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竺处理中心是海关,海关依据本国(或地区)的法律、行政法规行使进出口监督管理职权的国家行政机关。最早是指商人贩运商品途中缴纳的一种地方税捐,带有“买路钱”或港口、市场“通过费”、“使用费”的性质。
根据《海关法》规定,编制海关统计是中国海关总署的一项重要业务。海关统计是国家进出口货物贸易统计,负责对进出中国关境的货物进行统计调查和分析,科学、准确地反映对外贸易的运行态势,实施有效的统计监督。中国海关总署按月向社会发布中国对外贸易基本统计数据,定期向联合国统计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报送国内对外贸易的月度和年度统计数据,数据发布的及时性居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海关总署定期编辑出版《中国海关统计》月刊和年鉴,积极为社会各界提供统计信息资料和咨询服务。
日前天竺海关揭牌,目前国内功能、政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正式投入运营。
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作为国务院正式批复成立的国内首家内陆空港性综合保税区,集空港口岸与保税加工及保税物流功能为一体。按照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一期)规划,天竺综保区一期总用地3.495平方公里,包括围网面积3.177平方公里,配套设施用地0.318平方公里,未来将主要开展口岸作业和保税仓储、维修检测和展览展示、保税加工、研发等业务。
保税区一向是企业实现货物分拨、粗加工、转口贸易、仓储等功能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一家瑞士药企负责人说,如果正常进口药品需要先缴纳关税,一旦药品库存过了保质期便会损失惨重。而如果将药品储存在保税区内,则视同仍在境外,无需缴税,企业可随时向境内外调拨货源,省去了大笔关税费用。
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还具有全国独一无二的保税区与口岸“无缝对接”的优势。保税区开展保税加工制造、物流、研发的保税物流中心与口岸区域仅数十米之遥,企业可以在保税区内完成加工制造、检测维修、研发等全部环节,然后直接将货物运送出境。
自2008年7月天竺综合保税区获得批复试运营以来,对本市进出口贸易和整体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迅速显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至5月,天竺综合保税区共办理进出口货物13.61万吨,价值52.85亿美元,征收税款7.52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1.39倍、2.56倍和1.87倍。
“进驻综合保税区能够为企业省下大量时间与物流成本,从而大大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天竺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国航、联想、ge、强生、诺基亚、索爱、巴西航空等47家国际知名企业已明确表达了入区操作的意向,部分企业已正式在区内开展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