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13年7月27日18时30分,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阿克陶县境内布伦口乡国道314线1616km处(东经75°06′51″,北纬38°45′03″)因融雪性洪水引发小型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堆积体近2000m3,覆盖路面25m,致使国道314线道路阻断,190多辆车、500多人被困。
由于灾害发生前已进行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相关部门做了相应的应急部署,因监测预警及时准确、应急救援行动迅速,避免了至少10人伤亡和多辆车辆可能受损的重大地质灾害发生。
2 地质灾害灾情概况
2.1 地质环境条件
(1)地形地貌。泥石流灾害所在地位于阿克陶县南部山区,河流切割强烈,冲沟发育,基岩风化剥蚀严重,松散堆积物丰富,植被只发育在河谷两岸,山体表面植被稀少,山体坡度一般在35°以上,沟谷纵坡降在15°以上。山体基岩出露,沟谷中覆盖有卵砾石、中细砂、粉细砂等。该地段地貌类型为典型的高山河谷地貌(图1)。
(2)地层岩性。阿克陶县地层新生界最为发育,古生界次之,前古生界偶有出露。泥石流发生区主要发育有志留—泥盆系(S—D)、泥盆系(D)和石炭系(C)等,岩性复杂,主要由砂岩、片岩、千枚岩、云母片岩、大理岩灰岩、砂岩、泥岩、砾岩、页岩、泥岩等组成。
(3)气象水文。灾害发生地位于东帕米尔高原,属高山寒冷型气候,无明显的四季之分,仅有暖寒两季之别,海拔多在3000m以上,寒冷多雪,气温常年在0℃以下。山区积雪面积790km2,冰川面积600km2。常年积雪,冰川融化形成众多河流、湖泊,并有众多泉水溢出,因此地表水较为丰富。泥石流灾害所在盖孜河水系是阿克陶县第一大水系,发源于公格尔—慕士塔格冰川西南坡,萨雷阔勒岭北坡,支流多,流量大,流程长,流域面积9560km2,年径流量达9.85亿m3。
图1 阿克陶县G314 泥石流灾害地形地貌略图
2.2 地质灾害特征
阿克陶县国道314线沿线是由融雪及洪水引起的多发型泥石流地质灾害地带。此次泥石流灾害由于受高温影响,形成融雪性洪水并引发泥石流,堆积体方量近2000m3,致使国道314线道路阻断。
此次泥石流灾害发生地位于盖孜河北岸,泥石流沟沟口海拔3159m,主沟长约5.3km,沟向354°汇水面积约6.2km2,最终流入盖孜河。该泥石流沟由两条冲沟组成(图2),大致分为二段,高程3250m的沟口至高程5300m段,长约4km2,以“V”形谷为特征,切割深度大。沟道呈下宽中窄上宽特征,沟底宽度最小10m,最大100m以上,为泥石流形成区和流通区。沟谷两岸地形均较陡,左岸坡角55°左右,基岩大面积出露;中间隔山两侧山坡坡度均较为平缓,坡度约45°,植被发育较少;左岸坡角50°左右,两冲沟上游基岩裸露,积雪覆盖。高程3200米以下至盖孜河总体相对较平缓,沿途堆积了大量早期洪积或泥石流堆积角砾、碎石、块石等。在泥石流扇形区顺着两条河谷主河道两侧至公路修筑有的拦石坝,拦石坝长约240m。
2.3 成因分析
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沟谷山高沟深,地形陡峻,自然坡度大于45°,沟床纵坡降大,坡体基岩出露,植被不发育,流域形状便于水流汇集。国道G314所在的冲积扇较为平缓,利于泥石流冲积物的堆积。沟谷山体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山体基岩主要为板岩、千枚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为破碎,岩层结构松散、风化破碎严重,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碎屑物来源。
图2 阿克陶县国道314 线1616 公里泥石流灾害特征
高温融雪为此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水动力条件。受伊朗副热带高压的稳定控制,7月26日起该地区出现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强的一次高温天气过程,阿克陶县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最高气温达39°~41°,受此高温天气影响,零度层高度上升到5900m左右,而该地区雪线高度为4300m,由于持续高温,致使该地区高山积雪快速融化。
综上所述,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气象水文等不利因素的共同综合作用下,孕育了此次泥石流灾害的形成。
3 地质灾害巡查监测
3.1 日常巡查监测
国道314线山区段是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段,在2002年阿克陶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中,此路段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段(图3),沿途地质灾害点主要由公路部门和边防检查站及国土部门进行巡查监测,沿途立有地质灾害警示标志(图1)。
该地区的地质灾害巡查检查监测由多层次、多部门共同开展。每年3~4月由新疆国土资源厅及新疆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开展汛期巡查检查工作,及时检查汛前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克州国土局和县国土局根据检查情况加强汛期地质灾害的巡查。县国土局对周边农牧民发放防灾明白卡,边防检查站对过往车辆人员进行宣传教育,提醒进入山区的注意事项,路政、国土、边检等部门沿路设置醒目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车辆和人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落实防灾责任,灾害监测点所在的国土所、边防站安排了监测责任人,保持信息畅通,做好值班、动态监测记录等,确保过往车辆及人员和当地农牧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2 应急预警机制
7月26日上午,克州气象局预测到“7月27日至8月4日,克州将会出现今夏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强的一次高温天气过程;阿图什市、阿克陶县最高气温将达39~41℃,阿克陶县最高气温将突破历史极值,受此高温天气影响,克州零度层高度将上升到5900m左右”。
7月26日下午16:30时,阿克陶县气象局、国土资源局、民政局、交警大队、交通局、水利局(防洪办)、水管站、畜牧兽医局、布伦口乡等部门专家共同召开了气象灾害防御多部门联合会商会议,发布了《今夏最强高温天气来袭 谨防融雪型洪水》预警预报信息,明确要重点关注国道314线盖孜至布伦口路段融雪性洪水和泥石流的防范工作。
7月26日下午会议结束后,阿克陶县国土资源局立即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通知各乡镇(场)政府负责人、各矿山企业负责人及国土资源所干部,要求各乡镇(场)及各矿山企业要做好地质灾害防灾、避灾各项准备工作;加强群测群防监测巡查工作,有异常情况随时上报。特别是布伦口乡政府、奥依塔克交警中队、盖孜边防检查站接到通知后,立即加强监测,提醒农牧民及过往车辆等威胁对象注意加强对洪水和泥石流的防范。
7月27日19时17分,武警新疆克州边防支队盖孜边境检查站接到群众求助称,中巴友谊公路1614~1616km路段发生大规模泥石流。此后当地乡政府、边防公安、路政部门以及交警部门及时处置,疏导交通。所幸此次泥石流发生正值晚间,车流量不大,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7月28日凌晨2时,阻塞路段已恢复通行。
图3 泥石流发生地段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中重点防治地段
4 地质灾害避险安置
灾害发生前,阿克陶县国土资源局及时通知各乡镇(场)政府负责人、各矿山企业负责人及国土资源所干部,做好地质灾害防灾、避灾各项准备工作;加强群测群防巡查监测工作,提醒受威胁对象注意洪水和泥石流的防范工作。灾害发生后,奥依塔克交警中队交通警察和国土资源干部及布伦口乡政府干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安扶被困群众、调动车辆、清理泥沙、疏通道路,疏导被困车辆,使得被困车辆及被困人员及时安全通过灾害点。
5 经验与启示
从此次克州阿克陶县境内布伦口乡国道314线1616km处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成功避让案例来看,及时的预报和布置落实防灾工作是关键。
(1)特殊天气重视预警预报工作。此次成功避险的关键是国土和气象部门长期定期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克州、阿克陶县气象、国土等部门提前根据天气条件预判地质灾害的发生,并召开了专题会商会,高度重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
(2)防灾避险重在落实。会商会议后,各单位工作组织到位,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认真落实防灾措施。阿克陶县国土资源局及时通知各单位,各基层国土所、边防检查站等部门积极配合,交警、路政等部门及时处置疏导交通等有效措施,最终保证了此次避险成功,最大程度的避免了过往车辆和人员的生命财产损失。这次泥石流灾害的成功避让,不仅提高了当地相关部门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也增强了过往车辆人员和农牧民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变能力、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由此可以看出,只要措施得力,处理恰当,早预报,早预防,成功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是完全可能的。
新疆适合露营的地方露营绝美景点推荐
帕米尔之眼
还记得一度火爆四方的青海“恶魔之眼”吗?
位于青海茫崖市花土沟镇莫合尔布鲁克村,叫艾肯泉,由于艾肯泉像沸腾的开水,周围硫磺矿物质长期沉淀,形成色彩斑斓的景色,从上空俯瞰,如同一只眼睛,故得此名。
而在新疆最西部阿克陶县木吉乡的帕米尔高原上,有一座“帕米尔之眼”之称的木吉火山, 这是新疆境内,唯一一处海拔最高的火山口,也是世界上最具典型的火山口。
上图来自小红书托尼star
1500年前,火山在这里爆发、岩浆奔出,地下涌出的钙华、铁华和锰华,将大地晕染得五彩斑斓。至今,山口附近的河被矿物质染成五颜六色。
上图来自小红书在南疆的斑马先生
火山的远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雪峰,被大家称为“十八罗汉”,周围还有罕见的高原湿地、冰川、冰蚀湖、冰洞等许多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观。
上图来自小红书琦琦也叫77
夏季这里是最好出片的,远处的火山,雪山,冰川,还有雪山下的牛马羊群,都成为了长枪短炮里的画面。目前这是一处少有人知的旅行地,进入火山口是免费的。
上图来自微博他是DY
坐标:新疆阿克陶县木吉乡
推荐自驾路线:喀什市—奥依塔克—木吉乡(314 国道、乡道约220 公里)木吉乡—卡日铁米尔火山群(非铺装路约10 公里)
02
甘孜 · 石渠
世界最美湿地
甘孜的西北角有个独具特色的县—石渠县。这里号称“太阳部落”,是四川海拔最高、面积最大、位置最边远的县,处
自从疫情以来,大部分在国内受到疫情影响时,户外露营成了热门的活动,而在新疆露营更是别有一番风味,那么在新疆哪些地方露营,风景比较好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乌鲁木齐市目的地:印象三平休闲农庄
从乌鲁木齐自驾出发,1个小时就可以到达这个隐藏在城市周边的宝藏露营地。这里绿树成荫,白天凉爽,夜晚安静,如果没有露营装备,没关系,营地里有你所需的所有设施,特别适合想体验一次户外露营过夜的小伙伴~
Tips:夜晚气温有点低,记得带外衣;营地房型较多价格不等,可提前联系商家;可以带宠物,也可以自己带食材哦。
目的地:哈熊沟
乌鲁木齐的夏天总是干燥炎热的夏天,远离城市的喧嚣,去爬爬山、玩玩水,在这里距离市区50公里左右的地方,享受世外桃源的快乐,营地里指定位置可以烧烤,还有点餐服务呦~
Tips:需要提前预约,景区不收门票;景区内不能生火,但是可以去农家乐里自助烧烤;带小孩玩水要注意安全哦。
目的地:白云露营基地
置身自然山野中,搭上精致的帐篷,撑起复古的天幕,展开折叠桌椅,在一方小天地里嬉戏、DIY美食,夜幕降临,三两朋友促膝围坐畅谈或者静静凝望繁星点点。营地有房车露营、帐篷露营等多种选择,同时还有提供帐篷、天幕、座椅等服务的套餐,游客根据自行需要选择。
Tips:日场营业时间:11:00-20:00;临近营地有超大免费停车场,不必担心停车问题;户外阳光充足,防晒一定要做好;山区早晚温差很大,想晚归的朋友羽绒服、棉衣带上不后悔。
目的地:岚地·花田计划
喜欢野奢的朋友看过来,这种精致的露营方式,一定会让你爱上露营。不仅可以聚餐、团建、开轰趴,生日派对来这里也妥妥没问题~
Tips:停车场免费;提供帐篷、天幕、成套座椅、烧烤炉、烤炭、调料等所需品;可带宠物。
目的地:陆屿营地
营地分为多个区域,按场地分区进行收费,同时提供帐篷、睡袋、一次性裹袋等设备,烧烤炉、桌椅、烤炭、调料、手磨咖啡、功夫茶也都配备齐全,游客完全可以“拎包入住”。
Tips:户外阳光充足,防晒一定要做好;带小孩要注意安全哦;携带帽子、防晒霜、手杖、手套、雨披(雨具)、速干长衣、长裤。
2、阿勒泰地区目的地:托尔海特(位于阿勒泰市阿拉哈克镇的夏牧场)
要是找不到住宿的地方就找地方露营看星空。在这里的深夜,月亮像探照灯一样亮,满眼都是星星闪烁,要是想骑马,也可以找当地的牧民借,或许还有新鲜的马奶酒可以喝。
Tips:景区不收门票;昼夜温差大,记得多带几件衣服。
目的地:白桦林野奢营地(布尔津县217国道游客服务中心东560米)
丰富的沙漠植被、胡杨林带、原始森林、额尔齐斯河自然景观贯穿于营地,营地房型是仿哈萨克族毡房的设计,还有全景的落地窗,最适合夜晚看星星,清晨看日出~
Tips:昼夜温差较大,注意保暖防寒;设施齐全,服务态度很好,餐食丰富可口。
3、阿克苏地区目的地:温宿县塔格拉克村
这里不仅仅是宁静,你可以听到潺潺的水流声,风吹过树叶的疏疏声,农家小院依山就势,马儿在草地上悠闲地觅食,不想住在帐篷里,可以在村里住宿,很多房型可选。
Tips:气温低!注意保暖;可以徒步登山,建议穿舒适的鞋子;可以自备食物,可以在草地野餐,但是注意环境卫生。
目的地:温宿县帕克勒克草原
距离温宿县城40公里左右,开车只要1个多小时。这里可以骑马,还有高空秋千和滑翔伞,可以吃特色美食也可以自带食物野餐,带小孩可以去网红桥上走走,一个假期放松的好去处。
Tips:气温较低!记得带上保暖的衣物;听说那里的大盘鸡一绝,有机会一定要去品尝一下
4、喀什地区距离莎车县城约35公里,开车前往只要1个小时。不论是什么目的,来沙漠露营都是一种别致的体验,看幕布**,看星空闪烁,听十二木卡姆的乐声在沙漠里回响~
Tips:昼夜温差较大,记得带防晒用品以及保暖的衣物;多带点水哦。
5、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目的地:阿克陶县奥依塔克冰川公园
前往的路上,你会经过红山、土林、谷地、雪林、瀑布......再加上山坡上成群的牛羊和圆形的毡房,光是沿路的风景就已经让你不虚此行。
Tips:冰川紫外线很强,墨镜帽子防晒缺一不可,注意别晒伤;要是没有带露营设施,沿路会有当地人搭起的帐篷,可以解决吃饭、住宿的问题。
6、哈密市目的地:把帘子拉开露营地(哈密市伊州区庙尔沟景区附近)
距离市区30公里左右,开车不到一小时。约三五好友,来这里享受大自然的怀抱,每天下午7点开始营业,来与你的闲暇时间撞个满怀~
Tips:营地设有帐篷?天幕?桌椅设备出租;有免费停车场停放车辆,车辆不能进入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