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的,人家楼主在江东呢,你又不知道具体江东哪儿,怎么让人家坐541?!
“大安化学”在镇海后海塘,镇海城区的北偏西方向,LG化工旁边,从镇海城关出发过去没有公共汽车的。
你可以从江东坐390路公交车(中兴路沿线)到镇海“张监契”公交车站下,然后坐“城区小客”或者车站旁边的黑车,告诉司机去大安就可以了(如果司机说不知道,你就说在LG化工的后边,或者到了之后问一下路人也可以),路费大约15-25元(看你还价水平哈),大约15分钟车程。
如果你自己有车,那就从常洪隧道出来后右转朝镇海方向开,驶至甬江隧道出口红绿灯处左转笔直往前,过了铁路道口之后再继续往前开大约3公里左右,穿过一个蓝色高架钢结构之后,再往前一段路你就会看见一个不大的马路十字路口,在这里左转进去就是了。
一路顺风哦!
关于绍兴的历史文化名人
邮编:314000
海宁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嘉兴市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南缘,钱塘江北岸,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百强县,2008年位列21名。地理坐标为北纬30°15’-30°35’,东经120°18’-120°52’。东邻海盐县,南濒钱塘江,与绍兴市上虞市、杭州市萧山区隔江相望,西接杭州市余杭区,北连桐乡市、嘉兴市秀洲区。市治海州街道。东距上海125公里。沪杭铁路、01省道杭沪复线东西横贯市域,沪杭高速公路、杭浦高速公路、320国道越过北境,杭州绕城公路东线穿行西部。以“两横六纵”为主框架,市、镇、村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定级内河航道有46条,主干航道与京杭大运河相连。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海宁市全市总面积699.92平方公里,总人口64万,辖4个街道、8个镇:硖石街道、海洲街道、海昌街道、马桥街道;许村镇、长安镇、盐官镇、斜桥镇、袁花镇、丁桥镇、黄湾镇、周王庙镇。
2000年,海宁市辖14个镇、4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66608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硖石镇 166901 许村镇 36831 沈士镇 25468 长安镇 71561 盐仓镇 9187 周王庙镇 24916 钱塘江镇 23571 斜桥镇 27191 庆云镇 34656 郭店镇 31377 盐官镇 21590 马桥镇 27379 袁花镇 36162 丁桥镇 24713 许巷乡 42327 新仓乡 19735 谈桥乡 18464 黄湾乡 24051
自然环境
市域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内陆面积699.92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占87.94%,山丘占1.81%,水域占10.25%。地形狭长,东西长 51.65公里,南北宽28.94公里。地势平坦,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高程4米—8米(吴淞高程。下同)。古陆残屿与低丘集中分布在境东北和东南部,高阳山最高,海拔253.3米,其他在200米以下。
海宁属北亚热带海洋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较丰,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5.9° C,年均降雨量1187毫米,日照2002.9小时,无霜期233.5天。因地处中纬度,冷暖空气经常在此交会,有旱、涝、风等灾害性天气出现。耕地土质南砂北粘,结构良好,水气协调,酸碱度适中,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海宁属太湖流域水网地带,境内有上塘河和运河两个水系,河道总长1865.4公里,河网率为5.1%。水资源以河网径流量为主,外来水利用率高,地下水控制开采,水资源总量6.62亿立方米,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海宁地居钱塘江河口北岸,境内岸线长55.92公里,水域21730公顷;海塘长53.6公里,占北岸海塘总长的33.5%。“海宁潮”是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黄湾镇大尖山附近江面是涌现“海宁潮”的起点。
2021年4月,海宁市在2021全国城市传播热度排行榜(县级市)中位居第14。
2021年4月,2021浙江53个县市综合指标排名出炉,海宁市位列第3。
2021年3月,海宁市上榜2021中国县域网络购买力百强榜第10名。
2021年2月,海宁市上榜2021中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榜第2名。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海宁市位列第63名。
2021年1月,浙江公布“2020年度浙江省产粮大县”名单,海宁市上榜。
2021年1月,2020年中国效率“百高县”名单出炉,海宁市排名第37。
2020年12月,2020年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名单发布,海宁市名列第49。
2020年11月,2020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揭晓,海宁市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发布《2020年淘宝村百强县》,海宁市上榜,排名第10位。
2020年7月,2019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出炉,海宁市位列第23名。
2020年,海宁市上榜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百佳县市,名列第100位。
2019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海宁市榜上有名。
2019年10月,海宁市入选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位列第15名。
2019年10月,海宁市入选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位列第19名。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海宁市在列。
2017年11月,海宁市上榜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
2015年3月,海宁市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海宁市为2009年国家园林城市。
“悠悠
水,浓浓古越情”。
绍兴以其
丰富、
风光秀丽、
诱人而著称于世,自古即为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
绍兴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景色秀丽,物产丰富,素称“文物之邦、
”,是我国
之一。
相传4000多年前的夏朝,
为治水曾两次躬临绍兴,治平了水土,故至今尚存禹陵胜迹。
春秋战国时,
建都绍兴,
时,“越池”一度成为我国东部政治文化中心。
汉代置都稽州,隋朝改称吴州,唐朝又改称越州,南宋时改为绍兴府,沿袭至今。
绍兴
,历史上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政治家、
、文学家,如
、鲁迅、
、周恩来等。
一代文学
鲁迅的许多作品中都反映了绍兴文化浓郁的地方性色彩,
,从
的
到故乡的
,随处可见鲁迅文化中的
结。
游览绍兴,也许就是一次鲁迅文化的怀旧之旅,站在河边,你可以看到戴着小毡帽的船夫以及戴着银
的玩童;迈进
,你可以尝尝正宗的
;回到乡间,去看一场传统的
……
绍兴就是这样一座地方色彩很浓的著名
悠悠古纤道上,
莹,石桥飞架,轻舟穿梭,有大小河流1900公里,桥梁4000余座,构成典型的
景色。
东湖洞桥相映,水碧于天;五泄溪泉飞成瀑,五折方下;
石景,
;兰亭以
的
而被称为书法胜地;
则因陆游、
的爱情悲剧使后来者嗟叹不已;此外还有唐代纤道,南
,明清
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绍兴
,以乌蓬船、乌毡帽、乌
为代表,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呈现独特的地方风采,令人仰慕神往。
建置:
秦
二十五年(前222),以故吴越地置
,郡治吴(今苏州)。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东巡至会稽,更名大越曰山阴,
名始此。
吴黄龙元年(22*****山阴隶属
此后郡时有分置,
为
治未变。
时(583~589)析
,置会稽县,山、会两县并设,同城而治始此(一说在永定年间)。
隋开皇九年(58*****废山阴、
、
、始宁4县,入会稽县。
唐
七年(62*****析会稽县,复置山阴县。
翌年又废山阴,入会稽县,垂拱二年(68*****复置山阴县。
二年(76*****因刺史薛兼训之奏,撤山阴县并入会稽县。
七年,因刺史陈少游之奏,复置山阴县。
元和六年(81*****撤山阴县并入会稽县。
十年复置山阴县。
自南朝后期250余年间,山阴县七度置废。
元和十年再置,山、会两县并设,始长期稳定,隶属越州。
南宋建炎三至四年(1129~113*****
避金兵暂驻越州,州治山阴为临时首都。
次年,
“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绍兴”名始此。
山阴、会稽两县属之。
元至元十三年(12*****建两浙
,后废绍兴府为绍兴路,山、会仍其属县。
朱元璋
(13*****改绍兴路为绍兴府,隶属依旧。
清因明制。
十一年(18*****
攻占绍兴府,山阴、会稽两县属
同治二年(18*****清军收复绍兴,山、会两县隶属复旧。
三年(19*****月,裁山、会两县,嗣以展缓至八月裁并,两县将印信档案缴府。
民国元年(19*****月,废绍兴府,原山阴、会稽两县,改为
,隶属浙江
三年,设会稽道于省县间,
隶属之。
十六年,废道,
区属省。
二十四年,设绍兴行政督察区于省县间,绍
隶属之。
翌年,以数名区,绍
隶属第三行政督察区。
三十年四月,日军陷绍兴,县 *** 先后迁至王坛,蒋村、裘村,政令仅及龙会、稽东两乡。
6月,绍
区设伪乡镇联合会,次年6月,设汪伪绍
*** ,属伪第五专署。
三十四年8月,伪政权垮台。
三十七年,第三行政督察区改编为第二行政督察区,绍兴县隶属之。
1949年5月7日,绍兴解放,
,绍兴县人民 *** 成立。
属浙江省第十专署。
10月,析绍兴县,置会稽县。
城区设绍兴市(县级),11月,改第十专置为绍兴
,两县一市俱隶属之。
1950年5月,撤绍兴市、会稽县,合并为绍兴县。
9月,析城区,复置绍兴市(县级),隶属依旧。
1952年1月,绍兴县直属省府。
1953年2月,改属宁波地区
1958年2月,绍兴县、市合并,称绍兴县。
1962年1月,析城区,复置绍兴市。
1964年9月,复绍兴地区
,绍兴县为其辖区。
1981年3月,绍兴县改建绍兴市(县级)。
1*****年7月,撤绍兴地区,建立省辖绍兴市(地级),恢复绍兴县。
(《绍兴
》第一编建置)
灾异
:
1961至1990年,全县发生三日过程两量≥100~300毫米,日最大
50~150毫米之
34次,年均1次以上。
其中全县性
12次,占35%,不到三年发生1次,且有11次在
季季节,占91.7%,其余均为局部性洪涝。
干旱1961~1990年,境内发生干旱33次,其中30天以上者各级干旱27次占82%。
平均一年发生一次。
18次是全县性干旱,占67%。
伏秋冬连旱,三江闸一带干旱长达133天,24.5万亩晚稻受灾。
台风1961~1990年,受过程降雨≥30毫米之台风影响102次,年均3.4次。
最多195*****年分别有7次。
1956年8月12号台风,过程降水176.1~196.4毫米,风力12级以上,最大
40米每秒。
据1950至1980年观测,31年中发生
30次,年均近1次。
人口
:
分布清前无人口分布资料可稽,及至
年间,方分别统计城坊、乡镇户口,断续不全。
因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居住习惯等因素,分布不匀:仅占地域总面积0.6%之城厢、坊里,密集总人口10%以上;平
镇占总面积40%,亦占总人口60%;低
陵区占地面积约59%,却仅占总人口30%左右。
密度绍兴一向人多地少,
较高,并呈上升趋势。
南北两地差别明显:北部
平原,经济比较发达,人口稠密;南部低
陵,经济发展较为滞缓,人口相对稀疏。
清前史疏分县记载
民国元年(19*****山阴、会稽合并为绍兴县,始有
统计,每平方公里为593人。
十七年为608人。
二十一年为640人。
二十四年为568人。
三十年为611人。
三十四年,因战乱下降至430人。
三十六年446人。
建国后,才有全县性完整记载。
流动绍兴历史上,有几次人口大变动:句践二十九年(周贞定
年,前468)
灭吴后迁都
,带去越地居民3万户。
秦始皇二十七至三十七年(前220至前210),徙大越民到
、
一带。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迁中原居民到会稽等地。
西晋末年(永嘉年间)北方发生战乱,晋室南迁,中原人士避居会稽、山阴。
,居民离散,越州各县人口有显著上升。
之乱,宋室南迁,山阴、会稽人口大量增加。
至清乾隆五十六年(17*****山阴县人口100*****会稽县人口266*****合计126*****人,数量剧增。
沦陷期间,居民逃离,由民国二十四年(19*****户,108*****人,降到三十六年197*****户,853*****人,下降21.55%。
1949年中国人民 *** 南下,随军地方工作干部定居近千人。
水利
:
水库境内水库,始于
句践之时。
南池、吴塘、
塘,均属国内早期小型水库。
东汉在
口筑成之回涌湖,属中型规模,系均质土坝构筑,利用天然山岙泄洪。
明代建芝塘湖,缓
履江、西
水患。
建国后,农业生产发展,
壮大,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山区、
掀起兴修水利热潮,共建中、小型水库59座,塘坝410座、灌溉塘945座,可正常蓄水564*****万立方米。
海塘海塘修筑始于
而较为系统,初具规模之海塘建筑首见于《
·地理志》,守
之、
温、李左次等均有“增修”会稽海塘之举,可见唐以前境内确已有海塘工程。
山阴海塘始载于《
会稽志》所记“界塘”,比
之增修会稽防海塘早36年。
县境海塘,历经自南而北扩展和零星分散逐步联成一体之漫长演变过程。
明嘉靖汤绍恩建成三江闸,海塘遂成一线,无多变动,直至60年代后期,随治江围涂工程大规模兴起,海塘堤线急速北移。
现境
塘总长88.*****公里,由萧绍海塘(境内段)18*****公里和围垦大堤69.*****公里组成。
海塘结构与
也不断发展,初筑土塘、柴塘,宋兴石塘,清筑
石塘、丁由石塘。
民国期间出现浆
石斜坡塘。
建国后又由人力筑塘改为机械筑塘。
抗御潮洪能力大增。
今之一线海塘,浆
石
塘已达50~100年一遇
,抛石土塘已达20年以上一遇之
闸堰南宋
湮废,浦
又借道钱
出
入海,平原水利形势明显恶化,水旱剧增。
明初戴琥、彭谊、张焕等先后修建扁拖诸闸,并筑坝修塘,整治河湖,稍有缓和。
但因无据要津、杀水势、蓄众水之大型排涝枢纽工程,水旱频仍,海塘决筑不绝,劳民耗资。
明嘉靖年间太守汤绍恩顺应民心,创筑我国古代著名滨海大闸—三江闸根治水害。
《闸务全书》称,自此“旱御有备。
旱则闭以蓄之,田足以灌溉;涝则启以泄之,稼不至浸*。
三邑之民,
”。
下游出水主道自南而北变迁,三江闸外自清康熙起出现涨沙之患,三江闸遂由130多年之全盛期,转入效能衰减期。
平原抗旱除涝又显艰困。
建国后,相继建成
闸、新三江闸等大中型排涝骨干工程,绍
原
面一新,旱涝灾害得到较好防御。
河湖整治建国前夕,境内河湖多岸塌堪倾,湖淤河塞,涝不能畅泄,旱无力久抗。
建国后围绕发挥河湖蓄泄效能,以“上蓄、中疏、下泄”为整治原则,上游兴修蓄水滞洪之塘库;中下游全面整理闸江,疏拓河道;沿海兴建大中小
等工程。
共疏挖河道826.3公里,拆建阻水桥梁580座,河道砌石护岸125*****公里。
一览
** 区划资料截至2006年9月;面积、人口根据《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绍兴市 面积8256
,人口433万人。
辖1个
、2个县,代管3个
面积 338
,人口 64万人。
邮编312000。
区人民 *** 驻
街道延安路。
市 面积2311
,人口106万人。
邮编311800。
市人民 *** 驻暨阳街道红旗路26号。
市 面积1427平方千米,人口 77万人。
邮编312300。
市人民 *** 驻百官街道市府路5号。
市 面积1771平方千米,人口 73万人。
邮编312400。
市人民 *** 驻北直路37号。
绍兴县 面积1196平方千米,人口 70万人。
邮编312030。
县人民 *** 驻
街道群贤路1661号。
面积1213平方千米,人口 43万人。
邮编312500。
县人民 *** 驻人民路190号。
绍兴概况
长话区号:0575
邮政编码:312000
位置:位
绍平原西部,南屏
,北濒
,西连杭州,东接宁波,总面积795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1平方公里。
区划:现辖
及绍兴县、
、
市、
市、
市。
人口:426万,其中市区人口31万。
绍兴名人榜:
1:鲁迅,原名
2:
,就义于绍兴市区古轩亭口
3:
,原北
长
4:
长,即
5:周恩来
6:西施
7:
绍兴
:
1、
2、
3、兰亭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