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以来,由于蒸气机、内燃机、涡轮机的发展,依靠风力的古 老风车曾一度变得暗淡无光,几乎被人遗忘了。但是,因为风车利用的是自然风力,没有污染、耗尽之虞,所以它不仅被荷兰人民一直沿用至今,而且也成为今日新能源的一种,深深地吸引着人们。
目前,荷兰大约有两千多架各式各样的风车。荷兰人很喜爱他们的风车,在民歌和谚语中常常赞美风车。风车的建筑物,总是尽量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每逢盛大节日,风车上围上花环,悬挂着国旗和硬纸板做的太阳和星星。 在欧洲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上帝创造了人,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如果没有这些矗立在宽广地平线上的抽水风车,荷兰无法从大海中取得近乎国土1/3的土地,也就没有后来的奶酪和郁金香的芳香,更没有今天日益增多的环保能源。为此,荷兰人为这劳苦功高的风车,设立了一个节日“风车日”。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全荷兰的风车一齐转动,举国欢庆。到处都是风车或风车的图案饰物。商店摆满了造型精致、五彩缤纷的风车工艺品,店门悬挂的也是风车。
荷兰1/4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全国地势低平,60%的国土海拔不超过1米。最低点低于海平面6.7米,是世界有名的“低地之国”。这么低的国土不是要被海水淹没了吗?荷兰奇 就奇在这。荷兰人世世代代围堤筑圩,与大海争地。1927年到1932年历时五年时间筑成了一条32公里长的拦海大坝,将须德海与北海切开,把它变成一个湖,最后被改造成陆地。1986年最后一道拦海大坝落成,这个被称为“三角洲工程”历经半个多世纪,将几座岛屿连接起来,封闭了几条河流,成功地把海水拒之门外,形成新的垦区。 大堤修好后,为了抽干堤坝里的积水,荷兰人想到了风车。荷兰风大,一年中风速5米/秒以上的有320天,荷兰风车最大的有4层楼高,巍峨壮观。风翼长达20米,每个翼片装着细木条方格支架,上面蒙着帆布,用来集中风力使之转动。有的风车由整块大柞木做成。正是这些风车不停地吸水、排水,保障了荷兰三分之二的土地免遭湮没的威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风车是“救荷兰于被淹”的功臣。在荷兰,风车还用来碾谷物、榨油、压滚毛毡、造纸等。风车可谓是荷兰民族的骄傲与象征,也是荷兰文化的传承与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