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外地人到安庆,别的不去地方可以,但不去三牌楼和四牌楼,就会让人不可理解。为什么?因为这两条老街,过去是老省城安庆的主要商业繁华区,鼎盛时期,有数百户叫得出店号的商家。在这两条街上,只要你说得出名的商品,应有尽有,想买什么就能买到什么。到安庆来干什么,到安庆城就是来逛商店,这样的老街,怎能不去?
其实三牌楼、四牌楼是东西向的一条街,只不过分段有名而已。它的南端,止于现在的插烛巷口。北头,直抵现在的孝肃路。
民国初期,三牌楼、四牌楼的分界线,位于钱牌楼口,呈“丁”字型,东去是钱牌楼。其向北,包括现在的吕八街的一段,叫三牌楼。向南与插烛巷、胭脂巷交接的,为四牌楼。四牌楼还分东两条街,由大二郞巷口向西至国货街的,另叫四牌楼西街。而现在,本是相连的三牌楼、四牌楼长街,从中短了一截,严格意义上的三牌楼,在城区版图上,已经找不到了。
现人民路从金华联时代广场到工人文化宫的这一段路,民国22年(1933)之前,因处在老省政府东边,叫府东街。再往东过来,因有市政筹备处所在,则称为市政街。市政街是一个弯道,从现在的市政巷,向南绕一个圆弧形,经由华清池,再插上向东的新市路。这段老街的街形,多少年过去,基本没有变化,但已经变成人民路的一条骑街了。
现今我们所见的喷泉广场以及这一段的人民路,过去是御碑亭。三牌楼拉直后,曾改为街心花园。也就是说,当年三牌楼与吕八街是一条没有隔断的长街,其最繁华的地段,恰恰是今天喷泉广场所在地。
三牌楼消失了,曾经的辉煌随着老安庆人记忆的减退,逐渐淡化成一个若隐若现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