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56700
成安县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郸市东南部。东径114°29′-114°53′,北纬36°18′-36°30′。总面积481.5平方千米。总人口37万人(2004年)。
县政府驻成安镇政府大街6号。邮编:056700。代码:130424。区号:0310。拼音:Cheng'an Xian。
行政区划
成安县辖4个镇、5个乡:成安镇、商城镇、漳河店镇、李家疃镇、辛义乡、柏寺营乡、道东堡乡、北乡义乡、长巷乡。链接:乡镇简介
历史沿革
1993年,成安县划归邯郸管辖。
2000年,成安县辖4个镇、5个乡:成安镇、李家町镇、商城镇、漳河店镇、长巷乡、北乡义乡、辛义乡、柏寺营乡、道东堡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5294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成安镇 60774 商城镇 53954 漳河店镇 33440 李家疃镇 36659 辛义乡 41746 柏寺营乡 20740 道东堡乡 43490 北乡义乡 38558 长巷乡 23583
2002年底,成安县面积481.56平方千米,人口37.6万。辖4个镇、5个乡,234个村委会。县政府驻成安镇政府大街6号。
成安镇镇政府驻林里堡66号。面积48.425平方千米,人口4.40万。辖28个村委会:东街、南街、西街、北街、东魏、史庄、桃圈、北阳、张庄高庄、北漳东、东关南、范耳庄、北漳南、东关东、南鱼口、北漳西、东关北、衙前街、北鱼口、王彭留、西彭留、南彭留、东彭留、西魏村东、西魏村西。
商城镇镇政府驻李连庄村。面积72.125平方千米,人口5.43万。辖33个村委会:李连庄、秦家营、张辛庄、北连送、秦连庄、南横城、张武庄、汪家营、高母营、孙横城、何横城、义井庄、王家庄、西商城、东向阳、西向阳、商城镇、南商城、东保庄、西保庄、西二祖、吕家庄、北郎堡、中郎堡、南郎堡、东二祖、军庄、王庄、武吉、路口、东岗、高母。
漳河店镇镇政府驻漳河店村。面积51.25平方千米,人口3.35万。辖23个村委会:漳河店、吴家疃、东漳河、西艾束、中艾束、东艾束、北甘罗、中甘罗、南甘罗、洛疃、西马、鲍庄、辛集、苗庄、郭坊、朱庄、郭庄、营盘、野庄、东马、胡营、姜营、岗上。
李家疃镇镇政府驻李家疃西村。面积48.875平方千米,人口3.73万。辖23个村委会:李家疃西、李家疃南、李家疃东、郑家庄一、郑家庄二、郑家庄三、司家疃、杜木营、钟楼寺、白范疃、东范疃、常重、程重、李重、赵三、冯岗、黄庄、宋村、抹疃、廉庄、杨岗、蔡庄、郭三、安重。
辛义乡乡政府驻辛义村。面积48.875平方千米,人口4.27万。辖29个村委会:辛义、邢村、大善、屯里、王林、温西、东霍、西霍、东徐、南徐、西高陵阜、东高陵阜、北徐村北、北徐村南、南豆公、北豆公、西阳寺、东阳寺、后阳寺、西辛集、亦村南、亦村北、后裴里、大郭庄、东郭庄、前裴里、温家庄、王二营、南连送。
柏寺营乡乡政府驻柏寺营东村。面积33.625平方千米,人口2.12万。辖24个村委会:柏寺营东、柏寺营西、冯金山、廉金山、大金山、郭金山、东岳固、西岳固、后岳固、东吕彪、西吕彪、东南阳、西南阳、后南阳、下河疃、南散湖、师重、赵重、孙庄、庞庄、杨庄、团城、贾庄、漳边。
北乡义乡乡政府驻北乡义二村。面积64.23平方千米,人口3.92万。辖33个村委会:北乡义一、北乡义二、北乡义三、北乡义四、东乡义一、东乡义二、前路固一、前路固二、前路固三、后路固一、后路固二、大寨一、大寨二、店上西、店上东、南乡义、牛乡义、西乡义、北渚一、北渚二、东小堤、西小堤、丁庄、吕村、南渚、李庄、东流、庞村、河东、辛庄、河中、河西、阎村。
长巷乡乡政府驻长巷村。面积41.9平方千米,人口2.34万。辖13个村委会:后长巷、马长巷、阎长巷、长巷营、封边董、陈边董、吴边董、大边董、温村、吴村、行尹、黄龙。
道东堡乡乡政府驻道东堡村。面积67.45平方千米,人口4.30万。辖27个村委会:道东堡、道西堡、河疃一、河疃二、河疃三、河疃四、东马堤、西马堤、南刘庄、西野庄、北散湖、南姚堡、大姚堡、西姚堡、西化店、周化店、北刘庄、大堤西、小堤西、西南庄、曲村、固子、沙河、柴要、沙窝、东大姑庙、西大姑庙。
2003年底,成安县辖4个镇(成安、李家疃、商城、漳河店)、5个乡(辛义、柏寺营、北乡义、长巷、道东堡),1个居委会、234个村委会。
2021年2月,成安县上榜2021中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榜第72名。
2021年1月,成安县上榜2020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榜第100名。
2021年1月,成安县位列河北省168个县市区面积排行榜第121位。
2020年9月,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确定成安县列为2020年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县(市、区)。
2020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成安县为2019年国家园林县城。
2019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成安县榜上有名。
2019年3月,成安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晋冀豫片区)。
2019年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成安县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7年2月,成安县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05年,成安县位列2005年度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第83名。
2004年,成安县位列2004年度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第89名。
邮编:454100
邮编:454950 代码:410823 区号:0391 拼音:Wuzhi Xian武陟县位于河南省北部,黄河北岸,与郑州隔河相望,属焦作市。面积860平方千米,人口63.98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4°C,年降水量575.1毫米,无霜期211天。
武陟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总面积832平方千米。总人口64万人(2002年)。
产业
区内已形成造纸、酿造、化工、机械、皮革、制药、电线电缆及工艺美术等行业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主要土特产有“武陟油茶”。山药、地黄切片获国优精品奖。武陟县詹店镇(原何营乡)绿色无公害蔬菜形成一定市场。周边郑州、新乡等地来此贸易。另,武陟县是著名的粮食大县,小麦、玉米、花生、大豆、水稻等质优产量高。
大封镇大屯村张战良治疗牙疼.东水运村郭永才烧伤医院。詹店镇詹东村小战医院(现詹东村卫生所)因原医师魏小战先生的精湛医术备受乡里尊敬。
得到十里八乡美名之传。
行政区划
武陟县辖7个镇、7个乡:木城镇、詹店镇、西陶镇、谢旗营镇、大封镇、宁郭镇、龙源镇、嘉应观乡、乔庙乡、圪_店乡、三阳乡、小董乡、大虹桥乡、北郭乡;宁郭农场。共有3个居委会、367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木城镇兴华路8号。
木城镇
面积:6.48平方千米 人口:5.8万人 邮编:464950 代码:410823100
原名木栾店。是武陟县政府所在地。2006年,辖3个居委会、5个村委会:建设居委会、和平居委会、胜利居委会、建设街村、和平街村、胜利街村、北街村、西街村。镇政府驻兴华路79号。
以木栾店为县城得名。明朝属善福乡,清朝属千一里;1945年属木栾镇;1948年后属一区。1954年10月在建设、和平、胜利三乡的基础上建镇,以木栾店为县城得名,1958年属城关镇人民公社;1962年4月从城关镇人民公社分出,设置木城镇人民公社;1981年11月恢复木城镇建制。
大封镇
面积:83.94平方千米 人口:67872人 邮编:454981 代码:410823104
位于武陟县西南部,南临黄河,与荥阳隔河相望。2006年,辖32个村委会:东唐郭村、西唐郭村、驾部一村、驾部二村、驾部三村、驾部四村、驾部五村、驾部六村、东岩村、西岩村、大封村、南湖村、赵庄村、董宋村、寨上村、东水运村(郭永才烧伤科)、南孟迁村、北孟迁村、老达寨村、南催庄村、老催庄村、保安庄村、前孔村、后孔村、小孔村、孟门村、大屯村、南屯村、东屯村、大司马村、司马岗村、王落村。镇政府驻大封村。
据传说,武王伐纣途经此地时曾大封功臣,故得名大封。明万历十九年为待贤乡九里;清顺治十六年由永一里、永二里、维一里部分村组成;民国时期属维新乡,辖25个村;建国后,1955年11月成立大封乡;1958年2月成立大封人民公社;1983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成大封乡;1996年11月撤乡成立大封镇。
詹店镇
面积:79.42平方千米 人口:5.1万人 邮编:454971 代码:410823101
位于武陟县的东南部。2006年,辖27个村委会:何营东村、何营西村、赵庄村、小许庄村、大许庄村、魏庄村、詹东村、詹西村、李庄村、老田庵村、小庄村、冯庄村、小茶堡村、扬延井村、郭庵村、大茶堡村、何井村、东厂村、溜村、大刘庄村、王菜园村、王庄村、陈庄村、宋庄村、马营村、张菜园村、小马营村。镇政府驻何营东村。
以镇区位于詹店火车站周围得名。明时属千秋乡;清属大一里、富二里;后又先后属嘉应乡、六区;抗日战争胜利后,分属古阳乡、嘉应乡。解放后,先后属八区、七区;1955年分属马营、詹店、茶堡三乡;1956年统一为马营乡;1958年秋乡政府迁至何营村,改名何营乡;同年改名何营人民公社;1971年春,公社迁到何营以南0.5千米处,人民胜利渠一号跌水西岸。1983年改为何营乡;1985年4月18日撤乡建镇,更名为詹店镇。
西陶镇
面积:37.63平方千米 人口:4.32万人 邮编:454951 代码:410823102
位于武陟县西部。镇区建成区面积3.1平方千米,镇区人口1.56万人。2006年,辖22个村委会:西陶村、周家庄村、郭庄村、西白水村、南东陶村、东滑封村、中东陶村、北阳村、南阳村、交斜铺村、古城村、东张计村、古凡村、小南张村、王顺村、大南张村、陶村、东白水村、石荆村、张武村、北东陶村、西滑封村。镇政府驻西陶村。
以乡人民政府驻西陶得名。1948年属第二区;1955年属四区的东陶、西陶、滑封、白水、王顺、周家庄、北阳、郭庄八乡;1958年初合并入西陶乡,同年改为西陶人民公社;1983年又改为西陶乡;199 年,撤乡建镇。
谢旗营镇
面积:64.48平方千米 人口:5.86万人 邮编:454981 代码:410823103
2006年,辖30个村委会:谢旗营村、蒯村、兰封村、辛杨村、亢杨村、冯李村、和杨村、前牛村、后牛村、前高村、后高村、徐庄村、程封村、宋庄村、扈庄村、庙小段村、王道村、杨村、张官滩村、梁官滩村、刘官滩村、后圪当村、南大段村、北大段村、北小段村、陈堤村、小寨村、陈小段村、薛小段村、杨堂村。镇政府驻谢旗营村。
因镇人民政府驻谢旗营村故名。明属福善乡、千秋乡;清至民国初年属善一里、千二里;谢旗营、杨堂二村原属获嘉县飞地,1933年后归武陟;抗日战争胜利后属兴国乡及建国乡的一部分并属革命政权修获武县的程封区,北小段村在1947年5─7月为该县政府驻地。解放后,先为七区,后属五区。1955年撤区建乡,先后由谢旗营、蒯村、张官滩、程封、后牛等乡并为谢旗营、程封二乡。1958年8月改为谢旗营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谢旗营乡;1996年撤乡建镇。
宁郭镇
面积:37.17平方千米 人口:3.1万人 邮编:454991 代码:410823105
2006年,辖23个村委会:宁郭村、后庄村、郭村、邱庄村、东尚村、大驾村、黄庄村、石庄村、北田村、南田村、代村、丰顺村、留后村、张桥村、大油村、小油村、小麻村、大麻村、张庄村、大聂村、中聂村、小聂村、乔洼村。镇政府驻宁郭村。
因镇人民政府驻宁郭村,故名。解放后属四区;1955年为三区的宁郭、黄庄、张庄、留后、磨庄五乡;1958年初合并为宁郭乡,后改为宁郭人民公社;1983年4月改为宁郭乡;1997年10月撤乡建镇。
龙源镇
面积:43.29平方千米 人口:4.04万人 邮编:454950 代码:410823106
2006年,辖24个村委会:龙源村、孙庄村、西石寺村、万花村、原庄村、小原村、余原村、西仲许村、东仲许村、常庄村、央庄村、后龙村、古徐店村、祝徐店村、阎徐店村、卢徐店村、梁徐店村、白徐店村、小徐岗村、东马曲村、西马曲村、三里庄村、郭堤村、任徐店村,(172个村民组)。镇政府驻龙源村镇大街001号。
因镇人民政府驻龙源村,故名。1949年为一区;1958年初为城关乡(驻木城镇,含今木城镇范围),同年改为城关镇人民公社;1962年析出木城镇人民公社后,改为城关人民公社(1971年迁驻东石寺);1983年改为城关乡;1996年11月东石寺更名为龙源村,12月8日撤城关乡建龙源镇。全镇12个村列入城区规划范围,成立了龙源区、城东区两个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
嘉应观乡
面积:118.88平方千米 人口:5.2万人 邮编:454951 代码:410823200
位于武陟县城东南10千米处,与省会郑州隔河相望。2006年,辖21个村委会:二铺营村、刘村、西五村、大刘庄村、杨庄村、东水寨村、中水寨村、西水寨村、辛庄村、黄树村、北贾村、南贾村、西小庄村、东后庄村、吴小营村、范庄村、西营村、东营村、御坝村、秦厂村、后小庄村。乡政府驻二铺营村。
因驻地二铺营村东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嘉应观,得名。明时属永宁、千秋两乡;清至民国初年属大二里、待一里;抗日战争后期属嘉应乡。1948年属六区;1955年至1958年撤区改乡,先后由三小庄、黄鼠、二铺营、刘村等乡并为二铺营、刘村二乡;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时为二铺营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二铺营乡;1993年12月更名为嘉应观乡。
乔庙乡
面积:54.39平方千米 人口:4.4万人 邮编:454951 代码:410823201
位于武陟县最东部。2006年,辖28个村委会:杨村、前赵村、后赵村、韩村、黄村、张村、杨洼一街村、杨洼二街村、杨洼三街村、刘庄村、马宣寨村、张寨村、前堤村、后冯堤村、冯庵村、邸合村、孟村、冯丈村、宋陵村、商村、陈村、李村、千村、关王庙村、周村、杜村、詹堤村、马村。乡政府驻杨村。
因乡人民政府驻乔庙,故名。明朝属千秋乡;清时属富一里、富二里;民国时属三区、六区、古阳乡;抗日战争后属八区、七区。1953年属邸_、乔庙、千村、宋陵、周村、詹堤、杨洼等乡;1955年改成乔庙、马村、孟村三乡;1958年初合并为乔庙乡;同年改为乔庙人民公社;1983年更今名。
圪_店乡
面积:48.31平方千米 人口:3.9万人 邮编:454951 代码:410823202
位于武陟县东部。2006年,辖21个村委会:圪_店村、小岩村、大城村、岗头村、高伊村、王伊村、程伊村、秦伊村、冯村、汤王堤村、邢庄村、毛庄村、毛庵村、安庄村、郭庵村、小刘庄村、白庙村、关音堂村、耿村、西王庄村、宝村。乡政府驻圪_店村中心大街。
古称青龙镇。因乡人民政府驻圪_店村,故名。明、清时期先后属千秋乡、善一里和善二里、古阳乡;民国时期先后属三区、六区、七区、建国乡;解放后,先后属五区、六区,1955年属安庄、小刘庄、徐庄、圪_店、白龙王庙、六伊、大城等乡管辖范围;后合并为圪_店乡;1958年建圪_店人民公社;1983年改今名。
三阳乡
面积:64.57平方千米 人口:3.8万人 邮编:454951 代码:410823203
位于焦作市南5千米处,南临沁河。2006年,辖34个村委会:三阳村、凡庄村、准头村、西尚村、柴尚村、南小庄村、北小庄村、北官庄村、大李庄村、小李庄村、前刘庄村、后刘庄村、西封村、北凡村、大凡村、付村、小刘村、段口村、王庄村、炉里村、中封村、李梧贾村、裴梧贾村、扬梧贾村、岳梧贾村、南睢村、姜毛庄村、苗庄村、北张村、牛庄村、东大原村、西大原村、东尚村、马村。乡政府驻三阳村三阳大街。
以乡人民政府驻三阳得名。因纪念刘三阳烈士而得名。解放后属三区;1955年属八八区的三阳、北官庄、西尚村、樊庄、刘庄、梧_、傅村、原村八乡,1958年初合并为三阳乡,后为三阳人民公社;1983年复今名。
小董乡
面积:49.24平方千米 人口:40478人 邮编:454991 代码:410823204
位于武陟县西北部,西与博爱县接壤,东临三阳乡,北临宁郭镇,南依沁河。2006年,辖20个村委会:北王村、高村、大陶村、南官庄村、南归善村、北归善村、小董村、卧牛村、贾村、南耿村、北耿村、磨庄村、岗头村、新李庄村、乔庄村、楼下村、朱村、沁阳村、渠下村、南王村,(160个村民小组)。
以乡政府原驻地为小董村而得名。1948年属四区,1955年属三区,1958年2月,小董乡机关称为“中共小董乡委员会”。1958年8月,更名为“中共小董乡人民公社委员会”。1968年12月,党政合为一体,名称是“小董公社革命委员会”。1980年4月,更名为“小董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4月,改为小董乡。
大虹桥乡
面积:80.78平方千米 人口:5.66万人 邮编:454981 代码:410823205
2006年,辖50个村委会:大虹桥村、岳庄村、西小虹村、东小虹村、寺王庄村、小高山村、大高山村、南虹桥村、彭庄村、曲村、西温村、东温村、赵北古村、陈北古村、李北古村、原北古村、西高村、东高村、南古村、东阳照村、西阳照村、东刘村、西刘村、中后村、后阳村、郭下村、前阳村、江岗村、原马村、李马村、童贯村、东关村、南关村、布庄村、老城村、杨庄村、朱原村、土城村、王庄村、李庄村、安庄村、韩庄村、东张村、南张村、原和村、西司村、中司村、官庄村、八里村、韩原村。乡政府驻大虹桥村,(240个村民小组)。
以乡人民政府驻大虹桥得名。1948年属第五区;1955年属第二区的大虹桥、小虹、高山座、温村和高庄五乡;1958年初并为大虹桥乡,后改为大虹桥人民公社;1983年复今名;2005年11月,阳城乡撤销,并入大虹桥乡,大虹桥乡驻地不变。
北郭乡
面积:89.55平方千米 人口:3.8万人 邮编:454951 代码:410823206
位于武陟县西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0千米,东临沁河,南依黄河。2006年,辖30个村委会:小司马村、贾作村、裴庄村、北郭东村、北郭西村、蔡庄村、益庄村、南古岗村、下庄村、上庄村、西余会村、韩余会村、索余会村、镇南庄村、高余会村、两岗村、城子村、东安村、解封村、任后庄村、原庄村、罗作村、李后庄村、马后庄村、涧沟村、西草亭村、东草亭村、方陵村、岳马蓬村、赵马蓬村。乡政府驻小司马村。
因乡人民政府原驻北郭村得名。1948年民属第五区;1958年初成立北郭人民公社;1962年驻地迁至小司马村;1983年改为北郭乡。
名胜古迹
名胜古迹有唐代古建筑妙乐寺塔、明清佛道合一的千佛阁、嘉应观商城文化遗址等。竹林七贤"中的向秀、山涛,明代礼部尚书何塘,三代帝王之师李堂阶——温县人,但他舅家是武陟人,妻家也武陟人,长期在武陟河朔书院教书。清代名人毛昶熙等历史名人都出生在武陟县。
历史沿革
夏属冀州,春秋置怀县,秦易名武德。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始置武陟县。据明万历十九年《武陟志》:“武陟县,周武王牧野之师,□兴兹土,故名”。
武陟历史悠久,夏朝属冀州,称覃怀。周初,称怀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后,置怀县。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置武德县(在今圪当店乡大城村)。东魏天平三年(536年),温县治所迁移至今武陟县大虹桥乡温村。隋开唐十六年(596年),分修武县南部置武陟县。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怀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武陟县(在今阳城乡原老城村,1982年,沁河杨庄改道,老城村搬迁,老城遗址已成河道)。唐贞观元年(627年),废怀县入武陟县。五代十国时期,武陟县属怀州。元,武陟县属怀庆路总管府。明,武陟县属河南布政使怀庆府。明,武陟县属河南省怀庆府。1913年,废怀庆府,道治由武陟移驻汲县。1914年,武陟县属河北道。1916年,武陟县直属河南省民国政府。1932年,武陟县属河南省第四行政区。1945年2月15日。建立修获武抗日民主政府,治所在今获嘉县徐营村,后移至武陟县北小段村,属太行七专署,辖武陟县木栾店以东地区。同年2月22日,建立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治所在今武陟县小董村,辖武陟县沁河以北地区。5月,建立温陟县抗日民主政府,治所在今武陟县古樊村,辖武陟县沁河以南地区。1945年10月28日,建立武陟县民主政府,治所在武陟县小董村,辖武陟县沁河南北地区。1946年10月,武陟县民主政府转移至博爱韩高城一带。1947年4月,武陟县民主政府返驻小董村,修获武县并入武陟县。1948年10月,武陟全境解放。1949年8月,武陟县属平原省新乡行政专员公署。1952年12月,武陟县属河南省新乡行署。1986年1月,武陟县属焦作市管辖。(摘自“武陟县政府网站”)
2000年,武陟县辖7个镇、8个乡:木城镇、詹店镇、西陶镇、龙源镇、宁郭镇、谢旗营镇、大封镇、嘉应观乡、乔庙乡、圪_店乡、三阳乡、小董乡、大虹桥乡、北郭乡、阳城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642544人,其中:木城镇 25030人、詹店镇 40307人、西陶镇 45921人、谢旗营镇 62726人、大封镇 70023人、宁郭镇 28609人、龙源镇 61096人、嘉应观乡 52665人、乔庙乡 43705人、圪_店乡 40473人、三阳乡 38898人、小董乡 41005人、大虹桥乡 28050人、北郭乡 36435人、阳城乡 27601人。
2005年,武陟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阳城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大虹桥乡管辖,大虹桥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11月29日正式挂牌。截至2005年12月31日,武陟县辖7个镇、7个乡:木城镇、詹店镇、西陶镇、龙源镇、宁郭镇、大封镇、谢旗营镇;嘉应观乡、大虹桥乡、圪_店乡、乔庙乡、三阳乡、北郭乡、小董乡。
2021年4月,武陟县入选2021第二届中国文化百强县。
2021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武陟县上榜。
2020年9月,河南省政府食安委命名武陟县为第三批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
2019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武陟县榜上有名。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武陟县在列。
2019年3月,武陟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晋冀豫片区)。
2019年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武陟县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8年8月,武陟县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6年2月,武陟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6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武陟县为2015年国家园林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