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城的历史是什么?

答案 长城是由烽火台和列城等单体建筑发展起来的。初建的是彼此相望的烽火台,或是连续不断的防御城堡,而后用城墙把它们联系起来,便成了长城。春秋战国时期,北方民族诸侯争霸,相互兼并,出现了秦、楚、齐、燕、韩、赵、魏等几个大国。它们彼此之间为了防御,利用原来的大河堤防或附近的

241332

长城是由烽火台和列城等单体建筑发展起来的。初建的是彼此相望的烽火台,或是连续不断的防御城堡,而后用城墙把它们联系起来,便成了长城。春秋战国时期,北方民族诸侯争霸,相互兼并,出现了秦、楚、齐、燕、韩、赵、魏等几个大国。它们彼此之间为了防御,利用原来的大河堤防或附近的山脉,逐段构筑城墙和关塞并将其联系起来,构成长城这一古代军事防御工程体系。但规模较小,互不连贯。约公元前7世纪 ,楚国最早修筑长城。其后 ,从公元前6~前4世纪前后,齐、燕、赵、秦、魏、韩各国也相继修筑了互防长城。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并灭六国 ,建立起第一个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为防御匈奴侵扰,大规模修筑长城。以后,西汉、东汉、北魏、北齐、北周、隋、辽、金、明各代,均大规模修筑或增筑长城。明代是长城修筑史上最后一个朝代,其修筑规模之宏大,防御组织之完备,所用建筑材料之坚固,都大大超越以前各个朝代。

战国长城 战国时期的长城是诸侯国家互防长城,规模较小,互不连贯。①楚国长城。楚长城筑于楚怀王三十年之前,当时称作“方城”。据史料推测,其位置当从今河南泌阳北到叶县,经内乡东北而达湖北竹山县境内。地处楚国都城的西北和东北面,用于防御邻国的进攻。②齐国长城。齐长城是利用堤防连接山脉陆续扩建而成的,在齐国南部,西起今山东平阴县东北,至胶州市南的大朱山东入海,结构主要有土筑和石砌两种。③中山国长城。中山长城是为了防御西南赵、晋的侵扰修筑的。筑于赵成侯六年( 前369 )。其位置在今河北、山西交界的地区。④魏国长城。魏长城有两道:一是西北的防秦和防戎长城(河西长城),二是南长城

(河南长城)。河西长城是魏惠王在位时,利用西部边境上洛水的堤防扩大而修筑的,南起今陕西华县华山北麓的相元洞。达内蒙古的固阳。魏惠王晚年,修筑了保护国都大梁的南长城,经今河南原阳县境转向东南,向西直达新密市。⑤韩国长城。韩长城先为郑国所筑,后韩灭郑,继续修筑使用。⑥秦国长城。秦自商鞅变法以后,在七国中政治和军事上占据优势,但秦北方的游牧民族东胡和楼烦,经常南下骚扰,因而秦在其北部边界修起长城作为防御。其位置,自今甘肃岷县(临洮)起,沿六盘山北走,止于黄河边。⑦燕国长城。燕为防止北方东胡、林胡、楼烦等小国的侵扰和防备南方齐

国的报复 ,修筑了北长城和易水长城两道长城 。公元前290年,燕国沿燕山山脉修筑了北长城。约自今河北张家口东北,渡辽河到达古襄平(今辽阳)。这是战国时最后出现的一条长城。易水长城是对易水的堤防进行扩建而筑成的,用来防齐、赵,保卫燕国下都——易水城。大致自今河北易县的西南,达于文安之南。⑧赵国长城。赵筑有南、北两道长城。其中南长城又称漳滏长城,在赵国南境。主要为御魏而建。漳、滏两水在今河北临漳、磁县境内,可见这段长城在漳水北岸,临漳、磁县一带。秦始皇万里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一方面拆除各国原有的长城,铲除了人为的障碍;另一方面为抵御北方匈奴的侵犯,派大将蒙恬驻守北方边境,并把秦、燕、赵长城连为一体,建成万里长城。长城西起今甘肃岷县,向东到陕西绥德黄河边,与从河套高阙西来的赵国北长城连在一起,渡黄河到山西、河北北境,再利用燕国北长城,抵达辽东。长城的修建从始皇三十年( 前217 )开始,约到三十七年结束。汉代长城 汉长城的修筑,除军事上的防御之外,西部长城还起着开发西域屯田、保护通往中亚的交通大道丝绸之路的作用。①西汉长城。汉武帝时,北方匈奴经常发兵进犯。为抵御匈奴首先修缮秦始皇时期的长城并沿河西走廊新筑长城。元狩二年( 前121 ),开始建筑河西长城,通称“边墙”。前后约历时20年。西汉河西长城东自今甘肃永登,西到新疆罗布泊。在“边墙”沿线,建筑亭障和烽燧。根据《居延汉简》记载,有“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规定。②东汉长城。光武帝刘秀为防御匈奴侵扰,保卫国都洛阳,于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在河西长城以南地区修筑了四条长城:其一位于今山西离石县至陕西咸阳东南

之间;其二位于今陕西高陵县东至山西安邑县之间;其三位于今山西太原至河北井陉县之间;其四位于今河北定州市南至临漳县之间。南北朝长城 ①北魏长城。北魏为防御北部的柔然和契丹南下扰掠,修筑了长城。据《魏书

战国时7国所管辖的地域都有哪里?

问题一:长城经过几个朝代 万里长城,有两个时期造长城,最早是秦代时期,和明代时期,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2,汉 三国,晋国,南北朝,隋 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如果说是两个长城间经过了 汉 三国,晋国,南北朝,隋 唐,五代十国,宋,元,明,约1500多年左右,

秦长城

前221年,秦始皇并灭六国,成为中国地区唯一政权,并改制为帝国。前214年,秦始皇派将军蒙恬率领三十万人攻击匈奴,占据河套,并开始秦、赵、魏、燕各国修筑的旧城墙连接起来,从临洮到辽东绵延万里,从此始有“万里长城”之称。在修筑北方长城的同时,原诸侯国间用以“互防”的城墙被拆毁。

汉长城

安西境内现存汉长城150公里,烽燧70座,城障3处。东起玉门蘑菇滩,沿甘新公路南侧,疏勒河北岸,逶迤向西,与敦煌境内的西碱墩相连。这些汉长城及沿线的城障烽燧,是汉代河西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汉王朝构建河西乃至整个北方防御工程的历史缩影。虽经千百年来的风雨剥蚀,仍然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堪称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汉长城之一。

北齐长城

北朝的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对长城进行了修筑与增建。泰常八年(公元423年)北魏筑长城起自今河北省的赤诚,向西至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境,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北魏所筑长城,起于北京市居庸关,至山西省河曲县。

北齐年间修建规模最大,天保三年(552年)至天保八年(557年)六年时间里,大修长城有五次。天保五年(554年)“十二月庚申,帝行北巡至达速岭,览山川险要,将起长城”。天保六年(555年),北齐文宣帝“发夫一百八十万筑长城”,“东至于海”。天保七年(556年),“自西河(今山西汾阳)总秦戍(今山西大同西北)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车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天保八年(557年)“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洛拔(今山西朔县西南)而东至于坞纥戍(今山西繁峙县平型关东北),凡四百余里”。河清二年(563年)三月,“齐诏司空斛掉光督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二戍”。北齐天统元年(565年),“羡以北虏屡犯边,须备不虞,目库堆戍东拒于海,随山屈曲二千余里,其间二百里中凡有险要,或斩山筑城,或湖谷起障,并置立戍逻五十余所”。今北京市通州区有北齐土长城遗址,为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隋长城

隋长城遗迹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特布德嘎查境内,长约6.8公里,分为3段,墙体为堆筑土墙,呈鱼脊状凸起,宽3米至6米,残高0.5米至1米,部分遗迹表层散见有灰、黑陶片和绳纹砖瓦残块。从航空照片和卫星照片上可以看到,鄂托克前旗隋长城位于明长城大边和二边以北,与明长城走向一致。

明长城

到了明朝,从明太祖洪武至明神宗万历,经过先后20次大规模的修建,以牺牲累计约200万―300万人为代价在累计200年时间内筑成了一条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千米的长城。这也是现在所见到的大部份长城。

南长城

南长城位于中国湘黔边界,又称苗疆长城,2000年4月被发现的苗族疆防。始建于明神宗万历年间,北起湖南湘西凤凰县的喜鹊营,南到贵州铜仁境内的黄会营,全长190千米。

问题二:八达岭长城建了几个朝代,分别是哪几个朝代 春秋早期诸侯争霸,北方国家开始用于军事防御的灯塔,建设和施工墙壁连接到这些信标,这是长城最早的雏形。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动员全国无数的年轻男子,在原秦,赵,燕长城的基础上,长城建设。它西临洮,东到辽东,绵延千年。经过千百年来,中原改朝换代,但几乎每天早上在每一代中的维护和扩展的长城,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唐,宋,元,清几个朝代没有修长城。18大规模的修复秦长城长城长城的基础上,明朝统治者几乎再次重修,人们今天所看到的,大部分始建于明代长城。

问题三:长城是哪个朝代建成的、?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它因长达几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总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可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甘肃嘉峪关,东至山海关。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长城的总长度为8851.842千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9.662千米,堑壕和天然形成长度为2592.265千米 其后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关”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向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问题四:历史上有哪几个朝代修建了长城??? 中国修建长城始于春秋战国时代,《诗经?小雅?出车》记载:“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猃狁于襄。”明言北方长城的作用在于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掠。在战国时代,有20多个诸侯国修筑过长城。当时筑城有“互防”和“拒胡”两类。前者如楚国、齐国、燕国、魏国、韩国、赵国、秦国等,为了互相防御在各自的边境修筑长城,《史记》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后者如秦、赵、燕三国为了防止北方的匈奴、东胡、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的侵袭,在与之毗邻的北方修筑的“限戎马之足”的长城。

秦长城。秦昭王时,秦国修筑了北部长城。秦国北部长城西起临洮郡,经陇西郡、北地郡、上郡三郡的边境,东至黄河。

赵长城。赵国先后筑有两道长城,分为赵北长城和赵南长城。赵肃侯十七年(公元前333年)以漳水、滏水(今滏阳河)的堤防为基础,筑长城,以防齐、魏。因所筑长城,位于南部,史称为“赵南长城”。《史记?赵世家》中记载:“ 十七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于内蒙古云中、雁门、代郡一带筑长城,以防匈奴。因位于赵境的北部,史称“赵北长城”。《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⑩,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11),至高阙为塞(12)。而置云中、雁门、代郡。”赵北长城,西起高阙(今内蒙古临河),沿阴山山脉,东至代郡(今河北省张北南)。 齐长城。齐长城建于公元前五世纪,在今山东境内,东西走向,西起平阴,经泰山北麓,东至密州琅琊台入海,全长500余公里。齐长城是中国历史上建筑最早的长城,在中国长城史上地位十分重要。

燕长城。燕国北部长城,西起造阳(今河北独石山),东至襄平郡。

楚长城。《汉书?地理志》记载:“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但关于楚长城是否存在,目前学术界尚存争议。

魏长城。为了防御强秦的进攻,巩固河西之地和保卫国都大梁,魏先后修筑了魏河西长城(史称“滨洛长城”)和魏河南长城(史称“卷之长城”)。

中山国长城。古中山国长城始建于公元前369年,《史记?赵世家》中记载“赵成侯六年,中山国筑长城”。

秦代长城

嬴政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人北逐匈奴,占据河套,并修筑长城。“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史记?蒙恬列传》)秦长城把过去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从临洮到辽东的绵延万里,从此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秦长城可大致分为西段和北段。西段起于今甘肃省岷县,循洮河北至临洮县,经定西县向东北至宁夏固原县、甘肃环县、陕西靖边、横山、榆林、神木,然后向北折至今内蒙古托克托南,抵黄河南岸。北段即黄河以北的长城沿阴山西段的狼山,向东至大青山北麓,再向东经今内蒙集宁、兴和至河北尚义,再向东北经今河北张北、围场,再向东经抚顺、本溪后向东南,终于朝鲜清川江入海处。

在修筑北方长城的同时,原诸侯国间用以“互防”的长城被拆毁:“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史记?秦始皇本纪》)秦长城对于抵御匈奴的骚扰,保障中原生产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这一繁重的修筑工程,也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孟姜女的故事便来源于此。现在临洮附近,阴山、大青山一线,都有秦长城遗迹残存。

汉代长城

汉朝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以抵御北方匈奴......>>

问题五:长城是哪个朝代建造的? 秦长城建于公元前三世纪,已有2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如果追溯到西周末年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齐国等长城,我国长城至少已有2700多年历史。即使明代修筑的长城,至今也已600多年。

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东西横亘着一道绵延起伏、气势雄伟、长达一万多里的长墙。这就是被视为世界建筑史上一大奇迹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它凝聚着我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高度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 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八达岭在北京延庆县境内,距北京市60千米。它是关沟的第四道重关,也是居庸关之北口,地势险要。现在岭上尚留有“天险”两字。八达岭为长城经过北京的著名地段,此处交通四通八达,南通北京,北达延庆,西往宣化、大同,故有八达之名。

八达岭山势极为险峻,这段长城是以巨石为基,上层用大型城砖砌成。它依山而筑,随势而曲,高低不一,宽窄不同,其平均高为7.8米,墙基宽约6, 5米,墙顶宽约5.8米,可容五马并骑、十人并进。城墙内每隔不远就有一拱门,作守城兵将上下之用。墙顶迎敌面修有垛口,垛口中,上有望眼,下有射口,为监视和射击来敌之用。垛口作用很大,它既能隐身防敌,又能打击敌人,两个垛口间在危急之时,还可丢滚木、掷擂石、浇开水,以防敌人仗云梯登城。为了有效的防御,在外城墙上每隔70米左右就筑有一个突出墙外的敌台,这种敌台的防御、战斗价值很高,它可以在来犯之敌已悄然临近城下即将登城时,从侧面射击敌人,将来敌置于左、右和正面三方交叉射击点上,使来犯之敌难以登城。这就是所谓“两台相应,左右相救”和“旁敲侧击”的兵法在军事工程上的具体应用。

万里长城的四大特点

历史悠久

秦长城建于公元前三世纪,已有2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如果追溯到西周末年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齐国等长城,我国长城至少已有2700多年历史。即使明代修筑的长城,至今也已600多年。如此古老的伟大建筑,并能保存至今,这在世界上是非常稀有、珍贵与难得的。

长度惊人

我国从春秋战国到明朝,历代对长城都有不同程度的维修与增建。长城遍布于黄河、长江流域的16个省、市、自治区,既有东西走向,也有南北走向,总长度达108000华里(计五万四千公里)。其中超过一万里的就有秦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由于计达万里以上,所以称之为万里长城。

工程浩大

据科学家粗略计算,如果把明长城的土、砖、石方用来修筑一条1米宽,5米高的城墙,那么可环绕地球一周;假如用来铺筑一条厚0.3米,宽5米的公路,则可环绕地球三周。据美国登月宇航员报告,他们在月球上不用天文望远镜而仅凭肉眼遥望,只能看到地球上的两个人造建筑物:一是荷兰须德海的围海造田工程--海堤,但短而小,模糊难辩。一是中国的万里长城,横跨在地球的北半部,形似一条彩带,十分壮观,由此可见这一工程之伟大。

建筑高超

万里长城所经之地,或高山深谷,或江海湖岸,或沙漠草原等等,地质地形极其复杂险峻,施工作业尤为艰难。要把长城修筑起来,是必须懂得和应用数学、力学、几何学、测量学、地质学、建筑学以及组织、运输等多种科学技术知识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能将这一巨大而复杂的工程兴建起来,并能千载......>>

问题六:历史上哪几个朝代修筑过长城?? 中国修建长城始于春秋战国时代,《诗经?小雅?出车》记载:“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猃狁于襄。”明言北方长城的作用在于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掠。在战国时代,有20多个诸侯国修筑过长城。当时筑城有“互防”和“拒胡”两类。前者如楚国、齐国、燕国、魏国、韩国、赵国、秦国等,为了互相防御在各自的边境修筑长城,《史记》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后者如秦、赵、燕三国为了防止北方的匈奴、东胡、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的侵袭,在与之毗邻的北方修筑的“限戎马之足”的长城。  秦长城。秦昭王时,秦国修筑了北部长城。秦国北部长城西起临洮郡,经陇西郡、北地郡、上郡三郡的边境,东至黄河。  赵长城。赵国先后筑有两道长城,分为赵北长城和赵南长城。赵肃侯十七年(公元前333年)以漳水、滏水(今滏阳河)的堤防为基础,筑长城,以防齐、魏。因所筑长城,位于南部,史称为“赵南长城”。《史记?赵世家》中记载:“ 十七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于内蒙古云中、雁门、代郡一带筑长城,以防匈奴。因位于赵境的北部,史称“赵北长城”。《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⑩,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11),至高阙为塞(12)。而置云中、雁门、代郡。”赵北长城,西起高阙(今内蒙古临河),沿阴山山脉,东至代郡(今河北省张北南)。  齐长城。齐长城建于公元前五世纪,在今山东境内,东西走向,西起平阴,经泰山北麓,东至密州琅琊台入海,全长500余公里。齐长城是中国历史上建筑最早的长城,在中国长城史上地位十分重要。  燕长城。燕国北部长城,西起造阳(今河北独石山),东至襄平郡。  楚长城。《汉书?地理志》记载:“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但关于楚长城是否存在,目前学术界尚存争议。  魏长城。为了防御强秦的进攻,巩固河西之地和保卫国都大梁,魏先后修筑了魏河西长城(史称“滨洛长城”)和魏河南长城(史称“卷之长城”)。  中山国长城。古中山国长城始建于公元前369年,《史记?赵世家》中记载“赵成侯六年,中山国筑长城”。  秦代长城 嬴政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人北逐匈奴,占据河套,并修筑长城。“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史记?蒙恬列传》)秦长城把过去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从临洮到辽东的绵延万里,从此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秦长城可大致分为西段和北段。西段起于今甘肃省岷县,循洮河北至临洮县,经定西县向东北至宁夏固原县、甘肃环县、陕西靖边、横山、榆林、神木,然后向北折至今内蒙古托克托南,抵黄河南岸。北段即黄河以北的长城沿阴山西段的狼山,向东至大青山北麓,再向东经今内蒙集宁、兴和至河北尚义,再向东北经今河北张北、围场,再向东经抚顺、本溪后向东南,终于朝鲜清川江入海处。 在修筑北方长城的同时,原诸侯国间用以“互防”的长城被拆毁:“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史记?秦始皇本纪》)秦长城对于抵御匈奴的骚扰,保障中原生产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这一繁重的修筑工程,也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孟姜女的故事便来源于此。现在临洮附近,阴山、大青山一线,都有秦长城遗迹残存。  汉代长城 汉朝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以抵御北方匈奴的侵袭。从汉文帝到......>>

问题七:长城建于哪个朝代 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到明朝都在不断地修整建设。

春秋战国时期,燕赵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了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它因长达几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

长城美景。(4张)

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达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艰巨工程与防患意义。它融汇了古人的智慧、意志、毅力以及承受力。故此,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而永存于世的伟大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世界的骄傲。

中国历代长城

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边”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向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3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中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烽火台的遗迹。

问题八:长城历经哪几个朝代? 长城历经__秦_____、___汉____、___明___等朝代

问题九:中国的长城分几个朝代建设成的? 秦长城,明长城,清长城?秦朝的早不复存在,现在的八达岭长城那一带,差不多都是明清时代存留下来,

问题十:万里长城始建于哪个朝代!? 我国古代伟大的工程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西元前770~476),今存者为明代所修建。西起嘉峪关,东到丹东鸭绿江畔的虎山口,横亘甘肃、宁夏、陕西、山西、蒙古、河北、辽宁等地。沿线险要或交通要冲都设有关口,如山海关、居庸关、娘子关等。简称为长城。最初修筑长城的是战国时代的燕、赵等国,目的是为了防御北方异族的侵袭。 秦始皇后来将这些断断续续的长城连接起来。据说当时动用了三十万的兵士和数百万的人民与奴隶。不过,长城并不能达到完全防止异族入侵的效果。因为长城完成之后,北方异族依然常跨越长城,偷袭中国边境的村落,抢夺农作物或家畜。长城是有史以来唯一在太空中可看到的三度空间建筑物。以现代科技来修筑都不容易,而我国竟能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实在难得。长城的建材系就地取材,各地颇不相同。汉代以泥和芦苇修筑长城。长城体积也各不相同,以居庸关一带来说,高约8.5公尺,下部宽8.5公尺,上部宽约5公尺。每隔 70~100公尺有一堡寨(相当于城楼),高约12.3公尺,多数堡寨是一重的,要害之地则置两、三重。 长城东段经过山地或丘陵地,古称「堑山堙古」、「用险制塞」,起伏蜿蜒,形式雄伟;中段、西段都在干燥区域,人烟稀少,仅色荒凉。如果登临其间的雁门关、居庸关、古北口或山海关,遥望我国山川的伟大形势,将令人叹服先民开疆拓土的艰难,而激起无限的壮志雄心。

赵国主要在河北省,首都是河北邯郸,战国初期燕国也很弱小

回答者:zcmkang - 举人 四级 5-31 17:08

每个山西人,都因自己是山西人而自豪。山西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炎帝、黄帝、尧、舜、禹等上古帝王都在山西生活或活动过。然而,山西(晋)是如何形成,它的地域究竟有多大,许多人却不甚了解。笔者经过认真研究,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及三家分晋后的赵、魏、韩),大体有了一个认识。现撰鄙文,以飨读者。

晋国的产生与称霸

晋国产生于武王伐纣后(现代学者研究,武王伐纣的时间为公元前1046年)。武王克殷后,第二年去世,子成王即位。即位时成王年少,周公摄政,唐国作乱,周公灭之。唐国在现在的山西省翼城西,是一个方圆百里的小诸侯国。成王把唐分给其弟叔虞,故称唐叔虞。唐叔虞之子燮父徙居晋水旁,故改国号为晋。公元前745年,唐叔虞十世孙昭侯封其叔成师于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北)。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成师之孙)灭晋侯缗,并晋,建都曲沃。公元前669年,晋献公建都绛(今山西省翼城县东)。从公元前805年起,晋便开始陆续攻灭周围的小诸侯国,如条(今山西省运城市中条山地区)、千亩(今山西省介休市南)、霍(今山西省霍县西南)、魏(今山西省芮城北)、耿(今山西省河津县南)等国。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发兵灭虞(今山西省平陆县北)、虢(今河南省陕县东南),伐翟(即狄,活动在今山西省临汾、长治一带)。当时的晋已从原来的方圆百里的小诸侯国,扩张为西部和南部边境越过黄河,北至介休,东至河内(今河南省获嘉县)的一个春秋大国。公元前656年至公元前636年的20年间,晋国先后经历了骊姬、里克之乱。公元前636年,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19年后,在秦军护送下返晋,为晋文公。晋文公整顿吏治,施惠百姓,富国强兵,使晋国走向强大。他救周襄王难,解宋成公急。战楚军于城濮(今山东省鄄城西南),会诸侯于践土(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确立了晋国在诸侯中的霸主地位。

六卿强大与三家分晋

公元前588年,晋景公设立了六卿制度。此后,六卿逐渐强大,为灭晋埋下伏笔。到公元前562年,晋已“九合诸侯”,成为中原大国和强国。晋先后与楚进行了鄢陵之战,与齐进行了临淄之战,势力范围扩张到今天的陕西省东北部、山西省大部、河南省北中部、河北省西部等大片地区。然而,在此之前,晋厉公杀却至等三大臣,引起国乱。栾书、中行偃囚杀晋厉公,立晋悼公。从此,晋公室日衰,六卿强大。公元前490年,六卿之间发生冲突,赵、魏、韩三家灭范氏和中行氏。公元前458年,智伯与赵、魏、韩共分范氏和中行氏地,攻晋出公,晋出公奔齐,死在路上。公元前453年,智伯专权,欲灭赵。赵、魏、韩共杀智伯,尽并其地。此时的晋公室已极度衰败,只能管辖绛和曲沃两地,其余土地皆属赵、魏、韩了。公元前359年,赵、魏、韩灭晋,迁晋桓公于端氏(今山西省沁水县东北)。公元前349年,赵夺端氏,迁晋君于屯留(今山西省屯留县)。晋国由此终止,而以三晋的面貌继续延续其历史。

三晋的发展及其地域范围

赵初建都耿(今山西省河津县南)。赵、魏、韩三家分晋后,赵专权于晋。从公元前491年起,赵先后攻灭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柏人(今河北省隆尧县西)和代(今河北省蔚县地区),使赵国的地域大大扩张。公元前423年,赵献侯迁都中牟(今河南省鹤壁市西)。公元前403年,迁都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公元前386年,迁都邯郸。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进行改革,胡服骑射,使国势强大。灭中山(今河北省正定东北),囊北地(今北京市西南),略地西至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旗东北)、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设云中郡(包括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内蒙古大青山以南地区),使赵国的地域又一次大大扩张。然而,正当赵国雄心勃勃向外扩张时,赵国却发生了一件大事,使赵国的事业大受挫折。公元前295年,原太子赵章作乱,杀相国肥义,并欲杀赵惠文王(赵章之弟),大臣赵成、李兑召兵平乱,杀赵章。在混乱中,赵武灵王被困沙丘宫(在今河北省广宗县境内)而饿死。赵国内部争斗,大大削弱了赵国的力量。35年后,又发生了一件震惊华夏的大事,即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秦军坑杀赵降卒40余万人,使赵国大伤元气,从此一蹶不振。

作者: 晋丰 2006-9-5 14:15 回复此发言

--------------------------------------------------------------------------------

2 战国时期三晋地域考证

最初,晋献公把魏地分给毕万,毕万以魏为国号。魏悼子时,徙霍(今山西省霍县西南)。魏绛时,徙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家分晋后,魏开始向外扩张。迅速拥有陕西省东北部、中部,山西省南部,河南省北中部大片土地。公元前361年,魏筑长城,从郑(今陕西省华县东)至上郡(今陕西省北部)。公元前341年,魏伐赵,赵告急于齐,齐用孙膑计,“围魏救赵”,打败魏军于马陵(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使魏国损失惨重。公元前339年,秦地东至黄河,魏徙都至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公元前313年前后,秦夺魏上郡之地和河西之地,黄河以西之地尽属秦,魏国已开始走下坡路。

韩初封于韩原(今陕西省韩城西南),韩贞子时徙居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公元前453年,与赵、魏三分智伯之地。公元前403年,建都阳翟(今河南省禹县)。之后又伐宋、灭郑,地域扩大。公元前375年,迁都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县)。大体占有现在的山西省东南角、河南省中部大片土地。

赵、魏、韩分晋后,各自对本国的领土进行扩张。到战国中期,三晋的地域已包括今山西省全省、河北省西南部、河南省北中部、陕西省北部和中东部、内蒙古中南部的广大地域。笔者对这一地域进行了大概估计相当于现在的四个山西省的面积。如果描绘一下这块地域的话,那就顺时针划一个圆圈,圆圈以内均为三晋的地域(为方便读者查阅,以下全都用现在的地名):从河北省蔚县划起,依次为易县、新城、任丘、饶阳、武邑,山东省武城、东阿、黄河(一段)、山东省定陶、河南省民权、睢县、淮阳、商水、舞阳、邓州、伏牛山山脉、灵宝,陕西省潼关、华阴、蒲城、白水、黄陵、洛川、富县、志丹、吴旗、定边,内蒙古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杭锦旗、五原、包头、土默特、呼和浩特、卓资、集宁,河北省怀安、蔚县。

战国七雄,赵、魏、韩占了七分之三;领土约占了当时全国的四分之一,不可谓不强大。但三家分晋后,赵、魏、韩三家便“自立门户”,互相之间开展了无休止的争斗。然而,秦国就是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各个击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5年和公元前222年,韩、魏、赵先后被秦所灭。

通过本文的考证,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三晋在古代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仅仅指现在的山西省。我们的老祖先和周边省、区的人民,一起创造了三晋文化和三晋文明。(二)赵、魏、韩三国之间,国界并不是分的很清的,所占有的土地,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说,陕西省的东北部整个是属于魏国的,但是赵国的肤施(今陕西省榆林市东南)却夹在中间。(《史记》载,“赵惠文王三年,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当时,肤施应属赵国)。又比如说,山西省的南部(现在常说的“晋南”),基本上是属于魏国的,但韩国的平阳、武遂(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却夹在其中间。再比如说,韩国的上党地区(相当于现在的榆社、和顺以南,沁河以东,太行山以西,高平、陵川以北地区。比现在概念的“晋东南地区”要小),是处于赵国和魏国的“包围”之中。如此等等。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赵、魏、韩几次对三晋土地的瓜分(先分祁氏、羊舌氏;又分范氏、中行氏;再分智氏),由于原先被灭的各家土地的分散,最后造成赵、魏、韩三家土地的分散。其次是战国期间各国互相对土地的争夺。(三)从晋国建立,到秦统一中国,三晋经历了822年的漫长岁月。这800多年的历史,充满着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描绘出了古老中国的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我们了解这段历史,可以从中有所沉思,有所启迪,有所收获

在人们的惯常意识中,“燕赵”往往是河北省的别称。其实,古代的“燕赵”之地,还包括现在的京、津以及山西、河南北部、内蒙古南部的部分地区。

人们以“燕赵”称这块土地,乃为表示其悠久的历史。

据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地理著作《禹贡》载,“燕赵”在古时属冀州之地。春秋时为燕、晋诸国,战国时为燕、赵、中山以及魏、齐等国。秦置上谷、渔阳、右北平、代、巨鹿、邯郸、广阳、恒山等郡。自汉代开始,正式命名为幽、冀等州;隋置幽州总管;唐代始称河北道,宋分河北为东、西两路;元、明、清诸代,因首都设于北京,河北为京畿重地,元属中书省,明为北直隶,清置直隶省。

燕赵大地北控长城,南界黄河,西倚太行,东临渤海,地形地貌千姿百态,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古老的燕赵文化,朴实豪放的民风,造就了世代相传的燕赵侠风。

回答者:guolpyy - 参将 九级 12-20 19:01

燕赵两国的疆域范围,大致是北起阴山南麓,西至太行山,南抵古黄河,东临大海。在这样一个大的范围内,包括今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和山西省北部地区。

回答者:jllssjx - 试用期 一级 12-20 19:05

在人们的惯常意识中,“燕赵”往往是河北省的别称。其实,古代的

“燕赵”之地,还包括现在的京、津以及山西、河南北部、内蒙古南部的部分地区。

人们以“燕赵”称这块土地,乃为表示其悠久的历史。

据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地理著作《禹贡》载,“燕赵”在古时属冀州之地。春秋时

为燕、晋诸国,战国时为燕、赵、中山以及魏、齐等国。秦置上谷、渔阳、右北平、

代、巨鹿、邯郸、广阳、恒山等郡。自汉代开始,正式命名为幽、冀等州;隋置幽州

总管;唐代始称河北道,宋分河北为东、西两路;元、明、清诸代,因首都设于北京,

河北为京畿重地,元属中书省,明为北直隶,清置直隶省。

燕赵大地北控长城,南界黄河,西倚太行,东临渤海,地形地貌千姿百态,自然、

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古老的燕赵文化,朴实豪放的民风,造就了世代相传的燕赵侠风。

《隋书·地理志》称这里“悲歌慷慨”、“俗重气侠”、“自古言勇敢者,皆出幽并”;

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有句名言“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宋代大文豪苏东坡

亦曾赞叹:“幽燕之地,自古多豪杰,名于图书者往往而是”。的确,在这块古老神

奇的土地上,自古豪杰英雄辈出——有“千场纵赙家仍富,几处报仇身不死”的邯郸

游侠;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燕地刺客;有“当阳桥头一声吼,

喝断了桥梁水倒流”的涿郡猛张飞;有英勇抗击蒙古瓦刺族入侵,写下“粉骨碎身全

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壮烈诗篇的于谦;有戊戌变法失败,慷慨赴死的“戊戌六君

子”;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共产主义斗士李大钊;有英勇抗击日寇,血

染沙场的狼牙山五壮士……古往今来,唱出了一曲又一曲激烈、高亢的浩浩燕赵歌。

辽宁省,简称"辽"。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年)始由奉天省改称辽字省,取辽河水域永远安宁之意。现辽宁省的建制是根据一九五四年六月中央人民政府的决定,由辽东、辽西二省合并,取历史上旧称于同年八月设置的。

辽宁历史悠久。根据营口金牛山、本溪庙后山等旧石器时代的早期遗址,证明在原始社会的早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辽宁地区繁衍生息。沈阳新乐文化遗址的发现,反映出早在六、七万年前,辽宁已进入新石器时代。据文献记载,最早生活在这里的有华夏、肃慎、东胡等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

武王伐纣,肃慎曾遣使入贺。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了郡、县的行政区划建置。燕国开拓辽河流域,即置辽东、辽西郡,并筑长城至辽东,这时出现了襄平 (今辽阳)这样初具规模的古老城邑。

秦始皇统一中国,全面设置郡县,辽宁因袭辽东、辽西郡。西汉时起设置幽州刺史部,直至三国,辽宁地区均属幽州。西汉在辽东、辽西、右北平郡的管辖下,置二十九个县邑。东汉时属玄菟郡、昌黎郡,并增设辽东属国分领县邑,三国(魏)时废辽东属国,仍置玄菟、昌黎二郡。西晋析幽州在辽宁境置平州,分领郡县不变。魏晋之际曾一度出现以襄平为据点的公孙氏割据势力。

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燕、前秦、后燕先后割据辽东,均置平州统领郡县。北燕建都龙城(今朝阳),这时高句丽割据辽河以东。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北齐改平州为营州,统领辽东、昌黎、建德、营丘诸郡。隋时期在辽河以西置柳城、辽东、燕郡。

唐高宗总章元年 (公元六六八年)平定高丽后,置安东都护府,辖新城、辽东城、建安诸都督府,西部置营州,均属河北道。辽代属东京、中京道;金代属东京、成平、北京路。在辽、金时辽阳均为 “ 五京"之一的东京。元代置辽阳等处行中书省,辖辽阳、沈阳、广宁府路和咸平府。明代属山东省的辽东都指挥使司,辖二十五卫。清代为盛京,辖奉天、锦州、承德府及所属县邑。一九0七年改盛京为奉天省。一九二九年改称辽宁省。一九三一年至一九四五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被划分成奉天、锦州、安东三省。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八年国民党统治时期,划分为辽宁、辽北、安东三省及沈阳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在东北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设置辽东、辽西二省和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五个大区直辖市。一九五四年六月,辽东、辽西二省合并,八月正式成立辽宁省,迄今。一九五六年将原热河省东部朝阳等六个县划归辽宁;一九六九年又将内蒙古自治区的昭乌达盟并入辽宁;一九七九年七月昭盟又划归内蒙。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国外stocksnap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外贸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 热门焦点
  • 顺丰快递从上海到哈尔滨需要几天

    顺丰快递从上海寄到哈尔滨市区内,最快需要第3天到达收件,一般是不超过第4天上午。。。从上海到哈尔滨市有2270公里左右,已经是很远了,但现在的交通也很发达,快递也比较快。如果顺
    08-12
  • 京东快递跨省几天能到

    京东快递跨省一般1-3天的时间能到。在京东商城和京东自营买东西,一般采用京东快递配送。购买的商品一般是24小时内发货,一般到货时间是1-3天。如果是进驻商家,快递合作方由商家
    08-12
  • 正在通知快递取件一般要等多久

    正在通知快递取件一般要等2个小时左右,如果是约定取件,快递员会在约定的时间内上门取件。当商家发货后,快递公司会在1-2个工作日内到达商家所在地,并进行取件。然而,具体时间还要
    08-18
  • 怎样查询邮政的快递信息?

    进入到邮政官方,在邮件查询方式里选择手机号查询,输入手机号码和验证码,就可以查询了。操作方法如下:1、首先打开浏览器,输入邮政点击官网进入。2、进入之后点击邮件查询。3、在左侧的导航栏里继续点击邮件查询。4、然后选择手机号查询。5、输入手机号码并填写相关的信息后点
    09-24
  • 顺丰快递需要填写什么资料

    顺丰快递需要填写什么资料 顺丰快递需要填写寄件人地址,寄件人电话,收件人地址,收件人电话,物品名称,物品重量,物品体积,付款方式这些资料,以下是顺丰快递单据的填写方法: 1、填写寄件人资讯 首先要拿到一张顺丰空白快递单,填写寄件人资讯,公司名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可写可不写;联
    09-03
  • 为什么我的快递显示已签收却没有取件码?

    取件码是需要入库上架之后的,快递显示已经代收了,说明快递员已经把快递交给了代收点,比如说菜鸟驿站,但是菜鸟驿站还没来得及上架,所以没有取件码。快递又称速递或快运,是指物流
    08-18
  • 一对20公斤哑铃要邮走大概多少邮费哈尔滨到齐齐哈尔

    特快专递资费:20元/500克,每加量500克加收6元。共134元邮费。(包装费另算)快递包裹资费:与特快专递的资费约等于一半。(包装费另算)普通包裹资费:1.2元/1000克在加三元挂号费。(
    08-11
  • 菜鸟驿站不扫码出库有影响吗

    菜鸟驿站不扫码出库没有影响。菜鸟没有扫码出库直接拿走没有影响,系统会自动签收的。在购物时,如果时间上不方便接收快递,可以选择由菜鸟驿站代为签收,快递到达菜鸟驿站后,菜鸟驿
    08-18
  • 中铁单位有多少局?都分布在哪,子公司在哪

    1、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北京市西客站南广场中铁工程大厦;2、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市雁塔北路1号;3、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市马家花园路10号;4、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太原市迎泽大街269号;5、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市望江东路96号;6、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市枣山
    09-03
  • 中国邮编是多少, Zip code是什么啊?

    您好!中国的邮政编码是6位数,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往中国寄件都是填写6位邮编。Zip Code 是美国邮编的叫法从国外寄信件到中国大陆如何填写邮编?直接填写大陆地址对应的邮编即可
    08-12
  • 邮政快递营业时间表

    早上8点至下午6点。根据查询中国邮政官网显示,邮政快递营业时间是周一至周日早上8点至下午6点,节假日不休息。邮政快递主要经营国内速递、国际速递、合同物流等业务,是中国速递
    08-12
  • 韵达快递货物寄出后多长时间能查到物流信息

    一般情况下快递到店会进行录单,便可在官网上查询,此时提示“xxxx网点已揽件”包括发出时间、地点、货物状态都会详细记录的,单号查询可在韵达官网可查询详细的记录通常当天上午
    08-11
  • 国际邮寄包裹资费标准?

    国内邮件资费 (2004年1月1日起执行) 单位:元 编号 业务种类 计费单位 资费标准 本埠(县)资费 外埠资费 1 信函 首重100克内,每重20克 (不足20克按20克计算) 0.60 0.80 续重101-2000
    08-13
  • 有什么快递公司可以往国外寄东西?

    国际快递是指在全球提供门到门服务的公司,主要的公司有:①EMS : 国家邮局国际特快专递,由到达国的邮局派送。国内的如顺丰、韵达申通快递都是有开通部分国际业务。②四大国际巨
    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