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寨依水面而建,围农具成景,主要由云南富源县古敢水族乡代表性的板屋系“街面房”式的建筑,以及龙潭、大龙树等景观组合而成,表现了水族历史的祖风与特色。水族人口近1.3万人,聚居在富源县的古敢水族乡和黄泥河镇。
民居建筑:
水族村寨多依山傍水,四周多修竹古木,村边多水池鱼塘,房前屋后,喜植果木。房屋多用竹木建造,茅草、树皮或瓦片差顶,样式为干栏式建筑。每栋一般为三五间,二三层。底层豢养牲畜、鸡鸭,堆放农具杂物等。上层住人,檐下留有较宽的走廊,可晾晒衣物、粮食或休闲纳凉。因依山修建,有些屋基前低后高,水族人巧妙利用地势,修建成结构严谨、舒适美观的“吊脚楼”。从远处看去,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
宗教信仰:
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多神。认为古树、巨石、井泉都有神灵。生死、疾病、灾荒等都请巫师占卦念经,杀牲祭鬼,尤其以鱼祭祀为其特点。在一些边远山区,水族人有挂兽骨崇奉神灵的习俗。
礼仪习俗:
民间笃信“万物有灵,灵魂永在”的原始宗教,每户人家门头均置有“吞口”面具,以驱邪消灾,求得平安吉祥。
语言:
水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水语支。水族先民曾创制过自己的文字“水书”,已有2000年历史的古老文字,但多用于巫术活动。水族人日常生活中通用汉文。
婚俗:
水族婚俗留有较浓的传统色彩,讲究明媒正娶。现在青年男女可自由恋爱,但形式上仍通过媒妁才缔结婚姻。通常先托媒人给对方父母转个口信,使其有思想准备,再托人送礼品去提亲。女方应允之后,才带酒肉去定亲。此后选适当的时候拾小猪去举行“吃小酒”仪式,接亲时要拾大肥猪去举行“吃大酒”仪式。结婚当夜伴娘陪新娘同宿,第二天新娘即回门,待到另一个吉日才把新娘请来,从此开始夫妻生活。婚嫁期间忌打雷,故婚期多安排在秋冬季节。
服饰:
水族喜好白色、青色和兰色,服装一般以青色和兰色为主色,以白色作为装饰点缀。近些年来墨绿色也成了水族服饰的主色。水族男子穿大襟无领蓝布衫,戴瓜皮小帽,老年人着长衫,头缠里布包头,脚裹绑腿。妇女穿青黑蓝色圆领立襟宽袖短衣,下着长裤,结布围腰,穿绣青布鞋。水族妇女在喜庆节日或结婚庆典上,还另有盛装,这种盛装的上衣是古典式对襟、宽袖的黑色短衣,下身穿黑色长裤,外套黑色百褶裙,脚穿尖钩扎金穴花鞋。
饮食:
水族以大米为主食,喜爱糯食,此外,水族还种植一些小麦、包谷、小米、红稗、红薯及饭豆等杂粮作辅助粮。水族喜爱喝酒,家家都会烤制米酒。逢年节、庆典或亲朋来访,都离不开以酒待客。
歌舞:
民间舞蹈主要有斗角舞、铜鼓舞、芦笙舞等。乐器主要有铜鼓、大皮鼓、芦笙、胡琴、唢呐等,多在节庆与丧葬时使用。
节日:
水族有许多传统节日,主要有端节、卯节、苏宁喜节、荐节、敬霞节等。主要节日为“端节”,过节时间在水历十一月至新年二月(相当于阴历八至十月)。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和预祝来年幸福的盛大节日,相当于汉族过春节。端节的主要活动为祭祀和赛马。
云南民族村
怒族寨
满族院
苗族村
拉祜族寨
景颇族寨
壮族村
僳僳族寨
哈尼族寨
回族村
布朗族寨
佤族寨
独龙族寨
基诺族寨
阿昌族寨
蒙古族村
白族村
布依族寨
德昂族寨
瑶族寨
藏族寨
纳西族村
彝族村
云南民俗博物馆
水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字,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侗台)语支,水族古文字体系保留着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的特色。
水族自称“睢(suǐ)”,关于水族的来源,有殷人后裔说、百越(两广)源流说、江西迁来说、江南迁来说等说法。水书是夏商文化的孑遗,属水族的精神支柱。鱼是水族的图腾,饭稻羹鱼是水族的重要社会习俗。
水族主聚居在黔桂交界的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贵州省黔南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独山、都匀等县市为主要居住区,黔东南的榕江、丹寨、雷山、从江、黎平等县为主要散居区,此外在广西北部的河池、南丹、环江、融水等县市以及云南省富源县也有水族村落分布。
扩展资料
水族的名字,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定下的。在唐宋前,水族被称之为“獠”,北宋时期,在这个区域出现了“抚水州”,而到了明朝的时候,“水”族就开始出现在了史书的记载之中,而到了清朝的时候一般都称之为“水家”、“水苗家”等,到了新中国成立,才有了水族的统称叫法。
水族还有过一次迁徙,是在秦王朝时期,那是后秦始皇征剿岭南,导致了水族先民被迫进行了举族大迁徙,这让水族的先民脱离于了百越部落这个母体,逐渐向着单一形式的民族发展,而第二次迁徙的地方是到了龙江、都柳江的上游地带,大致也很像后世的分布格局。
经过八九百年发展,唐朝时期,水族逐渐成了一个单一的民族,而本来的“睢”的叫法也被改了“水”,这就和“抚水州”有关了。
水族的作物为水稻,农业的发展非常不错,在史书上有“种稻似湖湘”这样的描述,而为了反抗封建王朝所针对的高压统治,水族的上层人进行过武装,在史书中有多次的“犯边作乱”记载。
在宋时期,抚水州几乎没有停止反抗封建王朝压迫的活动,在1016年(宋大中的祥符九年),平州的刺史曹克明奉命进行了军队镇压,这才解决了问题。
而“抚水州”也被改了名,叫“安化州”,“抚水县”改成了“归仁县”,“京水县”改为了“长官宁县”,宋朝除了改名字外,还有意识的让水族迁移汉人居所,迁移者给田粮。
又经过了几个朝代的发展,水族已经进入了封建的形式中来,而清朝末期,水族也被帝国势力所袭扰,而原本种植粮食的农民也有大量被忽悠种植鸦片,农业受到了破坏,但纺织业因为工业的打击也进入了洋纱加工手工业这样的工业中来。
在辛亥革命后,这里也出现了许多矿厂,而资本势力也对当地的民众严重的剥削了起来,在后来混乱的数十年中,水族的此地的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
-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