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聘对象
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本科及以上2022年应届毕业生(不含定向生、委培生和在职研究生)。应聘人员须为2022年毕业并且在2022年8月31日前取得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毕业学校属于“双一流”建设高校(高校名单见附件3)。
QS、THE、U.S.News、ARWU、CWUR世界大学排名最新榜单前100名高校应届毕业生,须在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间取得国(境)外学位并完成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且尚未就业。
具有和报考岗位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高中学科各岗位拟录用人员可在录用后一年内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否则解除聘用关系。
具体选聘岗位及条件等详见《2022年苏州市吴中区教育局高层次青年人才选聘岗位简介表》(附件1)。
二、选聘资格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无国(境)外永久居留权、长期居留许可,户籍不限;
2.政治素质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违法犯罪记录,未受过党纪、政纪、校纪等处分;
3.本科年龄在25周岁以下(1996年7月1日以后出生,以此类推)、硕士研究生年龄在30周岁以下,博士研究生可放宽至35周岁;
4.具有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和其他条件;
5.实行回避制度,应聘人员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岗位;
6.国家和省、市另有规定不得聘用的其它情形人员不得应聘;
7.报名者须对照本公告规定的选聘岗位和选聘条件如实申报,所提供的应聘材料必须齐全且真实有效。在整个选聘过程中,报名者凡有弄虚作假或重复报名等违反本公告规定的行为,一经查实,随时取消应聘和录用资格,责任由报名者自负。
三、报名与资格审核
本次选聘采用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每位考生只能报考一个岗位。材料上传和资格初审通过网络进行,现场报名或网上上传材料作为综合能力素质评价的主要依据。
1.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2021年10月20日起至2021年11月14日止。
(2)网上报名程序:报名者登陆web.wxedu/zpbm/,按提示完成注册、报名和资料上传。开放时段为当天09:00~20:00。网上报名时间截止后,不再受理报名。
应聘人员在网上确认申报后,自行网上打印《报名登记表》。应聘者填写报名信息时,人员信息要与身份证、户口簿的基本信息一致,学习情况等信息要与毕业证书、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教师资格证等材料的信息一致。获奖、表彰情况需填写完整,并提供证书备查(留学回国人员的外文材料全部需要翻译成中文版本,中外文对照版本均须上传)。
2.现场报名
(1)现场报名时间及地点(如有变化,将另行公告):
2021年10月30日(星期六)10:00—15:00,华中科技大学光谷体育馆(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2021年11月13日(星期六)10:00—15:00,西安交通大学西部创新港校区涵英楼南面广场东侧。
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现场报名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公告,详见报名网站(网址web.wxedu/zpbm/)。
(2)现场报名材料:应聘人员出示本人身份证、学生证、教师资格证,所在院校出具并盖章确认的《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就业协议书》、成绩单、校级以上奖励及其它相关资格证书(件)、本科及以上各学历阶段已取得的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留学回国人员提供国(境)外学位证书及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3)现场报名程序:应聘人员携带信息填写完整并加贴近期免冠正面二寸证件照的《报名登记表》2份,连同应聘岗位所需有关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向选聘单位工作人员出示应聘材料的原件(核验后留存复印件),由工作人员初审。所有到现场报名的考生须完成网上报名。
因条件所限,当天未能赶到现场的人员,必须在完成网上报名的同时,于2021年11月17日前(以签收日期为准),将报名材料通过邮政特快专递寄送至吴中区教育局人事科,邮寄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越溪街道苏街198号B幢1009室。邮政编码:215104,联系电话:0512-65280959、67081181。
3.资格初审:由吴中区教育局负责资格初审,考生可于2021年11月15日前登陆报名系统查看初审结果。
4.陈述申辩及异议处理
(1)陈述申辩:自简章发布之日起至2021年11月18日12:00。
(2)对初审异议的处理:自简章发布之日起至2021年11月18日15:00。
报名人员如对初审意见有异议,请及时向吴中区教育局陈述申辩,联系电话:0512-65280959。
各岗位开考比例详见《2022年苏州市吴中区教育局高层次青年人才选聘岗位简介表》(附件1)。如未达到开考比例,将核减或取消该选聘岗位。通过“吴中教育热线”网站(online.szwzedu/)发布有关信息。
四、综合能力素质评价
选聘单位根据应聘者提供的资料进行资格初审和综合能力素质评价。通过资格初审的,可以进入面试环节。如资格初审通过人数超过岗位选聘数5倍的,根据综合能力素质评分高低按5:1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对象。不满5倍的,按实际符合人数进入面试。进入面试的人员由吴中区教育局负责通知。
五、资格复审和面试
资格复审在面试前进行,主要是对面试入围对象是否符合选聘岗位所需资格条件进行复审。复审合格的,当场发放面试通知书;复审不合格的,取消面试资格。复审和面试地点为苏州市,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面试时间一般安排在资格复审的第二天。
面试主要考察应聘者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采取以试讲为主的专业面试。面试成绩以百分制计算,设60分为合格分数线。分值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二位小数,第三位四舍五入。面试成绩当场公布,如面试成绩相同则另行安排加试。
按目前疫情防控有关要求,考生须提前14天申领“苏康码”(报名成功后即可申领),资格复审(面试)前,考生须接受“苏康码”“防疫行程卡”查验和体温检测,当天“苏康码”为绿码且经现场测量体温低于37.3℃,并无干咳等异常症状的,方可参加资格复审(面试)。相关防控要求将根据我省、市疫情防控形势及疫情防控指挥部指令及时调整。
六、体检考察
在面试成绩合格人员中从高分到低分按选聘计划1:1的比例,确定进入体检人选。体检项目和标准参照修订后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体检不合格者不得录用。
体检合格者列为考察对象,考察标准参照苏州市公务员招录考察相关要求进行。
七、公示聘用
考察结束后,对拟录用对象在“吴中教育热线”网站(online.szwzedu/)公示7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办理录用手续。
因应聘人员在体检、考察、公示不合格或主动放弃出现缺额时,在该岗位面试合格人员中,按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放弃拟录用资格的,不再递补。
拟录用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报到,逾期不报到的,取消录用资格。拟录用单位与新聘用人员订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合同,期限不低于3年,试用期为1年。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者,予以定岗定级;考核不合格者解除聘用合同。
八、本简章由苏州市吴中区教育局负责解释。
咨询电话:0512-65280959、67081181。
1.2022年苏州市吴中区教育局高层次青年人才选聘岗位简介表
2.2022年苏州市吴中区教育局高层次青年人才选聘报名登记表
3.部分高校名单
苏州市吴中区教育局
2021年10月18日
邮编:450000
邮编:450041代码:410106区号:0371拼音:Shangjie Qu
上街区位于郑州市西部,距省会郑州38千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4′45_至113°19′05_,北纬34°35′至34°40′。周围与荥阳市接壤:东邻荥阳市城关乡,西、南分别与高阳镇、刘河镇毗邻,北部与王村镇相连。总面积64.7平方千米(2004年)。总人口14万人(2002年)。
行政区划
上街区辖5个街道、1个镇:济源路街道、中心路街道、新安路街道、工业路街道、矿山街道、峡窝镇。区人民政府驻中心路132号。
济源路街道代码:410106001
2006年,辖6个社区、1个村委会:中安街社区、商业街社区、新华街社区、淮北社区、三湾街社区、新兴街社区、夏侯村。
中心路街道代码:410106002
2006年,辖5个社区、2个村委会:汇才街社区、如意街社区、吉祥街社区、鸿元街社区、康乐街社区、聂寨村、任庄村。
新安路街道代码:410106003
2006年,辖4个社区、1个村委会:朝阳街社区、昌盛街社区、新安西路社区、香园街社区、二十里铺村。
工业路街道代码:410106004
2006年,辖1个社区、3个村委会:工业路社区、朱寨村、肖洼村、东柏社村。
矿山街道代码:410106005
2006年,辖1个社区:工人村社区
峡窝镇代码:410106100
2006年,辖2个社区、23个村委会:振兴社区、晨光社区、北峡窝村、西林子村、营坡顶村、东林子村、老寨河村、杨家沟村、冯沟村、方顶村、柏庙村、魏岗村、东街村、西街村、观沟村、大坡顶村、西涧沟村、寨沟村、郊段村、左照村、马固村、石咀村、沙固村、上街村、武庄村。
历史沿革
区名由来上街区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根据“二五”计划建设第二个铝工业基地的需要而设立的一个工业型城区。“上街区”名,沿自“上街火车站”名,而“上街火车站”名,又源于“上街村”村名。上街村属荥阳市峡窝镇地域,距今荥阳市汜水镇东5千米,位于上街区西北2千米处。1956年在上街村东南设上街火车站。1957年11月,周恩来总理依据河南铝矿资源丰富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亲自批准我国最大的铝工业基地——河南铝业公司建址在上街区火车站南边,遂沿上街火车站名,建上街区。
隋时属荥阳郡汜水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属孟州汜水县,唐、五代、宋仍之。金属南京路郑州汜水县。元属河南江北中书省汴梁路郑州汜水县。明、清属河南布政使司开封府郑州汜水县。中华民国初属豫东道汜水县,民国16年(1927年)废豫东道设行政督察专员区,直至解放前归汜水县管辖,1948年秋至1954年秋属成皋县(汜水、广武合并为成皋县),1954年,成皋县、荥阳县合并后,属荥阳县第五区。
1958年8月5日,经河南省人民委员会豫民字(140)号文件批准,从荥阳县划出荥阳周村乡的郎中沟、任庄、左照沟、西郊段、聂寨、东马固和史村乡的夏侯、白马寺、左照、及白杨乡的廿里铺、大园等11个自然村成立郑州市上街区。当时全区人口为2755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657人。土地面积11.425平方千米。同年8月20日,上街区所辖的11个自然村的10个农业合作社合并,建立上街人民公社。同年12月,荥阳的西马固村划归上街区,上街人民公社辖12个自然村。
1959年1月,荥阳市的上街村、东柏社、西柏社、武庄、肖洼、朱寨、沙固、南峡窝、北峡窝、西涧沟、石嘴、胡寨、四所楼、方顶、冯沟、观沟、何寨、魏岗、大坡顶、东郊段、南郊段等自然村,土地面积30.462平方千米划归上街区,和上街人民公社合并更名为马固人民公社。巩县的新中、小关、米河等320个自然村,土地70.954平方千米,人口82822人划归上街区,建立新中人民公社。1961年6月,经郑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将马固人民公社分为马固、峡窝两个人民公社,将新中人民公社分为新中、小关、米河、茶店、小里河5个人民公社。当时区辖7个人民公社。
1962年1月,将荥阳县刘河公社的东沟、河东村、柴寨沟、官顶、冯庄、岗寨、徐沟、庵上、后窑、孟沟、申庄、桑树坡、泉沟、任湾、张青岗、东反坡、西反坡、龙潭、煤窑沟、李庄、徐庄、毛沟、南毛沟、申家岭、黄永岭等26个自然村,土地面积11.8平方千米划归上街区,建立上街区肖寨人民公社。
1962年2月,接收巩县大峪沟公社的雪庄、黑龙潭和磨岭大队的阎庄生产队,土地4.127平方千米,人口5970人,建立上街区大峪沟人民公社。至此,区辖9个人民公社。是年3月建立上街区中心路街道办事处、上街区矿山街道办事处。当时全区人口有13万,土地面积达127.84平方千米。1963年6月,将马固公社并入峡窝公社,撤销马固公社建制。将茶店公社并入新中公社,是年区辖7个人民公社、2个街道办事处。
1964年6月,根据国务院关于缩小城市郊区的指示精神,经河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大峪沟、小关、新中、米河、小里河5个公社59个大队、571个生产队、680个自然村划归巩县管辖;将肖寨公社全部及峡窝公社大部共23个大队、95个自然村划归荥阳县管辖,至此区辖范围固定下来。保留7个大队、12个自然村,成立上街区农业公社。区辖1个公社、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近5万,土地17.85平方千米。1971年2月中心路街道办事处分为济源路街道办事处和反修路街道办事处(后改名为新安西路街道办事处)。
1996年底,上街区辖3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乡即济源路街道办事处、新安西路街道办事处、矿山街道办事处及聂寨乡。(以上资料来源:《郑州市上街区行政区划调整规划说明书》、《上街区志》)
2000年,上街区辖3个街道、1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77014人,其中:济源路街道 50030人、新安西路街道 3469人、矿山街道 2158人、聂寨乡 21357人。
2001年,撤销聂寨乡,新成立了中心路街道办事处、工业路街道办事处。区划调整后,上街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7.6万人。
2004年7月,将荥阳市峡窝镇整建制划归上街区管辖。按照《河南省民政厅关于调整郑州市上街区和荥阳市行政区划的批复》(豫民行批[2004]4号),荥阳市峡窝镇整建制划归上街区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前,上街区有5个街道,辖区面积17.8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5万;调整后,上街区辖5个街道、1个镇:济源路街道、新安西路街道、矿山街道、中心路街道、工业路街道、峡窝镇,辖区总面积64.7平方千米,总人口10.8万。(另一说:人口由调整前的8.6万人增加到12万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上街区辖5个街道、1个镇:矿山街道、新安西路街道、济源路街道、中心路街道、工业路街道;峡窝镇。
2021年3月,上街区上榜2021中国县域网络购买力百强榜第78名。
2016年2月,上街区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