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位置
康里古称坑里,清同治十年并屏南知县杨宝吾咏诗改坑里为康里。村之东向与垣坑往里和蕉城区淦山村交界,南向至山前坑与善溪村交界,西向至梅洋山与九洋周厝、天峰村交界,北向至横林坑直下透龙井桥与代溪镇之南山、天峰村和寿山乡的白玉村交界。距代溪镇10千米,距屏南城关53公,距屏宁二级公路11公里。
(二)人口资源状况
全村辖康里、文读山、下洋艮、路下、葛藤坪、长坝头、马头艮、黄家山、吾溪里等9个自然村,村委会设康里,共23个村民小组,573户1859人口。
(三)土地资源状况
村落面积30107亩,其中:水田面积2222亩,旱地面积668亩,林地面积27217亩,森林覆盖率为74.3%。
(四)基础设施状况
已经实现“五通”(通路、通自来水、电、电话、电视),省道303线通往代溪镇所在地的公路贯穿全村,交通较为方便。
(五)社会事业状况
村中所设之康里小学,初设于民国十七年(1926年),早期称翠峰小学,培养出万余名优秀学子,现全村有硕士2名、大学生近百名,中专生(含高中生)达300多名。康里是一个名富其实的耕读传家之村,穿落于村落之间,古朴的民风民俗仿佛置身于农耕时代。
(六)生产生活状况
全村以农为主,农耕文化底蕴深厚,古时以种植水稻、苎麻、棉花为主,男耕妇织,遗留有土砻、水碓、纺织机、织篮、鞋篓、米篓、石磨、犁、耙等农机具。近年,脐橙大面积种植,成为全县有名的脐橙生产基地,并有无核柿、油柰、柑、桔、桃、黑李等水果。境内有丰富的野生猕猴桃资源,村民们利用其果酿酒,具有醇、香、甜、爽等特点,中草药资源极为丰富,已被村民利用的草、根、叶、花等达百余种。村民们自制的芋头面、蛋片、假洋见、秋菊_、野菇干、豇豆干等特具地方风味。境内的鬓山茶的雾浓、海拔高,水质优等特点,城为屏南优质绿茶的生产基地,茶质特佳。
(七)建筑景观
康里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村中有十余座古民居,泥塑、木雕极富特色,以郑氏宗祠为中心,以村中主街道玉带路为纽带,成圆形建筑,村尾设一监湖、郑公祠,山作屏藩树作墙,真正形成“康里”之特色,村中纯居住着郑姓、韩、江、杨、孙,有“乱松荫里慧兰业,三百余家一姓通”之赞誉,村境内有溪底、溪南、梅洋、西家洋、座党、坪洋、大坑、彭厝寺等古村和玉堂庵、白云寺等遗址,有清水亭、玉溪岔亭、回角_亭、蛇岭寺、龙井桥、圣殿、曲潭、姚乃宫、长福寺、景福寺、大石坂、龙伞树、锣彭石、九曲岭、土主_、圣王殿、郑氏宗祠、鬓山、公沽局东二区仓库,鬓山显地等胜景,龙井桥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村中古街、古井、监湖、古民居、古庙宇古色古香,民歌、民谣、乱弹戏、庙会等相互交融,独具魅力。村中那些古色古香的明清旧室,彩塑墙饰、神雕木刻、栩栩如生;那石门、土墙、黑瓦历经沧桑,古朴黄雅,庄严大方;那深深的古巷弄、幽静的秦茶盐古道、小桥、凉亭,折射着先民们的聪明才智,那古县界、禁山石碑、古旗杆等碑刻,堪称石刻精品。这里的古民居给人一种自然、舒适、含蓄的意味,体现人的生存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康里村附近有惠风桥、白水洋鸳鸯溪、南山_、闽东北廊桥、屏南文庙等旅游景点,有屏南老酒、屏南米烧兔、一捧雪、屏南夏香菇、屏南红曲等特产。
所属行政村及下辖自然村有代溪村辖代溪;里南山村辖里南山、古大坑、土楼厂;官岭村辖官岭;黄来村辖黄潭、来湾、龟潭头、后涸;天峰村辖天峰、大塆头、鸡髻山;垣坑村辖垣坑、山里林、长垄、燕坑、林前、猫儿寨、梨坪;康里村辖康里、横栏、满坪、文淡岔、长坝头、黄家山、前山头、大脑、岔头下、川头洋、马头冈、葛藤坪、吾溪里、下洋冈、路下、鲤鱼墩;淦山村辖淦山、长冈厂、石堂口;达善溪村辖达善溪、里坝头、堵岭、山前;往里村辖往里、乌石洋、岭后、龙源头;泮地村辖泮地、滑里、门仔坪、银墙兰;恩洋村辖恩洋、山界岭、村前厂、山里厂;后章村辖后章、路仔坪、坝后里、长塆;北墘村辖北墘、长潭、洹溪;长宦村辖长宦、大科、六十墘、枧下、四坪店、四坪岭、后坡、后坡头、西丘洋、南坑里;洋头村辖洋头、狮丘;忠洋村辖忠洋、崎坡、八冈、增坑塘、吴家洋、大丘头、虎边岭、近面厂、假椅仔、叉溪、山后、塘坂、看里、下樟、百二丈、芹菜湖、铁潭冈;福善村辖福善、小康际、旗后、交陈、彭厝、天湖山;樟源村辖樟源、后洋、黄必垄、樟坑里、岭尾店、岭头冈、上林、长岭、洋里、前坑、洋里坪、长岩、漈头仔、丹丘洋、竹兜、纸池下、前楼;谢厝村辖谢厝、石马、冈头厂、饶厝、林厝、山头洋、东山岔、半面洋、七定、瓦窑头、茶园、芎竹园;周厝村辖周厝、茗溪、岩前厂;玉洋村辖玉中、小园、彭家山、杉树亭、山岔亭、玉东、东墘、玉斌、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