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昌
中国著名学者,红学家。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燕京研究院董事,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作协会员,作协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曹雪芹学会荣誉会长,河北省曹雪芹研究会名誉会长及国内多种文学艺术团体顾问。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收录者,美国鲁斯基金会学者。 1918 年生于咸水沽镇。幼承家学,少年就读于南开中学, 1939 年考入燕京大学,时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学校停课。 1947 年再次考入燕京大学,学习外语,自研古文。 1948 年,因发表研究《红楼梦》的论文,结识胡适,得见甲戌本《石头记》,从而引发了对曹氏原著真本《石头记》的全面研究与汇校工程,结果有 40 万字的《红楼梦新证》问世,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奠定了周汝昌在学术界的地位。 1952 年,在成都华西大学任教,翌年,调入四川大学。 1954 年,奉中共中央宣传部特调,到北京文学出版社任编辑,从事古典文学的整理出版工作。同年,校编并作序的《三国演义》出版发行。其后,奉命校印出版了与自己学术观点相对立的程乙本《红楼梦》。“文化大革命”中下放到湖北干校劳动, 1970 年周恩来总理专函湖北军区司令部,点名调周汝昌回京工作,因得返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校刊《红楼梦》的夙愿得偿,于 1989 年与兄周祜昌合作校汇《红楼梦》,出版了《石头记鉴真》,继而又写成《石头记会真》。早年曾作过鲁迅《摩罗诗力说》的英译,发表过晋陆机《文赋》和唐同空图《二十四诗品》等古典文学的研究理论,并对《文赋》和《二十四诗品》及其研究作过英译,还曾致力禅学与文艺关系的研究。其后,笔注编选过《范成大诗选》、《杨万里诗选》、诗词、赋文的评注本,《白居易诗选》 ( 与顾学颉 ) 等古典文学读本。其它著作还有:《曹雪芹》、《书法艺术答问》、《石头记人物画》、《红楼梦散论》、《曹雪芹与红楼梦》及诗词杂文等。周汝昌耄耋之年,患有严重的目疾,仍然勤于著述,近年复有大量著作问世,还曾应邀赴美国等国家讲学,有讲演稿《红楼梦与中华文化》刊行。?
周祜昌
(1913 ~ 1993) 咸水沽人,红学家。曾就读南开大学,早年在天津浙江兴业银行任职员,解放后在咸水沽供销社工作,后担任南郊业余中学教师。一生倾心红学研究,做了大量校勘考证工作,与弟汝昌合著《石头记鉴真》、《石头记会真》。曾任区政协 1 ~ 4 届委员,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 1993 年病故。 ?
李平凡
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版画世界》主编。 1922 年生于高庄子村。 1938 年,考入天津进修中学,免费进入天津画馆西画科学习。 1943 年 7 月,应聘到日本神户华侨学校教书。秘密组织神户华侨新集体版画协会。因出版《浮萍集》画册,受到日本特高警察的查抄,成为严密监视对象,几乎失去自由。其间编写了《鲁迅与木刻运动年表》、《版画史年表》。 1945 年 9 月 15 日,串联组织日本华侨新集体版画协会。 1946 年,以协会名义在华侨界发起基金募捐活动,创办协会机关报《版画文化》。 1947 年 2 月,发起主办了《中日初期木刻展》,把鲁迅寄赠日本友人内山嘉吉的晚年收藏的木刻作品,在日本神户、大阪、京都巡回展出。同年,主持编辑《中国初期木刻集》和《鲁迅与中国木刻运动年表》。 1948 年夏,中华全国木刻协会理事会决定,授权李平凡成立日本联络站,促进中日版画交流。 1949 年 3 月,与日本友人合作,举办了全日本中国木刻流动展。同时,编辑出版《半年集》等 10 余种版画作品辑,在日本形成了中国版画热。李平凡是日共党员, 1950 年回祖国举办日共成立 20 周年展览。周恩来总理前往观看。李因涉嫌是中国派到日本的间谍,不能返回日本。先后在华北人民大学政治研究院、中央美院华东分院、上海幻灯厂、北京中国幻灯公司、人民美术出版社任职。他是中国最先搞水印木刻的版画家之一,在全国十几个省市传授过水印技法。还用自己收藏的版画,出版《日本版画集》 10 余种,举办日本版画展和观摩会 23 次。“文化大革命”后,主编《版画世界》,并多次举办版画作品展。 1990 年协助家乡成立兰色画会、平凡画苑,并携津南区作者的 60 幅油画和中国画到神户市展出,纪念神户——天津结为友好城市 10 周年。 1993 年,与日本友好人士洽谈,筹集资金,在津南区建成了平凡友好画院。
孟恩远
(1858 ~ 1933) 字曙村,西泥沽村人。少年家贫,自幼务农,帮人撑船,后到天津做小生意。光绪二十一年 (1895) 袁世凯在小站督练新建陆军,孟被录用。后入北洋武备学堂深造,提升为骑兵营管带。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袁世凯前往镇压,孟恩远奉命捕杀,“大小数十战,凡历六月乃完,纪大功 36 次”。二十八年升为骑兵标统,后调直隶巡防营统领。“叙官至提督,授南阳镇总兵”。 1911 年,提升为吉林新军二十三镇镇统。 1912 年,被任命为吉林护军使。 1914 年,袁世凯建立将军制,授孟镇安左将军,督理吉林省军务。 1915 年袁世凯称帝,被封为一等伯。 1916 年 7 月,任吉林督军。 1917 年 7 月,任吉林省巡抚。 8 月,授诚惠将军。 1919 年 6 月,授惠威将军,令其到京供职。 8 月辞职回津,隐居租界。 ?
1915 年,沙俄派霍尔瓦特占驻中东路,屡在吉林境内抢劫骚扰,孟致电黎元洪,提出收回中东路 3 项措施,解除驻哈尔滨帝俄武装,又连续遣散霍尔瓦特所招募蒙军及流窜入境的沙俄哥萨克残部。
孟恩远没有上过学,识字不多,但专练草书“虎”字,人称一笔虎,常以此赠人。辞职回津后,捐资数万银元,在其家乡西泥沽修建校舍,捐出 30 余亩地作为校产,创办新式学校——惠威小学。 ?
?
田连元
1941 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童年时随父母浪迹江湖。 1948 年,定居咸水沽镇,读书 5 年,辍学从艺。初次登台说长篇评书是在小站镇,书名为《粉妆楼》。 1960 年,入辽宁本溪市曲艺团,后任业务团长, 1976 年任本溪市歌舞团副团长。 30 多年来,创作演出了长、中、短篇评书一百数十部,出版长篇评书《刘秀传》、《杨家将》、《孙膑演义》等一百余万字,并有多部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全国各省、市电台播放。把长篇评书搬上电视荧屏在全国各地播出,成为一个新栏目,是他首开先河。曾是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栏目的开播主持人和撰稿人。多次参加建国大庆、中国艺术节、全国曲艺优秀节目、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等国家级大型文艺演出,并获奖。创作演出的《贾科长买马》、《新的采访》等,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被《中国文学》译载发行海外,并被中国科学院编入《建国以来新故事选》。 1991 年,被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现任中国曲艺家协会辽宁分会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说唱中心常务理事、辽宁省人大代表、辽宁省政协委员、本溪市文联副主席、本溪市副局级艺术研究员、本溪市歌舞团名誉团长、国家一级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