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石属粘土质板岩,赋存于祁阳县下奥世地层中;矿物成分有绢云母、石英、斜长石、绿泥石、氧化铁等;有浅绿、灰绿、朱紫、褐等色;显微纤维结构,层纹状构造。其中称“紫袍玉带”者,通体为紫色,中间夹有青绿石纹;另一种为页层岩质彩石,剖开石头,颜色分多种层次,有紫艳、黄褐、乳白等,偶见黑色层。
据记载,乾隆皇帝的御书桌上的其中一方“紫袍玉带龙砚”便是祁阳石砚。祁阳砚作为国内名砚、湖南顶级石砚,在《湖南通志》、《祁阳县志》、《浯溪考》、《墨史》等中有清楚记载。
在清朝同治年版的《祁阳县志》上,还有这样的记载:“石产邑之东隅,工人采择,取其石之有纹者,随其石之大小,凿锯成板,彩质黑文如云烟状俗称花石板,以镶器皿亦颇不俗。无纹者有紫、绿两种,可以为砚”。
使用祁阳石雕的器物往往可以显现“紫袍玉带”,这与古代帝王的穿着非常接近,也迎合了“紫气东来”这样的吉祥寓意。所以,祁阳石便受到帝王的“宠爱”。乾隆年间,祁阳籍一品大臣陈大受亲自将一方“紫袍玉带龙砚”作为珍宝觐献乾隆皇帝,乾隆十分高兴,加以珍藏,并要求照例朝贡,从此祁阳石砚作为贡品上献朝廷。北京故宫博物馆张淑芬研究员曾透露,故宫博物馆收藏有数方祁阳石古砚及多件石屏风,均品质上乘,系历朝历代之御用佳品。
祁阳县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处,国家级森林公园一处,省级自然保护区一处。浯溪碑林 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1][2]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十大文化遗产、百姓喜爱的“湖南省景”、湖南新“潇湘八景”。2009年2月1日,被国家批准为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位于县城西南的湘江西岸,此地山水秀美,苍崖石壁连绵78米。文昌塔 祁阳文昌塔,矗立在“万卷书崖”之上,坐落在祁阳县城东区的湘江之滨、祁阳师范西侧;与浯溪碑林遥相对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坐落于县城 祁阳县天主教堂浯溪镇九塘冲,县人民医院住院部旁,1936年建成,欧洲哥特式建筑。是湖南省现有最古老、保存完好的天主教堂。1995年被定为湖南省重点宗教活动场所,2006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溪古民居 龙溪李家大院及周边古民居位于祁阳县潘市镇龙溪村, 祁阳县龙溪李家大院距衡昆高速公路出口1500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家大院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历经80余年陆续营建至万历十年(1583)才全部建成。[3]三圣湖 三圣湖旅游区位于祁阳县南面的大江林场和肖家村镇辖区内,区内有瑶、汉居民1068人,距县城45公里,是一个利用黄沙河与大江水库、八庙温泉等景点进行漂流、探险、观光、温泉洗浴、休闲、娱乐的旅游项目。八庙温泉 又称暖水渡温泉,位于祁阳县城东40公里的肖家村镇八庙村,毗邻芭蕉村风景区和肖家中心小学。故名八庙温泉。该温泉属天然地质热泉水源,有泉眼18处,面积40多亩,水温均衡,恒温为37℃。石洞源景区 石洞源风景区面积为10平方公里, 祁阳县石洞源风景区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故乡。景区内现有陶铸故居、陶公亭、松风亭、陶母墓、铁铮图书馆。金洞漂流 被称为“亚洲第一漂”的金洞漂流,惊险、刺激、安全,野趣横生,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位于金洞国家森林公园,有“流金的仙人洞”之称。潇湘楼 潇湘楼位于湖南省祁阳县城浯溪镇祁水(小东江)与湘江交汇处突兀的石山上,因傍古城墙潇湘门而得名。潇湘楼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现楼系民国初年重建,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式建筑,建筑面积一百余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