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5月至1955年3月,撤销大通、九龙岗两镇,成立大通、九龙岗两区人民政府。 1955年4月1日,撤销大通、九龙岗两个科级区,合并成立县级市辖大通区。下辖大通、九龙岗两个建城区和新设立的夏郢乡。12月,夏郢乡又划归郊区区公所管辖。
1965年12月,在大通设立了街道办事处。此期间,由于农村面积广阔,城乡交错,政权建设处于过渡状态,全区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领导机构。农村、城市、工矿等属于各自的上级领导,区划归属亦经常变动。 1969年3月,洛河、窑河、上窑、 宫集4个人民公社划归大通管辖区。至此,大通区区划和归属基本定型,即所辖大通、九龙岗两个街道,上窑、窑河、洛河、宫集、淮丰5个人民公社。 1984年12月,撤销了洛河乡、上窑乡,改设洛河镇和上窑镇。此时,大通区所辖为上窑、洛河两个镇,窑河、宫集、淮丰3个乡,大通、九龙岗两个街道。 1992年2月, 将所辖的三乡两镇、两个街道撤并为三镇一街道。即上窑镇和窑河乡合并组建新的上窑镇;洛河镇和宫集乡合并组建新的洛河镇;淮丰乡和九龙岗街道合并组建新的九龙岗镇;保留大通街道。 2004年,原长丰县孔店乡划归大通区管辖。至此,大通区下辖上窑镇、洛河镇、九龙岗镇、孔店乡和大通街道。 大通区境属北半球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地带,属暖温带气候。其特征是:热量丰富,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夏季多雨,冬季干旱,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无霜期长。但年际降水量变化大,季节分布不均匀,易形成旱涝灾害,春秋两季时热时冷,气温不稳定。
大通区境内年日照时数为2239.2小时,平均2279.2~2323.1小时。日照时数最多的是8月,平均为247.8~252.4小时。1~2月份最少,平均为149.4~161.5小时。太阳辐射年总量平均为512.8~518.2千焦/平方厘米,月辐射最大值是6月和7月,分别为58.6千焦/平方厘米和60.7千焦/平方厘米。最小值是12月,为25~26千焦/平方厘米。
大通区境内年平均气温15.3℃,最高16.4℃,最低14.3℃,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是7月,平均气温28~28.4℃,最低的是1月,平均气温1.2℃。极端最高温度是1959年8月28日,达到41.4℃,最低温度出现在1955年1月16日,为零下22.2℃,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天数有300~310天。一年活动积温5414.3~5439.52。稳定通过5℃的天数有250~257天,活动积温5130~5210℃;稳定通过10℃的天数有213天,活动积温4752.1~4755.7℃。初霜最早出现10月15日,最晚11月26日,平均11月6日。终霜最早时间是3月1日,最迟4月18日,平均3月27日。无霜期最长245天,最短79天,平均223天。全年中,春季风速最大,为3.2米/秒,夏季平均风速2.8米/秒,冬季则为2.7米/秒,风速大于秋季,小于春季,主要是夏季大风和雷雨天气多。秋季风速最小,平均值2.5米/秒,一年中风向东南风较多。
大通区年平均降水量为900毫米,但年度间相差很大,季节雨水也不均匀。降雨量最大的是1956年,达到1428.3毫米,降水量最小的是1966年,只有471.9毫米。一年之中,夏季雨水最多,占年降水量的50%。春秋两季次之,分别占24.3%和17.8%。冬季最少,占7.9%。平均年降水天数为107天,其中,冬季19.3天,秋季 23.2天,夏季31.6天,春季32.9天。日降水量最大的达136.9毫米,出现在1974年8月13日。1小时最大降水量达77.5毫米,时间是1960年5月7日。
有。邢台市,简称“邢”,古称邢州、顺德府,是河北省地级市,位于河北省南部。西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毗邻,东邻京杭大运河与山东省相望,北连石家庄。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该地区大同街,交通便利,设施完好,没有拆迁。大通街道位于大通区中心城区,东与九龙岗镇交界,南与孔店乡隔舜耕山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