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靖镇明朝末年时称“太平庄”,清乾隆年间改名“安靖”,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属成都县管辖,1952年成都县撤销后划归郫县。安靖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位于“银郫县”东端,北邻新都县大丰镇,南接郫县犀浦镇,东邻与成都市金牛区洞子口乡接壤,距成都火车北站仅5公里。全镇幅员面积22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7个行政村,区域内居住总人口11万余人,其中本地常住人口2.3万余人,外来人口近8万人。镇内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灌溉便利,物产丰富。历史上的安靖素有“刺绣之乡”的美誉,是蜀绣的发源地之一。聪慧勤劳的安靖绣女,曾以她们灵巧的双手,精湛的技艺绣出了一幅幅配色典雅、造型生动、做工精细的艺术珍品,其中《百鱼图》、《百蝶图》、《文君听琴》等双面绣品先后被国家和省赠与原美国总统卡特和美国友人杰拉特莱维先生,为国家争得了荣誉。%D%A %D%A 全镇已实现村村通公路,村级黑色路面基本网络化,沙西线川镇而过,市公交95、311、362等路车直通成都。通讯发达,有高等级电信支局1个,电信模块站1个,开通程控电话10000门,安装电话8000门。光纤电视光缆主干线架设已基本完成,有光纤电视用户2000户。连接成都市大网的自来水供水主管道、排污主管道已铺设至场镇境内。镇内有天然气站1座,供气管网连接城镇和农村,天然气用户逐年增加。镇内有35KV无人值守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2座,电力资源丰厚。城镇现有面积1平方公里,力争三年内扩大到5平方公里,建成生态型小城镇。 %D%A%D%A 近年来,安靖镇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挖掘区位优势资源,科学实施“三个集中”,大力发展城市近郊特色经济,努力打造生态物流重镇,成效十分明显。2006年,全镇招商引资3.47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5%;工业投资1.4850亿元,占目标的114%;固定资产投资6.1亿元,占目标的102%;民营经济增加值1.63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02%;规模以上工业利润0.12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09%;技改投资完成1.49亿元,占目标任务的248%;税收总收入3000万元,占任务的150%。%D%A %D%A ——充分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城郊生态经济。充分利用府河、东风渠自然资源优势,先后引进了府河御景等生态型房产,投巨资打造了府河1.2公里生态景观;与东风渠管理处联合实施了东风渠渠首站至东风渠大桥的景观营造;投资近500万元,实施了犀安路安靖段、安团路、安方路等道路绿化,着力找造了犀安路与沙西线接点景观,树立了沙西线郫县第一门户形象;切实做好了府河上游湿地公园建设规划设计,已与四川中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投资14亿元,建设3200亩的生态湿地花园的协议,并力争在年内启动。在此基础上,依托龙头企业和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协会+农户”方式,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产业,通过引进浙江森禾彩色苗木基地、蜀景园林、日月花卉等农业项目。将4000余亩土地集中在花卉种植户手中,在城镇西部建成了生态保护片,从而成为成都市的生态“绿肺”。在重点在林湾、高桥、方桥等村,发展以餐饮、休闲、娱乐为主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引进大型生态服务型企业,同时做大做强沿线华星果园、霜梅鱼庄、翠湖、金林湾等农家旅游项目,促进生态休闲产业特色形成,使安靖成为了生态秀美的都市功能片区。 %D%A%D%A ——充分依托区位优势资源,建设现代物流重镇。安靖镇依托紧靠荷花池、五块石、金府机电城等大市场,成铁西环线穿镇而过,郫县火车站坐落镇域等区位优势,先后引进了占地1600亩、总投资6亿的海霸王国际集团和占地100亩、总投资1.2亿元的泰昌金属以及安天物流基地、广顺物流、鹏鑫物流中心、西部针纺城等专业市场、物流项目40家。现已建成营运的市场物流项目10个。市场物流产业已成为安靖经济发展的支柱,极大的促进了安靖的发展,促使“城郊型”特色经济的快速形成,安靖是一个正在崛起的现代物流重镇。%D%A %D%A ——充分依托传统优势资源,打造特色加工业。安靖人善于保护非文化遗产,“刺绣之乡”,蜀绣的发源地之一的历史美誉,激励着聪慧勤劳的安靖人开拓创新,用她们绣出配色典雅、造型生动、做工精细的艺术珍品的灵巧双手,做起了“外国人”的生意,在韩国人的衣襟上、日本人的荷服上、工艺品店的柜台上无处没有安靖“绣娘”的艺术珍品。新一代的安靖“绣女”创造性地引入了“机绣”、“电脑绣”等现代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床上用品、室内软装饰、流行服装上,安靖人的绣花作品无处不在。如今,传统手绣、现代“机绣”、“电脑绣”,融布艺加工、服装生产、软装饰品制作为一体的加工业,在安靖已成为一种特色产业。
走进南杂木特种材料产业园区的合兴万家木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各道工序操作台前忙碌的景象映入记者眼帘。该厂副厂长孙贵福告诉记者,正在生产的这个车间是集成材车间,面积两万平方米。不远处还有一个新建的2.5万平方米的厂房是新宾县最大的单体厂房,用于新上的全自实木门窗生产线。 在南杂木料工业园区,正在生产的企业有220家。南杂木镇镇长晁先华告诉记者,南杂木工业园区的前身是南杂木木制品加工园区。当年,这个地区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集聚了很多木材加工企业,地方经济非常活跃。随着企业不断增多,园区内企业准入门槛加高,企业以此为契机加快升级改造,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大企业的进入,带动了园区的发展。目前园区内已有数十家超亿元企业。园区也由单纯的木制品加工工业园区变为特种材料工业园区。”晁先华说。哥俩好化学有限公司为全国最大的胶黏剂生产商、隆烨化工为北方最大的炸药生产基地、合兴万家木业有限公司、辽宁大化国瑞新材料有限公司(特种石墨)、美世人造板有限公司、辽宁火炬挂车、北京万通广顺物流有限公司南杂木分公司等都是该园区的骨干企业。2012年,该园区销售收入达到75亿元。
走进南杂木工业园区,你就会被这里热火朝天的场面所吸引。这里塔吊林立,弧光闪烁,机声轰鸣,新落地及续建的超亿元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眼前的这一切让人强烈地感到,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强镇将在这里掘起。
截止目前,园区内入驻企业达220家,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实现税金2.35亿元,安置就业1.7万人。
北京万通广顺物流南杂木分公司总体规划面积1500亩,一期规划面积500亩,二期规划面积1000亩,共分物流配送、仓储汽贸、建材、集装箱中转、矿业物资转运、小商品批发、林产品、牧产品、农产品、畜产品交易和综合服务等功能区建设,服务东三省,辐射河北、山东、天津、北京。2010年南杂木二期工业园区建成,启动铁路专线,过境高速全线开通,入驻企业将达到150家。项目总投资18亿元。
特种石墨项目由辽宁国瑞商贸存限公司建设,投资2亿,达产后可年产石墨5000吨,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4000万元。大化国瑞二期项目现已开工建设 占地面积可达一平方公里 特种石墨是炭石墨材料家族中的新成员,自上世纪50年代末美国研究并批量上市,至今只有50多年的历史,我国从1995年开始小规格产品批量生产,至今也只有16年。由于其具有细节构、大规格、各向同性的特点,现在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行业、光伏产业、电火花加工(模具行业)、金属连铸、光纤以及宇航和核工业等,是当今高科技发展不可替代的新材料。 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国内行业百强企业之一,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落户南杂木新材料产业园区是南杂木镇工业发展的里程碑,填补了南杂木镇在新材料领域的空白,标志着南杂木镇在新材料领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将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做出重要贡献。 特种石墨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达2亿元人民币,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年产特种石墨4000吨,销售收入4亿元,年创利税1.6亿元。
高密度板项目(美世人造板)由沈阳百世木业有限公司和歧美木业有限公司联合建设,投资1.1亿元,达产后可年产高密度板6万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利税1100万元。
集成材项目(合兴万家)由韩国申贸易株式会社和抚顺三川木业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投资1.1亿元,达产后年可产集成材8000立方米,实木家具36000件,木门48000套。销售收入可达1.48亿元,利税3099万元。
磷酸铁锂(日化集团)项目由日本三义株式会社和抚顺腾缘经贸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总投资1.5亿元,达产后,年可生产磷酸铁锂2万吨,活锂铝粉6000吨,销售收入可达1.2亿元,利税4000万元。
高档家具项目由辽宁林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香港林业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总投资4亿元,达产后年可生产集成材1.5万立方米,实木家具4万件,高级实木地板20万平方米,销售收入可达1亿元,利税1000万元。
妈妈沟旅游开发项目,由妈妈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沈阳金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总投资1.1亿元。
隆烨化工有限公司计划投资4亿元,建三条生产线,分别生产膏状乳化、粉状乳和改性铵油炸药,达产后,每年可实现产值8亿元,利税3.58亿元,现有一条生产线已投入生产,年可生产炸药3.5万吨,销售收入达3.5亿元,利税9500万元。
未来几年,南杂木工业园区将按照“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投资高强度”的原则,以基础设施建设为起点;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加快大项目和外资项目引进,通过项目集聚,壮大产业规模;以外延扩大辐射为目标,做大园区规模,拉长产业链条,加快推进百亿元林木加工产业集群,打造县域工业脊梁,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到2012年,园区项目计划达到180个,其中新上项目50个(工业),项目总投资达到90亿元,比2007年增长235%,年均增长47%,工业园区实现产值120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50%以上,比2007年增长328.6%,年均增长65.7%,实现税金12亿元,占全县工业税收70%以上,比2007年增长823.1%,年均增长164.6%,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亿元,占全县的70%以上,比2007年增长2715.5%,年均增长542.5%,可安置就业3万人。
县政府还将在南杂木园区二期建设项目中,规划商住用地20万㎡,开发商住面积50万㎡,打造新的园区生活服务区和沈抚后花园,吸引更多的客商到此投资创业、休闲度假。届时可带来开发效益1.8亿元,间接增加商饮等服务收入1.2亿元,新增城镇人口1.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