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常败将军
1.雷德维斯·亨利·布勒(1839—1908) 英国将军
布勒将军作为一个参谋部的军官在军队服役10年后,成为英军在南非的总司令,当时正值布尔战争爆发前夕。在和布尔人交战中,他连战连败,一次在斯坦姆伯格,一次在马格斯富坦,以及在克伦索。最后,他被解除了总司令的职务。 2.约翰·查尔斯·弗莱蒙特(1813—1890) 美国将军
弗莱蒙特作为一个探险家是很出名的,但是作为一名军事***却并不称职。1861年,他在美国军队获得少将军衔。当时正值南北战争爆发,作为北方联邦军队的一名统帅,在密苏里的威尔逊河战役中,面对人数少于自己的南部军队,弗莱蒙特却遭到惨败。在一连串的失败后,他于1864年辞去了军职。 3.亚历克塞·库罗柏特金(1848—1921) 俄国将军
作为一名才华横溢的参谋人员,他在34岁时晋升为将军。虽然他一直是文职人员,但还是被任命为俄国驻满洲里军队的司令官,并且指挥了1904年的日俄战争。在战争初期,他就连遭败绩,无论在鸭绿江战役还是在辽阳会战中,俄军都溃败下来。到1905年,库罗帕特金就被解除了总司令的职务。 4.欧文·麦克道尔(1818—1885) 美国将军
由于他在政治方面的各种关系,欧文·麦克道尔在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前夕由少校晋升为准将。作为北方联邦军队的一名统帅,由于他的犹豫不决,他在第一次布尔朗战役中遭到惨败。在第二次布尔朗战役中,他又遭败绩,从此再也没人让他率兵作战了。 5.保罗·马修(1845—1932) 英国将军
在英国驻殖民地的军队中,保罗·马修晋升很快,从一名下级军官升为一名将军,在布尔战争中统领第一军团。1899年,也就是战争初期,他的军团损失惨重,在马格斯富坦战役中一败涂地,布勒将军当时是他的上级司令官,他们两人共同对这次战役的失败负责。在以后的两年中,马修在对付布尔人游击战术方面又束手无策,他本人在1902年被布尔人俘虏。但是到了1907年,他又被任命为英军在南部非洲的总司令,从1915年到1919年又成为马耳他总督。 6.詹姆斯·威尔金森(1757—1825) 美国将军
詹姆斯·威尔金森是在1796年成为美国军队的一名将军的,虽然有证据表明他实际上同时在为西班牙政府服务,而西班牙政府每年要支付给他2000美元。1812年美英战争爆发后,威尔金森率领一支美国军队上了战场,但是在加拿大的切里斯勒和拉科来米尔两地都被英军击败。在后面那次战役中,200名英国士兵竟然打败了4000名美国士兵。1814年,一个军事法庭对他进行了审讯,但被无罪释放,并且让他从军队中荣誉退役。 希望对你有帮助
哈利波特中在天文台披着隐形衣接吻的恋人是谁
一个世纪前,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像巨人一样支配着整个金融世界。作为创建通用电气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以及地域广泛的铁路帝国的幕后策划人物,在几十年里,他都是美国民间的核心银行家。摩根在许多方面塑造着他那个世界,然而他去世以后还笼罩着神秘的面纱,有人称他是工业化进程中的英雄,也有人诋毁他是贪婪的强盗大亨。
摩根少年时代开始游历北美西北部和欧洲,并在德国哥西根大学接受教育。从哥西根大学毕业后,摩根来到邓肯商行任职。摩根特有的素质与生活的磨炼,使他在邓肯商行干得相当出色。但他的过人的胆识与冒险精神,却经常害得总裁邓肯心惊肉跳。
一次,在摩根从巴黎到纽约的商业旅行途中,一个陌生人敲开了他的舱门:“听说,您是专搞商品批发的,是吗?”
“有何贵干?”
摩根感觉到对方焦急的心情。
“啊!先生,我有件事有求于您,有一船咖啡需要立刻处理掉。这些咖啡算是一个咖啡商的,现在他破产了,无法偿付我的运费,便把这船咖啡作抵押,可我不懂这方面业务,您是否可以买下这船咖啡。很便宜,只是别人价格的一半。”
“这事很着急吗?”摩根盯住来人。
“是很急,否则这样的咖啡怎么这么便宜。”
说着,拿出咖啡的样品。
“我买下了。”摩根瞥了一眼样品答道。
“摩根先生,您这年轻人,谁能保证这一船咖啡的质量都与样品一样呢?”
他的同伴见摩根轻率地买下这船还没亲眼见质量的咖啡,在一旁提醒道。这位同伴提醒的并不假,当时,经济市场混乱,坑蒙拐骗之事,屡见不鲜。光在买卖咖啡方面,邓肯公司就数次遭暗算。
“我知道了,但这次是不会上当的,我们应该签约,以免这批咖啡落人他人之手。”
摩根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眼力。
当邓肯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吓了一身冷汗:
“这混蛋,拿邓肯公司开玩笑吗?”
邓肯这样严厉指责摩根:
“去,去,把交易给我退掉,损失你自己赔偿!”邓肯吼道。
摩根与邓肯决裂了。摩根决心一赌,他写信给父亲,请求父亲助他一臂之力。在望子成龙的父亲默许下,摩根还了邓肯公司的咖啡款,并在那个请求摩根买下咖啡的人的介绍下,摩根又买下了许多船咖啡。
最终,摩根胜利了,在摩根买下这批咖啡不久,巴西咖啡遭到霜灾,大幅度减产,咖啡价格上涨二三倍。摩根自己赚钱了。
不久,摩根在父亲的资助下,在华尔街独创了一家商行。与众多白手起家的大财阀的发迹史一样,摩根财产的聚敛,首先也是从投机钻营开始的。
这时已是1862年,美国南北战争已经爆发,林肯总统颁布了“第一号命令”,实行了全军总动员,并下令陆海军展开了全面进击。摩根与一位华尔街投资经纪人的儿子克查姆商量出了一个绝妙计划。这天,克查姆来访,说:
“我父亲在华盛顿打听到,最近一段时期北方军队的伤亡惨重!”
摩根敏感的商业神经被触动了:“如果有人大量买进黄金,汇到伦敦去,会使金价狂涨的!”
克查姆听了这话,对摩根不由得刮目相看。为什么自己就没有想到这点?两人于是精心策划起来。
“让伦敦匹保提和自己的商行以共同付款方式,先秘密买下500万美元的黄金。一半先汇往伦敦,另一半留下来,只要把汇款消息稍微泄露一下……到那时,我们就把留下来的那一半抛出去!”
“你这个主意跟我不谋而合,现在还有一个良机,那就是我们军队准备进攻查理斯敦港。如果现在黄金价格猛涨,那么这场军事行动就会受到影响,这样就又会反使黄金上涨。”
“这回我们可要大赚一笔了!”
这两个谈话者一个是摩根,另一个是他的同伴克查姆。两人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先秘密买下400万—500万美元的黄金,到手之后,将其中一半汇往伦敦,另一半留下。然后有意地将往伦敦汇黄金之事泄露出去。这时,估计许多人都应该知道北方军队新近战败的消息了,金价必涨无疑。这时再把手里的一半黄金以高价抛出去。果然,当摩根与克查姆“秘密”地向伦敦汇款时,消息走漏了,结果引起华尔街一片恐慌。黄金价格上涨,而且连伦敦的金价也被带动得节节上扬。当然,摩根、克查姆坐收渔翁之利。对于金钱的追求,使他们敢于藐视一切,包括国家、法律、民族利益。美国政府不得不对这次经济恐慌的原因,组织人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写道:
“导致这次经济恐慌的根源,是一次投机行为。据调查是一个叫摩根的青年人背后操纵的。”
刚刚赢得一次投机胜利的摩根,又踌躇满志地盘算着再一次的投机。
1862年,美国内战正酣。由于北方军队准备不足,前线的枪支弹药十分缺乏。在摩根的眼中,这又是赚钱的好机会。
“到哪儿才能弄到武器呢?”摩根在宽大的办公室,边踱步边沉思着。
“知道吗?皮柏,听说在华盛顿陆军部的枪械库内,有一批报废的老式霍尔步枪,怎么样,买下来吗?大约5000支。”克查姆又为摩根提供生财的消息了。
“当然买!”
这是天赐良机。5000支步枪!这对于北方军队来说是多么诱人的数字,当然使摩根垂涎三尺。枪终于被山区义勇军司令弗莱蒙特少将买走了,56050美元的巨款也汇到了摩根的账下。
“这是比南军更可怕的武器。”由于错买了这些废枪,而以渎职罪免去司令职务的弗莱蒙特少将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联邦政府为了稳定开始恶化的经济和进一步购买武器,必须发行4亿美元的国债。在当时,数额这么大的国债,一般只有伦敦金融市场才能消化掉,但在南北战争中,英国支持南方,这样,这4亿元国债便很难在伦敦消化了。如果不能发行这4亿元债券,美国经济就会再一次恶化,不利于北方对南方的军事行动。当政府的代表问及摩根,是否有法解决。
摩根自信地回答:“会有办法的。”
摩根巧妙地与新闻界合作,宣传美国经济和战争的未来变化,并到各州演讲,让人民起来支持政府,购买国债是爱国行动。结果4亿美元债券奇迹般地消化了。
当国债销售一空时,摩根也理所当然名正言顺地从政府手中拿到了一大笔酬金。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完,舆论界对于摩根,开始大肆吹捧。摩根现在成为美国的英雄,白宫也开始向他敞开大门,摩根现在可以以全胜者姿态出现了。
1871年,普法战争以法国的失败而告终。法国因此陷入一片混乱中。给德国50亿法郎的赔款,恢复崩溃的经济,这一切都需要有巨额资金来融通。法国政府要维持下去,它就必须发行2.5亿法郎的巨债。
摩根经过与法国总统密使谈判,决定承揽推销这批国债的重任。那么如何办好这件事呢?
能不能把华尔街的所有大银行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规模宏大、资财雄厚的国债承购组织——“辛迪加”?这样就把需要一个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分摊到众多的金融组织头上,这5咖万美元,无论在数额上,还是所冒的风险上都是可以被消化的。
当他把这种想法告诉克查姆时,克查姆大吃一惊,连忙惊呼:
“我的上帝,你不是要对华尔街的游戏规则与传统进行挑战吧?”
克查姆说的一点也不错,摩根的这套想法从根本上开始动摇和背离了华尔街的规则与传统。不,应该是对当时伦敦金融中心和世界所有的交易所投资银行的传统的背离与动摇。
当时流行的规则与传统是:谁有机会,谁独吞;自己吞不下去的,也不让别人染指。各金融机构之间,信息阻隔,相互猜疑,互相敌视,即使迫于形势联合起来,为了自己最大获利,这种联合也像春天的天气,说变就变。各投资商都是见钱眼开的,为一己私利不择手段,不顾信誉,尔虞我诈,闹得整个金融界人人自危,提心吊胆,各国经济乌烟瘴气。当时人们称这种经营叫海盗式经营。而摩根的想法正是针对这一弊端的。各个金融机构联合起来,成为一个信息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的稳定整体。对内,经营利益均沾;对外,以强大的财力为后盾,建立可靠的信誉。其实摩根又何尝不知这些呢?但他仍坚持要克查姆把这消息透漏出去。摩根凭借着过人的胆略和远见卓识看到:一场暴风雨是不可避免的,但事情不会像克查姆想象得那么糟,机会是会来的。
如摩根所预料的那样,消息一传出立刻如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重磅炸弹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他太胆大包天了!”“金融界的疯子!”摩根一下子被舆论的激流旋人这场争论的旋涡中心,成为众目所视的焦点人物。摩根并没有被这阵势吓倒,反而越来越镇定,因为他已想到这正是他所预期的,机会女神正向他走来。
在摩根周围反对派与拥护者开始聚集,他们之间争得面红耳赤。而摩根却缄口不言,静待机会的成熟。《伦敦经济报》猛烈抨击道:“法国政府的国家公债由匹保提的接班人——发迹于美国的投资家承购。为了消化这些国债并想出了所谓联合募购的方法,承购者声称此种方式能将以往集中于某家大投资者个人的风险,透过参与联合募购的多数投资金融家而分散给一般大众。乍看之下,危险性似乎因分散而减低,但若一旦发生经济恐慌时,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将犹如排山倒海之势快速扩张,反而增加了投资的危险性。”
而摩根的拥护者则大声呼吁:
“旧的金融规则,只能助长经济投机,这将非常有害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信誉。投资业是靠光明正大获取利润,而不是靠坑蒙拐骗。”
随着争论的逐步加深,华尔街的投资业也开始受到这一争论的影响,每个人都感到华尔街前途未卜,都不敢轻举妄动。
舆论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每个人都会在它的脚下动摇。软弱者在舆论面前,会对自己产生疑问。而只有强者才是舆论的主人,舆论是强者的声音。
在人人都感到华尔街前途未卜,在人人都感到华尔街不再需要喧闹时,华尔街的人们开始退却。
“现在华尔街需要的是安静,无论什么规则。”
这时,人们把平息这场争论的希望寄托于摩根,也就在此时,人们不知不觉地把华尔街的指挥棒给了摩根。摩根再次被机会女神青睐了。
摩根的战略思想,敏锐的洞察力、决断力,都是超乎寻常的。他能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形下,表现得泰然自若,最终取得胜利。
是马尔福和波特。
哈利·波特与德拉科·马尔福的关系:巫师世界中的许多家庭都是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例如哈利·波特(Harry Potter)和德拉科·马尔福(Draco Malfoy)。这怎么说呢?。
在巫师世界中,几乎每个家庭都以某种方式彼此关联-哈利·波特和德拉科·马尔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尽管这两个人在霍格沃茨时代都是敌人,但实际上他们有一些共同点,包括一些亲戚。1997年,J.K。罗琳以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向读者介绍了巫师世界,这是七本系列丛书中的第一本,讲述了“活着的男孩”和最黑暗的巫师伏地魔(Lord Voldemort)的故事。
就像哈利·波特(Harry Potter)和伏地魔(Voldemort)是远房的表亲一样,哈利(Harry)和德拉科(Draco)也有一个共同的祖先。两者之间的联系一直追溯到多里亚·布莱克(Dorea Black),多里亚·布莱克嫁给了查卢斯·波特(Charlus Potter),后者是哈利的祖父弗莱蒙特·波特(Fleamont Potter)的兄弟或表弟。这意味着夏洛斯是哈利的叔叔,多莉亚是他的姑姑,他们的儿子(未透露名字并从树上移出了名字,就像小天狼星·布莱克一样)将是哈利的表弟。
现在,在多里亚(Dorea)身边,有整个布莱克家族。多雷亚(Dorea)是小天狼星(Sirius)和Regulus Black(Regulus Black)的姑姑,以及贝拉特里克斯(Bellatrix),Andromeda和纳西莎·布莱克(纳西莎与卢修斯结婚后的纳西莎·马尔福)。多里亚(Dorea)将成为德拉科的曾伯母,成为哈利(Harry)和德拉科(Draco)之间的连接纽带。如上所述,巫师世界中几乎所有家庭都是以一种或另一种方式联系在一起的,而布莱克族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小天狼星·布莱克(Sirius Black)不仅是哈利的教父,因为他是詹姆斯·波特(James Potter)的最好朋友,而且那里还有家庭背景。Andromeda Black,后来的Andromeda Tonks,是Nymphadora Tonks的母亲,在第二次巫师战争之后,在Harry Potter的帮助下抚养了她的孙子Teddy Lupin。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额外的细节是,如果波特和布莱克以前与韦斯莱家族没有关系,那么在哈利·波特和金妮·韦斯莱结婚之后,他们现在就可以了。巫术世界的家谱可能很棘手和令人困惑,因为罗琳并没有透露所有细节(有些人仍然认为查卢斯是哈利的祖父,即使她已经说过它的弗莱蒙特),但很有趣的是能看到其中的几个《哈利·波特》中的人物与血缘或婚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