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个新市镇什么意思介绍如下:
新市镇,又称计划城市,指事先经过周密城市规划所兴建的新城市或大型社区,取代现有都市市中心向四方扩张的发展模式。新市镇通常位于城市的郊区,主要目的是解决和舒缓市中心过多的人口和由此而产生出来的种种社会问题。
新市镇的发展模式由英国城市规划家埃比尼泽·霍华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倡。在1898年他出版书籍《明天:真正革新的和
平之路》提出花园城市的构想,提出城市以聚落方式建立以及发展。
人为手段来达至各方平衡、自给自足,希望借此改善工人工作和生活环境。结果创建伦敦以北的田园城市、位于赫福郡的列契沃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于同郡建韦林花园城市。
中国香港:19世纪初,英国的城市面对工业发展带来的问题,英国建筑师霍华德在1898年构想出建立新一代市镇,香港因为受其影响,在1920年引入这发展方式。
但现代的新市镇则是自1973年以来开始发展,早前已经发展了9个新市镇,如黄竹坑、香港仔等(在香港政府早期文献中称为卫星城市),以应付香港人口的增长,分散挤迫市区内的人口及降低人口密度,从而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
中国台湾:在光复后才有新市镇的出现。第一个新市镇是位于台中市雾峰区的光复新村,之后再于南投县南投市建立中兴新村,但两者当初建立的目的是将台湾省政府疏迁至台湾中部,与西方花园城市的目的略有不同。
1970年代,为了纾解台北、台中、高雄三大都市的人口压力,将开发新市镇列入十二项建设计划,规划了林口新市镇、台中港新市镇、大坪顶新市镇等等数个新市镇。
其中林口新市镇横跨新北市的新庄区、五股区、泰山区、八里区、林口区与桃园县的龟山乡、桃园市、芦竹市等8个区;台中港新市镇横跨台中市的清水、梧栖、沙鹿、龙井等4个区;大坪顶新市镇位于高雄市小港区。1990年代,开发高雄市桥头区的高雄新市镇,以及位于新北市淡水区的淡海新市镇。但几乎所有新市镇均无法达到原先预定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