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仓埠古镇。
想必大家对湖北红安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军第一县所熟悉,而对紧邻红安县的新洲县(今武汉市新洲区)为湖北中华民国将军县却陌生得很。其中境内仓埠镇就出了47位将军(其中2位二级上将、5位中将、40位少将)。
仓埠为今武汉市新洲区古镇之一。仓者仓库也,埠者码头也。在相当长时期属黄冈县,1951年从黄冈析置新洲县时改属之。
仓埠历史悠久,地理条件优越。原濒武湖(1965年武湖围垦不再通长江)之滨,为著名港口,多仓库,故名。汉元封二年(前109年)名“骑龙镇”(今仓埠有骑龙街);唐中和二年(882年)改为中和镇。明洪武元年(1368年)朝廷利用武湖漕运,在此建贮粮所,更名为仓子埠。据族谱考证:此后共有52姓由江西饶州余干、乐平,吉安安福县和鄱阳瓦屑坝等地迁至倒水河两岸定居。明、清均为巡检司驻地。清同治六年(1867年)筑高约2丈,长约6华里的石城墙,仓埠始有城池。光绪七年(1881年),仓子埠改名仓埠市。仓埠之名沿用至今。
及至民国时期,仓埠名人辈出,并热心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导致仓埠空前繁荣,时人称其“小汉口”。也就在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在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