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推进物流系统化呢?以物流系统化为目标的物流革新,必然要实施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单元化、联合一贯制运输等一系列技术革新,这些技术革新将带来物流现代化。但这并不是物流系统化的根本目的,只不过是手段而已,物流系统化的根本目的在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如果忘记这个根本目的,就会出现尽管进行了物流技术革新,但物流成本反而变得更高的情形。因此,能否降低物流成本就成为物流系统化成功与否的的评价标准。在推进物流系统化的初期,物流能力的扩大无论对社会物流,还是对企业物流,都是物流系统化的中心课题。这个时期,物流系统化的核心任务是硬件开发。社会物流要进行“综合运输网”、“大规模物流基地”、“复合终端”的建设;企业物流则要进行“机械化托盘货架仓库”、“计算机联机网络”和“系统设备”的建设。如何评价社会物流系统硬件的改善是否推进了物流系统化,如何评价企业物流系统硬件的改善是否使运输、储存、装卸、包装、配送、信息各职能相互配合、协调得更好,只有用物流总成本作为评价标准。目标函数是费用总额的大系统模型优化的过程,是对用总成本方法优化物流系统的大系统理论证明。
当我们以物流总成本最低为目标来协调各子系统时,物流总成本将分解到各子系统上,构成各子目标,通过子系统的优化及重新分解物流总成本到各子系统的系统协调过程,最终可以找到使物流总成本最低的物流大系统最优或次优状态。尽管这时各子系统并不一定是独立时成本最低状态,但物流系统取得了物流总成本最低的优化状态。可见,用物流总成本最低这个目标能够实现物流系统化,在难以将物流固定费用、变动费用都以数学描述时,总成本方法(TotalCostApproach)就成为推动物流系统化的根本方法。
由此可见,要想推进物流系统化,必须研究物流成本计算的理论和方法,准确地掌握物流活动耗费的全部费用,正确地划分物流活动七功能耗费的费用,科学地测定改进的新物流系统与现有物流系统物流总成本及系统效果的差别,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把握物流系统化。可以说,没有物流成本计算就不会有物流总体系统化。物流成本计算作为推进物流系统化基本方法这一点,已被美、日、西欧各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实,必定成为推动我国物流系统化的基本方法。
按照系统论的基本原理,一个系统中必然存在着要素的系统现象和冲突现象,对于物流系统而言也是这样。物流战略系统化原理就是要求物流系统各子系统要将整个物流系统战略作为优化的约束条件。局部的优化未必能带来整体的优化,只能带来整体优化的局部优化才是被允许的。无论针对什么层次和特征的物流系统,只有有限明确了系统的边界,才能够确定物流系统的整体战略。这也是构建物流系统战略的第一步。接下来,要明确物流系统整体战略和其子系统目标存在着约束与被约束的关系。物流各子系统必然存在着协同和冲突,即系统内存在着集成和分解两种力量,只有当集成的力量大于分解力量时,系统才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