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157000
绥芬河市位于北纬44°23′,东经131°9′,南、北、西三面与东宁县毗邻,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边境线长27.5千米,辖区面积460平方千米/427平方千米(简册)。总人口6万人(2004年)。
市人民0驻绥芬河镇长江路1号。邮编:157300。代码:231081。区号:0453。拼音:Suifenhe Shi。
行政区划
2005年,绥芬河市辖2个镇:绥芬河镇、阜宁镇。
绥芬河镇 辖12个社区、2个村委会:友谊社区、新华社区、永安社区、山城社区、前进社区、北海社区、象山社区、光华社区、三合林社区、新兴社区、铁西社区、南绥社区、前进村、绥东村。
阜宁镇 辖9个村委会:建西村、建东村、建华村、建新村、南寒村、北寒村、永胜村、朝阳村、宽沟村。
* 以上由根据《牡丹江市2005年代码》整理 *
历史沿革
绥芬河市,原为东宁县绥芬河镇,以其附近小绥芬河而得名。绥芬,又作“恤品”、“ 速频”、“苏滨”,均为“率宾”译音的演变,满语意为“锥子”。清代属宁古塔将军(吉林将军)宁古塔副都统辖区。清末,先后归绥芬厅、东宁厅管辖。中东铁路通车后,始称“ 五站”(由海参崴起到绥芬河为第五站)。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五站铁路交涉分局改为绥芬河铁路交涉分局。中华民国成立后,1923年3月,归属东省特别区,并从4月1日起设立绥芬河市政分局。斯时,奉军绥宁镇守使张宗昌的帅府设于绥芬河镇。东北沦陷后,始属东宁县,1939年6月1日划归新设置的绥阳县管辖,改设绥芬河街。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8年10月,将绥阳县并入东宁县,东宁县0迁驻绥芬河镇,为第一区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1年10月,建立绥芬河军政委员会,负责口岸运输。1952年4月,东宁县0迁回东宁镇,绥芬河为第一区0驻地。1956年5月,设置绥芬河镇和北寒葱河乡。 1958年9月,成立友好人民公社,后改为绥芬河人民公社。1968年设置绥芬河区,由牡丹江地区直辖。1973年6月,撤销绥芬河区,设置绥芬河镇,归东宁县管辖。1975年8月15日,国务院批准,以绥芬河镇改设绥芬河市(县级),归牡丹江地区管辖。1983年9月,撤销牡丹江地区,由牡丹江市代管。
1992年,绥芬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滨绥线铁路终点站,边境口岸城市。南、西、北三面与东宁县相连,东与俄罗斯接壤。全市总面积460平方公里。全市分设1个街道办事处和3个乡。1992年末全市总人口3.2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3万人;满、朝鲜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7%。 (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
绥芬河地名的由来,是以河名命名。绥芬河早在古代时期就为我国著名的河流,分大绥芬河和小绥芬河。市治位于小绥芬河的上游。绥芬河名称是来自于满语。唐代称率宾水,金称恤品河(又称苏滨、速频等),清代始称绥芬河。“率宾”“恤品”及“绥芬”皆为一音之转,均是满语“锥子”的意思。该河系山溪性河流,水流落差极大,弯曲迂回处也多,其形状如同“链子”,故得名“绥芬河”。
绥芬,满语是锥子的意思,因为绥芬河里生长着一种尖锐如锥的钉螺,满族人因此而称它为绥芬河。绥芬河是发源于长白山麓注入日本海的一条中等河流,当它于万山丛中蜿蜒而来,接近边境时,突然舒展开了腰身,形成了一个冲积平原,这就是东宁平原。中东铁路在设计中就是沿着这条绥芬河谷进入中国境内的,第五站就建在河岸的三岔口村。因此,五站也就叫做绥芬河站。但是修建过程中,忽然发现了从河谷平原穿过太平岭地段的地质结构极其复杂,不得不向北移动50千米。于是,绥芬河站就远离了绥芬河而来到这个海拔500多米的山坡上,就是现在的绥芬河市。中东铁路通车后,来自俄、日、朝、英、法、意、美等国的使节齐至,商贾云集,带来了欧洲的商品、文化和建筑。一时间,小小的镇子上同时飘扬着十八个国家的旗帜,时称“旗镇”。绥芬河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发现,四五千年前,境内就有中华民族的祖先在这里繁衍生息。唐代,绥芬河地区隶属渤海国率宾府华州。到明代隶属奴尔干都指挥使司率宾江卫。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使绥芬河地区成为边界地区。1897年,中东铁路开工,绥芬河地区一部分划为铁路附属地,由中东铁路当局执掌大权。另一部分于1903年隶属绥芬河厅。1913年设东宁县治后,隶属东宁县。 1921年,东北当局收回中东铁路附属地行政权,原铁路附属地划归东省特别区,属第三区。 1926年正式设绥芬河市。 1945年绥芬河地区解放后,隶属绥阳县。 1948年又隶属东宁县,直至1968年成立绥芬河区,隶属牡丹江地区。(出处)
1975年以原东宁县绥芬河镇设立绥芬河市,由牡丹江地区领导。1983年,绥芬河市由地级牡丹江市代管。
2000年,绥芬河市辖2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69052人,其中绥芬河镇 52340人、阜宁镇 16712人。
乡镇简介
绥芬河镇 市委、市0所在地。绥芬河镇建镇于1996年1月28日,由原绥芬河市街道办事处改建。全镇现有常住人口40661人,流动人口13966人,其中城镇人口54627人,农业人口447人。辖前进、绥东两个村委会、12个社区居委会。
阜宁镇 位于绥芬河市城郊,下辖9个行政村,人口1.8万。
2021年1月2日,2020年中国效率“百高县”名单出炉,绥芬河市排名第86。
2020年11月25日,水利部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绥芬河市上榜。
2017年11月,绥芬河市上榜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
2017年2月21日,绥芬河市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5年3月10日,绥芬河市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黑龙江牡丹江市东安区邮编是多少
黑龙江邮政区码:150000-160000。
黑龙江各地级市的邮编分别是:
哈尔滨市150000,齐齐哈尔市161000,鸡西市158100,鹤岗市154100,双鸭山市155100,大庆市163000,伊春市153000。
佳木斯市154000,七台河市154600,牡丹江市157000,黑河市164300,绥化市152000,大兴安岭地区165000。
邮编的作用:
邮政编码通常用阿拉伯数字组成,代表投递邮件的邮局的一种专用代号。
邮政编码实现邮件机器分拣的邮政通信专用代号,是实现邮政现代化的必需工具,最终目的是使信件在传递过程中提高速度和准确性,因此在交寄信件、包裹时务必写明邮政编码。
为了实现邮件分拣自动化和邮政网络数字化,加快邮件传递速度。
邮编:157000
东安区总面积566平方千米,总人口19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157000。代码231002。区号:0453。拼音:Dong'an Qu。
行政区划
东安区辖5个街道:新安街道、长安街道、七星街道、五星街道、兴隆街道。
历史沿革
东安区是牡丹江形成市区最早的地方。清末,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中东铁路东段建成通车设立牡丹江站,逐渐形成了部分街道。东北沦陷后,称“旧市街”。1937年设置牡丹江市后,相继建立中区、南区和工场区。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始设新安区。但“新安”与“西安”发音接近,为避免发生混淆,1947年6月将新安区改为东安区。195 2年1月,由原工场区和东安区一部分改设第二区。1956年9月,撤销区的建制,设立街道办事处。1958年1月,撤销街道办事处,复设东安区。1960年8月,改称东安人民公社,并将兴隆、东村两个农村公社划入“实行城乡结合”。1962年1月,又将两个农村公社划出,恢复原东安区行政区域,1968年改称东风区。1970年初,将东风区划出一部分区域与爱民区划出的一部分区域设立前进人民公社,并将东风区改称胜利人民公社。同年10月,将胜利公社改称东风区。1980年6月,将东风区改为东安区。
1992年,东安区 牡丹江市管辖的市辖区。位于牡丹江市城区东南部,牡丹江北岸,东北与阳明区接壤,东南、南濒临牡丹江,西至太平路与西安区分界,北与爱民区和阳明区毗连。濒临牡丹江,地势平坦,全区总面积4.2平方千米。1992年末全区总人口11. 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99%;满、回、朝鲜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5%。区政府驻地东长安街中段路北。 (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
2000年,东安区辖4个街道、1个镇、1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18550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新安街道 46081 长安街道 33137 七星街道 37694 五星街道 18847 兴隆镇 36847 东村乡 12900
2005年,东安区辖4个街道、1个镇:新安街道、长安街道、七星街道、五星街道、兴隆镇。
新安街道 辖5个社区:柴市社区、牡丹社区、馨园社区、市政社区、花园社区。
长安街道 辖5个社区:绿苑社区、清福社区、福民社区、幸福社区、平安社区。
七星街道 辖6个社区:景福社区、紫云社区、七星社区、照庆社区、积善社区、光华社区。
五星街道 辖3个社区:建福社区、热电社区、林机社区。
兴隆镇 辖4个社区、17个村委会:第一社区、第二社区、第三社区、第四社区、乜河村、跃进村、胜利村、大团村、小团村、江南村、大湾村、下乜河村、中乜河村、兴隆村、河西村、桥头村、岭东村、西村村、迎门山村、东村村、东胜村。
* 以上由根据《牡丹江市2005年代码》整理 *
2007年12月19日,黑龙江省民政厅(黑民区[2007]144号):经省政府批准,撤销牡丹江市东安区所辖的兴隆镇,改设街道办事处
2018年2月22日,东安区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