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越小越好。物流成本占GDP的百分比越小,通常意味着经济中的物流效率提高,因为相同数量的货物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运输到目的地。物流成本是指将产品从制造商的地点运输到消费者手中所需支付的费用。这些费用包括运输、仓储、包装、处理和管理等各种环节产生的成本。
物流的各项业务的成本占总成本的多少
总体来说有三点:1.路程上,不能集中送货 2.人员上,不能有效安装装卸货3.设备上,设备较落后 与发达国家物流业相比,中国物流成本要高得多,有关资料显示,美国物流业成本仅占整个运营成本的9%左右,而中国物流业成本则占20%。从库存情况来看,中国企业产品的周转期为35~45天,而国外一些企业的产品库存时间不超过10天。另外,中国企来更愿意用自己的车队,但货物空载率达37%以上,同时因包装问题而造成的货物损失每年达150亿元,货物运输每年损失500亿元人民币。
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企业规模小、管理分散、员工素质低。据了解,这样的公司全国已注册的有1500家左右,没有形成网络,缺乏竞争力,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企业之间也缺乏了解和相互沟通,不利于物流企业的发展。
简单地说,现代物流就是要最省时最有效地将货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中国物流业要取得成功,必须运用现代物流管理,有效地把物流成本降低下来。为什么物流成本如此之高? 这里既有技术原因、更有体制因素的双重制约。专家分析说,从硬件上看,我国物流赖以存在的基础设施还很不够。拿铁路来说,我国铁路的人均里程不足5.5厘米,却以世界6%的营业里程,完成世界23%的运量。即便这样,铁路货运目前大体只能满足60%的能力需求,全国各地每天向铁路申请车皮数量达15、16万辆,铁路只能满足9万多辆。因此,要“货畅其流”,必须突破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加大投资,加快交通路网的建设。从长远看,根据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和发展势头,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并且正在逐步解决之中。 目前更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是,现有的物流资源如何整合利用,如何高效运转。这里面最难解决的是体制问题。我国是分部门管理,这与计划经济有关,也与国民经济分工有关。因而物流基础平台比如铁路、民航、公路、水运都是分割的,而物流的特点则是不能单独依托于任何一种方式,必须依靠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结。这种分部门管理的体制,在不同方式转换时,就显得比较费劲了。如果一辆汽车只在一条路上跑,它的成本与国外比,肯定是便宜的,而在复杂的现代生产中,它必须经过多种方式的转换,比如通过铁路把集装箱运到某地火车站,然后用汽车运到港口,然后再通过水运送到异地,这个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转换衔接,每转换一次,就增加一次成本。 现代物流是让物流资源全部进入市场,通过市场优化资源配置,而我国目前不是按市场规律组织管理物流资源,物流环节衔接差,运转效率因此大为降低。其实,铁路、公路、集装箱、机场、港口等都是物流市场的载体,这些资源应全部进入市场,在市场上能自由买卖,通过市场对物流资源优化配置,而现在,行政管理体制把这些基础资源分割了,横向的经济联系常常被纵向切断。比如现有的铁路网与公路网接点不同,各自规划,甚至完全分离,相互之间转换起来很困难,需要不断地重新装卸、运输和组织,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 不能从物流的合理化、经济化、科学化角度设计物流流程,物流依托的基础资源未能有效地整合和系统化,而原先的系统化能力早已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这正是我国付出高昂物流成本的重要原因。 对企业来说,这种基础资源分割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他们往往选择单一途径以避免衔接中产生新的成本。比如只用公路运输,这也是公路超载超限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其实,从我国能源政策来说,长距离甚至几千公里的公路运输是很不经济的,然而由于几个系统的衔接困难,彼此不能形成有效网络,企业不得不选择单一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屡禁不止的超载超限正是我们物流基础平台没有系统化、彼此处于分割状态付出的昂贵代价。在现代物流的发展中,体制障碍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内企业要更多地与国际物流有效接轨,比如国际海运到我国港口把货物放下,应该是“宜铁(路)进铁(路),宜公(路)进公(路)”,而我国到港货物现在基本依靠公路,铁路集装箱是独立系统,与国际海运集装箱基本分割,而且手续非常繁琐。在这种分割的状态中,我国物流大规模、低成本的运输优势不得不流失和消耗。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解决体制障碍,比建设一条新铁路、新公路、开辟一条新航线重要而且迫切得多。 当前,应尽快从体制上打破分割,为物流企业创造一个系统化的平台。只有从体制上解决这个问题,现代物流的建设和发展才能从目前的低层次、高成本状态中获得突破。
物流成本指产品在空间位移(含静止)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具体地说,它是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各个活动中所支出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总和。 物流成本也就是与物流相关的开支、花费,或物流活动的最基本的费用。也可以这样讲,要想管理好物流,就要管理好物流成本,然而管理好物流成本并不等于管理好了物流,因为物流成本管理并非是管理物流成本,而是通过对物流成本实态的掌握、分析和研究,达到管理物流的目的。管理物流成本和物流成本管理,完全是两个概念。前者是对物流成本本身的管理,后者是对物流整体的管理,出发点不同,本质上也有根本的区别。如果以为物流成本管理是管理物流成本的话,就可能只在计算物流成本上下功夫,把计算物流成本当成目的。这样,虽然弄清了物流成本,但不一定知道怎样利用。而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实质,是把成本作为一种管理物流的手段,并把物流成本作为衡量和评价企业各项工作的标准、尺度,把物流工作放在同一标准和尺度下,去比较和分析,就会明显地发现企业物流活动中哪些环节存在问题,以便有目标地解决问题。 -----------------------------------------------我是学物流的,告诉你:按照JIT(Just in Time)的思想,所有的库存都是浪费,所以要不断的减少库存。但是0库存只是一个理想的状态,不能够真正的达到。降低库存有很多方法,理论上说:可以集中管理,建立配送中心;加快库存流转速度;根据客户订单的需求而不是根据自己的预测生产和采购——即从推式PUSH改为拉式PULL生产;ABC法和目标成本法——自己网上搜;采用ERP信息化管理——这个方法成本高,效果不大;VMI供应商管理库存——与上面差不多,成本太高,一般是500强才做;经济订货批量法EOQTOC约束理论——瓶颈的思想,解除瓶颈,降低库存,提高效率还有很多,建议看一下有关物流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