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美、苏、英、法对德国的分区占领宣告结束。
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当年6月5日,美、苏、英、法4国代表在柏林签署了《关于击败德国并在德国承担最高权力的宣言》等3个文件,宣布4国分区占领德国。占领区划分如下:德国东部为苏占区,西北部为英占区,西南部为美占区,西部为法占区;大柏林地区也被4国分区占领。4国占领区总司令组成“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对各占领区进行协调管理,驻扎在德国境内的美、苏、英、法等国的士兵一度超过百万。1955年,4国对德国的分区占领宣告结束。
大的是分区占领德国,小的是分区占领柏林。
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向盟军宣告无条件投降后,德意志随即被盟军分别军事占领。盟军将德意志分为四个占领区,分别归美、苏、英、法管制,并实施民主化、非军事化和非纳粹化。1949年5月23日由美、英、法占领区合并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西德”,同年10月7日苏联占领区则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
随着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不仅仅德国,而柏林也按照战前柏林的行政区界线被分成两个部分——由苏联控制的东柏林(范围包括战前23区中的12个区),以及由美国、英国、与法国控制的西柏林。柏林变成了苏美冷战的聚集点。
至此,盟军对德国的军事占领宣告结束,而德国则分裂成两个国家,在冷战中两德相互敌对,直到1989年柏林围墙倒下,德国重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