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广大农村,现状还有不少极具价值的古村落,虽然他们大多并未列入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但依旧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根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实现村容整洁,营造文明村风,必然要进行村容更新改造建设,这一步骤一般都会涉及到对老旧建筑的更新、对古村落的改造。
渔泛村,古称渔泛峰,位于仙桃市郑场镇西北,汉江水从其东边流过,根据历史记载,渔泛峰的兴起在元朝,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明朝起,这里便是棉布、棉花、粮食的集聚口岸,由汉江和陶董河外销各省,并远销日本、朝鲜等国。历史上,“渔泛布”或“棉缎”曾经是名牌,受到人们普遍喜爱。解放初期,该地依旧是天门、仙桃、潜江三地的物资集散地。直到近代,由于长江水运的衰落和陆路的发展,渔泛的商业地位受到了挑战,商气下降,商家逐渐迁出,渔泛回到了以农为主的农业发展道路上,同时,受经济条件及防洪的限制,建国后当地的建筑的扩建改建较少,历史建筑与文化得以了较好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