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岳飞投军抗辽。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1126年, 挺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姚太夫人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
但“国”字没有一点,象征国内无首。刺完之后,岳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岳飞简介: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
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朝廷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后又追谥武穆、忠武,追封鄂王。
岳飞出仕之前,其母在其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字,以期岳飞日后能够为国竭尽忠诚。这是中国最著名的历史典故之一,常用以教育,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精忠报国是对岳飞的评价。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永和镇下辖村委会包括东街村民委员会、铁炉村民委员会、田营村民委员会、王小庄村民委员会、朱小庄村民委员会、冯村村民委员会、王家口村民委员会、陶村村民委员会、栗村村民委员会、后油房村民委员会、后李村村民委员会、后荣村村民委员会、何营村民委员会、西荣村村民委员会、东荣村村民委员会、刘庄村民委员会、陈市村民委员会、关村村民委员会、贺庄村民委员会、郭奇村村民委员会、北街村民委员会、西街村民委员会、杨家堂村民委员会、沙里村民委员会、后刺头村民委员会、东邢济村民委员会、西邢济村民委员会、伍庄村民委员会、小百官村民委员会、牛房村民委员会、小寒村民委员会、裴庄村民委员会、史庄村民委员会、庞湾村民委员会、沿村台村民委员会、赵奇村村民委员会、程奇村村民委员会、苏奇村村民委员会、张奇村村民委员会、王奇村村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