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概论 物流经济地理 物流技术与装备 供应链管理 现代运输管理 仓储与配送管理 物流信息管理 物理系统设计与规划 物流成本管理 第三方物流 企业物流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 客户关系管理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 场营销学 市场营销调研 零售学 经济法概论 运筹学 统计学 会计学 管理学 财务管理学 西方经济学 除此之外可能还要学关于英语 数学 金融 财务 会计 销售 管理之类的书等等 作为一般学科的基础课程等等
什么叫物流
“运输和仓储是最基本的物流服务,使贸易成为可能。”——尤西·谢菲
17~18世纪,以贸易为基础的经济增长的主流策略是重商主义,利用补贴把出口最大化,利用关税把进口减到最小。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意识到,重商主义不可能同时给所有国家创造经济增长,因为一个国家的出口是另一个国家的进口。
1776年,亚当·斯密基于劳动生产率分析,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如果各国专注于绝对优势和开展自由贸易,所有国家可以同时达到致富的目的。按照他的论点,假设每工作1小时美国可以比英国生产更多的小麦,而每工作1小时英国可以比美国生产更多的布,如果这两个国家的劳动力工资都一样,那么应该让美国生产小麦,让英国生产布,实行自由贸易,相比自给自足,这种分工对两个国家都会有好处。
当然,如果当地没有替代品,进出口贸易自然会增长,好比日本进口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中国采购智利的铜,因为日本没有石油资源,中国本土没有足够的铜矿石可以满足需求。铝、铁、黄金、小麦、水果都是一样的道理。而这样的贸易模式需要两个基本的物流要素:运输和仓储。
那么中国最早基于物流展开的贸易是什么样呢?
众所周知的应该是“丝绸之路”,这是一条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这条充满奇幻色彩的路线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我们在这里主要谈到的是海上丝绸之路。
东汉时期,中国商人开始由海路到达广州进行贸易,运送丝绸、瓷器经海路由马六甲—苏门答腊来到印度,并采购香料、染料运回中国;这是最初的货物运输流程,过程缓慢且难度系数大,通常交易品都是保质期长且易于存放的。魏晋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以广州为起点,对外贸易涉及15个国家和地区。到了明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已扩展至全球,进入极盛时期,曾到达亚洲、非洲39个国家和地区。而明清两代,由于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广州成为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贸易大港,形成了空前的全球性大循环贸易。
我们可以发现,由于运输技术和经济性的原因,货物运输通常需要在某一中心点进行集中和整合后再进行运输,而不是起点和目的地之间的直达运输。在明清时期,广州就是这样一个中心点,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物流集群。
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国际专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尤西·谢菲教授在《物流集群》一书中从历史、地理、人文等等各个方面阐述了物流集群这个概念,作为物流学界的一部重要学术专著,这本书的可贵之处还在于这本书并没有教科书式的说教,书中用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故事、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系统的阐述了物流集群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知识。
当代中国杰出经济学家 吴敬琏亲笔作序推荐!
麻省理工学院供应链管理精髓!
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融入国际物流体系的最佳实践指南!
? ? ? ? ? ?《物流集群》 ? ? [美] 尤西?谢菲(Yossi Sheffi)著 ? ? ? 岑雪品 ?王微 ?译
物流(现代物流英文:Logistics,传统物流英文:Physical Distribution)
物流目前比较流行的翻译方法为:Logistics, Logistics与Physical Distribution的不同,在于Logistics已突破了商品流通的范围,把物流活动扩大到生产领域。物流已不仅仅从产品出厂开始,而是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直到废旧物品回收等整个物理性的流通过程。
当前提到的Logistics的特点是: ①其外延大于狭义的物流(即销售物流),因为它把起点扩大到了生产领域; ②其外延小于广义的物流(Business Logistics),因为它不包括原材料物流; ③其外延与供应链的外延相一致,因此有人称它为供应链物流。
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 物流是保证商流顺畅进行,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物质基础。
(二) 物流是开拓市场的物质基础,决定着市场的发展广度、规模、方向。
(三) 物流直接制约社会生产力要素能否合理流动,直接制约社会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水平,影响着社会资源的配置。
(四) 物流状况如何,还对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具有直接制约作用。
总之,物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更好地发挥物流的职能,对我们加速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