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旅游业,全面实施“旅游兴乡”战略。一是充分挖掘红色文化,依托金沙江自然景观,以龙街渡被列为全国首批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中国元谋首届红军节”在江边龙街渡成攻举办和**《我的长征》在龙街渡拍摄为契机,突出资源优势,科学谋划,全力打造金沙江红色旅游景区;二是不断创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旅游到江边、服务在农家”等多种运作模式,坚持金沙江之旅与红色旅游相结合;三是深入挖掘江边特色饮食文化“品江鱼,捡奇石、游金沙、观神奇美丽的落水洞”和耐人寻味的“古驿道让游客留连往返;四是加大改善旅游环境,充分利用“中国元谋首届红军节”的举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对红军标语、奇石馆周围以及龙街村所有巷道进行路面硬化、亮化和美化,以优质的服务喜迎八方游客,不断提升江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08年,江边乡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36740多人次,实现旅游带动收入184万元。
云南省元谋县龙街渡红色旅游区位于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北部的江边乡内,是滇中昆明通往四川的“北大门”,千百年间云南、四川两省的商贸大道和金沙江上的军事要塞。
龙街渡是1935年红军长征史上著名战例“巧渡金沙江”的两个红色渡口之一。金沙江旅游区资源丰富、品位较高,开发潜力大,但长期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 的状况。根据对金沙江旅游区旅游资源的普查,该旅游区内拥有各类自然和人文景观48种(处),革命历史遗迹遗存、高山峡谷、金沙江滩、多民族文化风情等,均以金沙江博大精深的原始文化为资源背景,可开发红色旅游等专项旅游、峡谷观光游,探险漂流游、沙滩休闲娱乐游,温泉休闲度假游,沙滩淘金游以及民族文化风情游和摄影采风游等,并共同组成完整的旅游开发体系,但到目前为止,金沙江旅游区旅游资源仍处于开发前状态,前往金沙江的游客大多属于自发性的旅游组织,有少数旅行社组织假日或周末休闲度假旅游活动。江边乡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重要古渡口,现已有一定的旅游接待能力,有旅店16家,床位450个,饭店 10余家。
龙街渡位于金沙江中段K678,地处元谋县北部,海拔980米,距县城32公里,优越的地理和自然条件,使它成为古代南丝绸之路“灵关道”上的七大渡口之一。贯穿元谋的龙川江,在两江交汇处,将龙街、腊甸、江头一带淤积成一片肥沃的小三角洲,养育着上万生灵。龙街渡口开渡始于宋元时期,清朝民国驿渡趋盛。据史料记载,古人入滇之路有北路、南路、中路三条,龙街渡就是连接自四川建昌(今西昌)行都指挥使司属之会川卫(今会理)至云南武定府的川滇两省商贸驿道上的重要渡口。
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在龙街渡口设金沙江巡检司,民国四年设有厘金局,现建筑仍存。由于地势险要,它还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蜀汉时诸葛亮“攻心为上”的平南大军,曾经三降(今元谋姜驿),下“四十五里火焰山”,涉“三十五里沙沟箐”,在这里渡江,七擒孟获,平定南中,留下民族和睦的千古佳话。元朝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出使缅甸,也是穿过姜驿在龙街渡过金沙江,西行出境,完成了周边修好的使命。清初年间,镇守云南的明朝旧将吴三桂反清复明,浩浩大军踏过龙街渡的古驿道向川西进发,显示了吴三桂的不可一世。
民国四年(1915年),云南护国起义,成立了军政府,为防川军由此过江进攻昆明,派遣护国军一支队驻守龙街,曾在此与渡江川军交战,击退川军。更为浪漫的是龙街渡口的岁岁月月除响彻商贸马铃声和遭受古往战乱铁蹄肆虐之外,还曾留下文人墨客们的无限感慨。明朝嘉靖四年(1535年)被贬戍边的状元郎杨升庵,第一次从这里渡过金沙江,夜宿巡检司衙门,给后人留下了《宿金沙江》的传世诗作,自此,杨状元一次次回川探亲,大多走的是龙街渡。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十二月出游到达龙街渡,驻足江畔,面对“蜀滇交会”的青石残碑,思绪万千。
1935年,在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在这里诱敌佯渡金沙江,掩护中央红军主力巧渡金沙江留下了千古绝唱。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原金沙江巡检司衙门府摘下的最后一块招牌是国民党的“江防司令部”。解放后,党和政府修通了县乡公路,重修了江边码头,组建了航运公司,龙街渡再度成为金沙江中游较繁荣的渡口。随着元谋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飞速崛起,龙街渡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已成为元谋县金沙江风景区的一大旅游亮点,吸引着更多的游客。
元谋旅游景点有哪些?
呈坝区、山区、半山区三种地形。元谋县地处滇中高原北部,隶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江边乡金沙江水系地貌特点为呈坝区、山区、半山区三种地形,立体气候明显,素有金沙江畔天然温室之称。
1、元谋土林
一踏进元谋土林,那千姿百态的造型,就仿佛使人进入另一个新奇的天地。各种形态的土柱混杂分布,使得土林形成了丰富多彩,变化层出不穷的姿态,令人叹为观止。说道以土为林的奇景,元谋土林实属珍宝。元谋土林位于元谋县境内,号称世界土林奇观之首,距今150万年历史。元谋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形,因远望如林而得名。土林一般出现在盆地或谷地内,以近年在中国云南元谋发现的为最典型,反映了古地理变迁和地貌发育过程。
2、元谋人博物馆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是中国人类历史的祖先。1987年10月,总面积为980平方米的“元谋人陈列馆”向公众开放。馆内收-史资料、文物珍品600件,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余万人。为了提升展出质量,2006年7月,元谋人博物馆开工建设。今年1月,新馆完工,总建筑面积5389平方米,为二层全框架结构。
3、元谋县物茂土林
元谋县物茂土林物茂土林位于元谋县物茂乡罗兴村委会,距县城36公里,又称虎跳滩土林,总面积8平方公里,所在地海拔为1050—1200米之间,发育于一套河流相间砾石层、沙层夹粘土层的地层中。主要由一条主沙箐和34条幽谷组成,分为4个片区,有主景点9个,小景点127个。
4、元谋人陈列馆
元谋人陈列馆位于元谋县城龙川街,距离元谋县城7公里处。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于1985年动工兴建,1987年落成。元谋人距今已有270万年的历史,全称直立人元谋人新亚种,于1965年5月被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南地区新构造研究组发现。陈列馆展厅介绍了元谋人的牙齿化石等内容,揭露了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简史,系统地展示了原始人类的进化环节。
5、元谋县**基地
元谋县**基地从2004年11月19日到2005年1月10日,张艺谋全然不顾外界琐事,埋头扎根云南,打造他自《十面埋伏》和《英雄》之后又一部文艺片《千里走单骑》。张艺谋并没有把时间都花在丽江,而是将拍摄地点换到了风光更为绮丽的元谋土林,在这里完成了中国部分的最后取景。《千里走单骑》之所以选景土林,是被这里独特、粗犷、原始的味道的景观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