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封的书写格式从上到下应依次写上:收信人的邮政编码、收信人地址、姓名及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邮政编码,最后贴上合适的邮票。
邮政编码:填写在信封左上方的方格内。
收信人的地址:要写得详细无误,字迹工整清晰。
收信人的姓名:写在信封的中间,字体要略大一些。在姓名后空二、三字处写上“同志、先生、女士”等称呼,后加“收、启、鉴”等字。
寄信人地址、姓名:要写在信封下方靠右的地方,并尽量写得详细周全一些。
然后填写好寄信人的邮政编码。最后还要在信封的右上角处贴上邮票即算完成。
相关内容:
信封在我国出现很早,(战国策·齐策》曾记载说厂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日:“岁亦无恙耳阶民亦无耳阶。”“书未发”,即书信未启封,也就是说当时已有了信封。但当时信封的形状,由于没有查阅到相关的记载,已不得而知了。汉乐府民歌《饮马长城窟行》说:“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这里的“双鲤鱼”,就是汉代时的信封了。至于烹鲤鱼,则是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对拆书函的形象描绘,并非烹煮真鲤鱼。这种信封,用两块鱼形木板做成,中间夹着书信。解绳开函,便可看到用素帛写的书信。这种鲤鱼形的信封沿袭很久,一直到唐代还有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