月18日,设立莲花山、莳山、白沙洲、聂家、鸦鹊湖乡(赣府厅字[1985]230号)。1986年2月23日,撤销石门街乡,设置石门街镇(赣府厅字[1986]74号)。1992年7月27日,撤销水上乡(赣民字[1992]138号批复)。
1994年11月25日,撤销油墩街乡、谢家滩乡、四十里街乡、古县渡乡、双港乡、饶埠乡,设立油墩街镇、谢家滩镇、四十里街镇、古县渡镇、双港镇、饶埠镇(赣民字[1994]238号批复)。至此,全县辖9个镇、32个乡:鄱阳镇、石门街镇、谢家滩镇、油墩街镇、田畈街镇、田十里街镇、双港镇、古县渡镇、饶埠镇、莲花山乡、肖家岭乡、侯家岗乡、响水滩乡、桥头街乡、莲山乡、枧田街乡、莳山乡、湖滨乡、碧山乡、柘港乡、金盘岭乡、鸦鹊湖乡、银宝湖乡、游城乡、珠湖乡、高家岭乡、白沙洲乡、站前乡、凰岗乡、东溪乡、聂家乡、太阳埠乡、团林乡、古南乡、神山乡、昌洲乡、磨刀石乡、莲湖乡、三庙前乡、芦田乡、桐山乡。
1999年5月4日,饶丰综合垦殖场改制设立饶丰镇,镇政府驻红土山;乐丰良种繁殖场改制设立乐丰镇,镇政府驻包家(赣民字[1999]112号批复)。2000年6月27日,撤销金盘岭乡、高家岭乡、凰岗乡,设立金盘岭镇、高家岭镇、凰岗镇(赣民字[2000]143号批复)。至此,全县辖14个镇、29个乡。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19152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鄱阳镇 101313 石门街镇 19576 田畈街镇 26053 谢家滩镇 54506 四十里街镇 29645 双港镇 53468 古县渡镇 38577 饶埠镇 42491 油墩街镇 29393 乐丰镇 9264 饶丰镇 33734 金盘岭镇 30289 高家岭镇 10011 凰岗镇 20408 桥头街乡 17128 肖家岭乡 14061 候家岗乡 27797 莲花山乡 11159 银宝湖乡 18946 湖滨乡 16319 莲山乡 11557 响水滩乡 23658 鸦鹊湖乡 11265 碧山乡 18161 柘港乡 37009 枧田街乡 23340 莳山乡 10198 游城乡 43136 珠湖乡 25555 站前乡 17550 白沙洲乡 6992 团林乡 34466 磨刀石乡 46008 聂家乡 8912 昌洲乡 25382 古南乡 35007 东溪乡 13736 太阳埠乡 10661 神山乡 12480 芦田乡 44591 桐山乡 16235 丰庙前乡 54072 莲湖乡 57417
2001年12月3日,撤销磨刀石乡,划归鄱阳镇;撤销莳山乡,划归田畈街镇;撤销聂家乡,划归双港镇;撤销站前乡,划归高家岭镇;撤销湖滨乡,划归油墩街镇(赣民字[2001]570号批复)。
2003年10月21日,撤销东溪乡、太阳埠乡、神山乡,成建制划归凰岗镇管辖;撤销碧山乡,成建制划归田畈街镇管辖(赣民字[2003]273号批复)。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138万人。
2004年底,全县辖14镇20乡
省份地区: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 邮政编码:055350 包含地址:248个 柏人商城、北关村、北关街、北环路、北楼乡白家屯、北楼乡北楼村、北楼乡东曲、北楼乡范贾、北楼乡郭贾村、北楼乡郭元村、北楼乡景福、北楼乡楼东、北楼乡楼后、北楼乡楼前、北楼乡南汪店、北楼乡南羊、北楼乡牛庄、北楼乡尚礼、北楼乡汪后、北楼乡汪前、北楼乡西曲、北楼乡小汪、北楼乡辛贾、北楼乡尧张、北楼乡重贤、北楼乡周张、布匹街、柴荣大街、大张庄乡、大张庄乡霸王营、大张庄乡成家庄、大张庄乡大曹村、大张庄乡大虫营、大张庄乡大张庄村、大张庄乡东刘庄、大张庄乡范庄、大张庄乡郝家庄、大张庄乡胡家疙瘩、大张庄乡黄家庄、大张庄乡焦家庄、大张庄乡刘通庄村、大张庄乡马家庄村、大张庄乡南王庄、大张庄乡渠家庄村、大张庄乡宋家庄、大张庄乡檀家庄、大张庄乡王雄庄村、大张庄乡西刘庄、大张庄乡小曹庄、大张庄乡小王庄、大张庄乡肖张庄、大张庄乡杨家尧、大张庄乡羊毛、大张庄乡殷家庄、大张庄乡张口、固城镇、固城镇北西董、固城镇北新庄、固城镇北寨子、固城镇大营村、固城镇佃户营村、固城镇东潘村、固城镇固城村、固城镇后岳、固城镇胡家庄、固城镇户曹村、固城镇火连庄、固城镇孟村、固城镇前岳、固城镇王桥、固城镇西潘村、固城镇乡观村、固城镇小孟村、固城镇辛刘庄、官庄街、华龙、华龙路、华龙路开河村、康庄路、康庄路南甫、莲子镇、莲子镇白家寨村、莲子镇北哈口村、莲子镇崔家楼、莲子镇东店马村、莲子镇东范、莲子镇东庄、莲子镇耿家庄、莲子镇贾庄、莲子镇莲子村、莲子镇马栏村、莲子镇马头村、莲子镇南吴疃村、莲子镇王家庄、莲子镇西店子村、莲子镇西范村、莲子镇辛庄、隆尧镇、隆尧镇白家庄、隆尧镇北柏舍、隆尧镇北甫村、隆尧镇北河村、隆尧镇北潘村、隆尧镇北铺村、隆尧镇陈村、隆尧镇东柏舍村、隆尧镇东甫村、隆尧镇东关村、隆尧镇东河村、隆尧镇东里村、隆尧镇东铺村、隆尧镇东张、隆尧镇杜村、隆尧镇官庄村、隆尧镇郭元村、隆尧镇韩解、隆尧镇韩庄村、隆尧镇后肖村、隆尧镇虎中、隆尧镇莲子村、隆尧镇南柏舍村、隆尧镇南关村、隆尧镇南潘、隆尧镇南小河、隆尧镇前肖村、隆尧镇丘底、隆尧镇丘二村、隆尧镇丘三村、隆尧镇沙湾村、隆尧镇宋村、隆尧镇西柏舍村、隆尧镇西甫村、隆尧镇西关村、隆尧镇西河村、隆尧镇西铺村、隆尧镇西张村、隆尧镇显化寺村、隆尧镇肖前村、隆尧镇杨河、隆尧镇尧家庄、隆尧镇义丰村、隆尧镇永兴村、贸易街、牛桥乡北吴町、牛桥乡北盐池村、牛桥乡北杨楼村、牛桥乡北闫庄村、牛桥乡崔楼村、牛桥乡大兴庄村、牛桥乡东清湾、牛桥乡后辛庄村、牛桥乡旧城、牛桥乡开河、牛桥乡马头村、牛桥乡梅庄村、牛桥乡南杨楼村、牛桥乡前辛庄村、牛桥乡任村、牛桥乡王盘庄村、牛桥乡西清湾村、牛桥乡西闫庄村、牛桥乡辛庄村、牛桥乡杨庄村、牛桥乡菅村、千户营乡陈家庄、千户营乡东毛耳寨村、千户营乡东王庄、千户营乡杜家庄、千户营乡国家庄、千户营乡孔家庄、千户营乡连仲村、千户营乡南鱼村、千户营乡千户营村、千户营乡千营村、千户营乡舍落口村、千户营乡狮子疙瘩、千户营乡苏家庄、千户营乡唐家庄、千户营乡王家场、千户营乡西毛尔寨、千户营乡邢营、千户营乡徐麻营、千户营乡岳家庄、千户营乡枣驼、千户营乡赵家庄、山口镇、山口镇白木、山口镇佃户营、山口镇东尚、山口镇后苏、山口镇后枣林庄、山口镇后庄、山口镇南寨子、山口镇前苏、山口镇前庄、山口镇水饭村、山口镇苏薛村、山口镇西候村、山口镇西尚、山口镇甄庄、山口镇中苏、双碑乡、唐尧商城街、魏庄镇、魏庄镇北牛、魏庄镇东未村、魏庄镇东张村、魏庄镇东庄村、魏庄镇东庄头村、魏庄镇多家庄、魏庄镇公子后村、魏庄镇公子前村、魏庄镇公子中、魏庄镇郭贾村、魏庄镇虎中村、魏庄镇角城、魏庄镇景福村、魏庄镇李贾、魏庄镇孟贾、魏庄镇南牛村、魏庄镇南羊村、魏庄镇南丈村、魏庄镇牛张、魏庄镇前肖村、魏庄镇王贯庄、魏庄镇王尹、魏庄镇魏庄村、魏庄镇西魏村、魏庄镇西庄头村、魏庄镇肖东、魏庄镇肖后、魏庄镇肖前、魏庄镇肖西、魏庄镇羊村、魏庄镇尧张村、魏庄镇张汪、魏庄镇赵孟、魏庄镇重贤村、文明路、向阳街、新华街、新华西街、新兴市场街、兴隆市场、迎宾路、张庄乡、滏澧街、滏澧南街。 省份地区: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 邮政编码:055351 包含地址:8个 尹村镇、尹村镇大宁铺、尹村镇东尹村、尹村镇彭村、尹村镇田村、尹村镇屯里、尹村镇王村、尹村镇西尹村。 省份地区: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 邮政编码:055352 包含地址:49个 东良乡、东良乡安中村、东良乡北寺庄、东良乡陈庄、东良乡大干言、东良乡大市口、东良乡店头、东良乡东二、东良乡东禾、东良乡东良村、东良乡东三、东良乡东四村、东良乡东一、东良乡东庄、东良乡岗头村、东良乡高村、东良乡耿庄村、东良乡黄营、东良乡木花村、东良乡南寺庄村、东良乡南位村、东良乡石村、东良乡双碑村、东良乡西禾、东良乡西良后村、东良乡西良前村、东良乡小干言、东良乡邢村、东良乡尹村、东良乡尹后村、东良乡泽畔、东良乡周村、双碑乡北村、双碑乡城角、双碑乡大崔、双碑乡东崔、双碑乡东小崔、双碑乡岗头、双碑乡里边街、双碑乡里南庄、双碑乡里王庄、双碑乡木花、双碑乡双碑村、双碑乡西崔、双碑乡西良后、双碑乡西良前、双碑乡西良中、双碑乡西小崔、双碑乡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