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路线:全程约293.5公里
起点:上冈镇
1.盐城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东南方向出发,行驶330米,右转进入兴冈路
2) 沿兴冈路行驶350米,直行进入S233
3) 沿S233行驶530米,左转进入烟沪线
4) 沿烟沪线行驶8.8公里,朝S29/盐城城区方向,左前方转弯进入开放大道
5) 沿开放大道行驶3.2公里,朝S29/连云港/江阴大桥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6) 沿匝道行驶83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盐靖高速
7) 沿盐靖高速行驶14.7公里,朝南通/盐城(东)/G1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特庸枢纽
2.沿特庸枢纽行驶500米,直行进入沈海高速
3.沿沈海高速行驶194.0公里,朝南通(东)/海门/启东/崇启大桥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小海枢纽立交桥
4.沿小海枢纽立交桥行驶1.9公里,直行进入沪陕高速
5.沿沪陕高速行驶52.5公里,在北新/吕四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6.沿匝道行驶87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吕北线
7.南通市内驾车方案
1) 沿吕北线行驶1.6公里,直行进入吕北公路
2) 沿吕北公路行驶6.2公里,左转进入聚星路
3) 沿聚星路行驶360米,右转
4) 行驶90米,右前方转弯
5) 行驶5.0公里,右转进入南巴线
6) 沿南巴线行驶40米,调头进入南巴线
7) 沿南巴线行驶1.6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吕四港镇通兴镇村村...
海门市麒麟中学地处物阜民丰,人才荟萃的江海平原中部,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农村重点中学。
学校的前身为私立启秀学校,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开明乡绅龚世清(又名龚兆康)始创,为初级小学。宣统二年(1910年)增设小学高级班,民国十四年(1923年),龚世清长子龚芑荪扩大学校规模,增设初中部,民国十四年(1925年)曾试办过高中班,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学校东迁至聚星镇附近的沙家祠堂,称为启秀下校,第二年学校复课,称为启秀上校。1946年7月,学校一度停办。1952年8月,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批准建立公办启秀中学。当时,海门县委、县部决定委派陈祖仁同志任中共海门县启秀中学支部委员会书记,海门县启秀中学校长,并由原海门县实验小学校长黄锦陶等四人先行赴启秀旧址筹建新校。海门县人民政府拨款三千万(人民币旧制)作为建校基金,于启秀旧址建立新校,是年10月25日举行开学典礼,并确定是日为建校纪念日。学校新建时期,校名仍沿用原名,定为“海门县启秀初级中学”。1953年8月14日,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教(中)字450号批复,同意将启秀初中改为“海门县麒麟初级中学”。1958年8月,增设高中部,改名为“海门县麒麟中学”。文化大革命期间曾更名为“海门县东方红中学”、“海门县其林中学”。1981年12月恢复“海门县麒麟中学”校名。1994年6月更名为“海门市麒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