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的三流指的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物流是基础、信息流是桥梁、资金流是目的。
第一流:信息流是指信息的传播与流动,信息流是物流过程的流动影象,信息流分三个过程:采集、传递和加工处理。
第二流:物流
中国的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第三流:资金流
资金流是指用户确认购买商品后,将自己的资金转移到商家账户上的过程。作为电子商务三流中最特殊的一种,资金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电子商务中,顾客通过浏览网页的方式选购商品或服务,在选购完成后邮政在线支付。顾客支付的款项能否安全、及时、方便地到达商家,关系到交易的最后成败。因此,在线支付不论是对于顾客,还是对于商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线支付的关键就是资金流平台的建设。
跨界电商“三流合一”所带来的商业环境变化,为跨界电商物种进化提供可能。围绕跨境电商形成一个生态链和服务链,将会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如今,跨界电商“三流合一”已催生出新物种,连连支付母公司推出全球首个跨境电商服务在线交易平台LianLian Link,意在重塑跨界电商生态圈,形成交易闭环。
刘强东“插上翅膀”?京东航空初审已通过,快递打架打到天上了
1. 仓配一体化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传统仓储物流开始向现代物流转变,仓配一体化逐渐成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新方向。仓配一体化是为客户提供仓储、精细加工及配送管理的一站式服务,能够在保证货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实现整个业务流程的无缝对接,充分体现了“共同仓储、共同配送”的服务理念和核心价值。仓配一体化作为仓储业转型升级的首要任务,将是物流行业进行模式创新的必由之路。
2. 共享物流
基于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高成本依然是制约物流行业发展的痛点。而共享物流是一种动员全球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的物流模式,通过共享技术、服务等,有利于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实现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Uber和滴滴出行的共享模式开始向物流行业渗透,基于车货匹配的共享物流也成为了发展新方向。罗计智慧物流、运满满、云鸟配送等平台的创建,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应对物流行业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为推动共享物流的发展奠定基础。
3. 多式联运
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往单一的运输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不断上升的物流需求,多式联运正越来越受到业界青睐。多式联运是由两种及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等共同完成运输过程的复合运输,除了能够降低15%-20%的运输成本,还能在确保包裹质量的同时,使消费者快速收到包裹。日前,作为国内首个依托互联网开展线上多式联运的平台——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公共信息与交易平台已经正式上线,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
4. 众包物流
在“互联网+”浪潮下,众包物流模式开始萌芽,使物流行业从一个标准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渐转变为技术与资本相结合的密集型行业。众包物流是指把原来由企业员工承担的配送工作,转交给企业外的大众群体来完成。基于大数据运算,众包物流模式不仅能够整合社会资源、降低物流配送成本,还可以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提升消费者的物流体验。达达、闪送等众包平台的上线,说明众包物流的创新价值和发展前景是值得肯定的。
5. 城乡双向物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村电商的发展势头越来越迅猛,如何把城市的工业品带到农村?如何把农村的特色产品带到城市?这一系列问题都要求建立城乡双向畅通的物流服务体系。随着城乡交易日趋组织化、集中化,城乡双向物流体系成为新的物流发展战略。城乡双向物流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发挥物流企业的市场整合作用,实现城乡商贸经济一体化。
6. 跨界融合
尽管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迅猛,但仍处于物流大国的阶段,与物流强国仍有一段距离。基于这一现状,跨界融合将成为物流发展的新思路。跨界融合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变革,实现重塑融合。不仅体现在线上线下O2O融合,也体现在跨行业的协同发展。实行跨界融合的物流模式,有利于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物流的时效性、灵活性,进而推进我国向物流强国的转变。
经过十多年的默默耕耘,作为后起之秀的京东物流,终于在自己的物流板块上添加了至关重要的一环。
5月23日,民航局在官网发布公告称,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已完成了对江苏京东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下称“京东航空”)的初步审核。 据民航专家透露,此公告意味着京东航空正式运营已经不再有阻碍,可能很快就会进行首飞。
除了电商和零售,京东跨界进入物流行业,此次京东物流在天空中开辟新版图,成为继顺丰航空、圆通航空之后的第三家民营货运航空公司,成功在物流“制空权”之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强劲对手林立的快递行业,竞争愈演愈烈,如今把架打到了天上。
早在2018年,京东物流就首次完成了全货机飞行,从此进入了全货机的新时代。据传,在那时京东就想收购主打国际货运的金鹏航空,虽然后来不了了之, 但刘强东亲自出面谈判足以看出他对这次收购的重视。
同一年年底,京东集团与南通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总投资200亿元,将南通兴东国际机场作为主运营机场,计划将其打造成京东物流的全球航空货运枢纽。
2020年8月,京东物流成功将跨越速运收入麾下。作为我国第一家“朝发夕至”的高时效物流公司,跨越速运很早就押注了航空货运。去年,跨越速运对京东物流的年收入贡献113亿元,占其总营收的10%。
一个月后,京东物流再次宣布与河南民航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河南航投拥有欧洲最大货运航空公司卢森堡国际货航的部分股权,借助于此成功开发出一条贯穿于中欧的“空中丝绸之路”。该次合作成功地帮京东拓建了欧洲跨境物流网络,进一步国际化。
除了南通,京东集团还在2020年10月与安徽市芜湖市政府达成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投资950亿元,组建机队规模高达500架、货运吞吐量达800万吨的航空公司,打造面向全球的超级港。
2020年底,京东物流仅拥有620条航空货运航线,仅仅一年之后,该数据上涨60%,达到1000条,进一步彰显了刘强东想为京东物流“插上翅膀”的决心。
2021年8月,京东航空获得民航局批准开始筹建。现在筹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向民航局申请颁发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证。目前,初步审核已经完成。
据悉,京东航空拟引进3架B737-800货机。 该货机为新一代波音737NG系列的改进产品,续航距离约为5665公里,最大起飞重量高达78245公斤,属于国内快递航空的标准入门配置机型。
除此之外,京东航空也分别与7名运输人员、14名飞行人员、18名签派人员以及42名维修人员签订了劳动合同,保证航空公司需要的专业人才如数到位。
而在管理层方面,京东航空的法定代表人经过多次变更后,最终由陈岩磊担任。据了解,陈岩磊于2007年4月加入京东集团,曾在京东物流的多个岗位历练。根据京东物流的招股书显示,陈岩磊还担任集团的执行董事。
同时,企查查股权透视图显示,京东航空由南通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5亿元持股25%、宿迁京东展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出资4.5亿元持股75%共同组建。而宿迁京东展锐由西安京东信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00%控股,刘强东持有后者33.75%的股权, 因此,京东航空的最大的最终受益人为刘强东。
虽然今年4月,刘强东便宣布不再兼任京东集团CEO,但涉及到长期战略设计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的方面,刘强东还是实权在握。
有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的坐镇,京东航空蓄势待发,野心勃勃。曾有京东集团的副总裁表示, “未来,京东物流将持续大力推进航空战略,逐步构建24小时内一地发全国、中国48小时通达全球、其他国家当地48小时送达的物流网络,让全球感受中国速度。”
不过,京东航空需要重视的是,物流业竞争在当前形势下的愈演愈烈。
有业内人士指出,电商、快递、冷链、仓储等现代化物流的迅速发展导致市场的整体结构性出现了变化,我国也逐步从传统航空物流向现代航空物流进行转型,这是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早在京东物流进入航空货运领域之前,顺丰航空、圆通航空已经初具规模,他们分别拥有70架和12架全货机。
2022年3月,顺丰投资建设的鄂州花湖机场试飞工作中选择了以全货机为试飞机型。 花湖机场位于华中腹地,顺丰将此设为轴心以向周围进行辐射,相比传统的点对点货运模式,轴心辐射模式会进一步降低整体成本,提升时效性。投资超过320亿元的花湖机场也成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第四个货运枢纽机场。
圆通航空在浙江嘉兴投资的航空物流枢纽项目,也早在2020年6月与市政府举行了签约仪式。此外, 圆通航空的母公司还将围绕此项目在嘉兴打造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相关项目,例如物流科研中心、超级联运中心、商贸集散中心等,总体的投资额将达到122亿元。
投资都是百亿元起步的顺丰、圆通、京东,三家物流公司都同时把机队和机场当作了标配,在天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虽然京东航空刚刚进场,但背靠京东这个电商平台的龙头企业,它拥有货源量大而且稳定的优势。但是,除了京东商城的买家和卖家之外,京东物流的第三方用户却远不及顺丰和圆通。就比如我们平时脱离电商场景下的快递收发,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顺丰或者三通一达,而很少会想起京东。
所以,目前来说三方各具优势。在这个看重规模的行业中,最终谁的物流网络搭建得更加完善,效率更高,谁的整体规模更大,谁才有可能笑到最后。
写在最后:
今年4月底,顺丰航空的第70架全货机正式投入运行,京东航空才初步计划引入3架全货机。在此之前,京东物流仅仅是通过与其他航空公司合作顺带将自己的LOGO印在别人的飞机上,和顺丰航空相比,两者之间的差距甚至要比2010年前的京东商城和淘宝还要大。不过万事开头难,如今京东航空已经开了个好头,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京东物流甚至京东集团都会迎来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