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井坊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水井街酒坊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水井街,在府河与南河的交汇点以东,原为全兴股份有限公司的曲酒生产车间。1998年8月,全兴股份有限公司在此处改造厂房时,发现地下埋藏有古代酿酒遗迹,随后由四川省博物馆进行了考古调查,以确定遗址的分布范围。1999年3至4月,在四川省文化厅、成都市文化局的直接领导下,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古研究所联合在此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
公元一九九八年,天府之国锦江河畔,一个新的考古大发现正渐渐浮出地表。一座规模宏大的古代酿酒作坊-----水井坊,在历经元明清六百余年世事沧桑之后,再次完整地呈现于人们面前,在这里,历史被浓缩成一个永恒的瞬间。
经考古发掘和科学论证,遗址中晾堂、酒窖、炉灶、灰坑、路基、木柱、蒸馏器基座历历在目,上启元末明初,下至当今,延续数百年从未间断生产。如此完整、精湛的酿酒作坊令考古界、史学界、白酒界专家惊叹,国家文物局认定这是我国发现的古代酿酒和酒肆的唯一实例,填补了我国酒坊遗址专题考古的空白,堪称“中国白酒第一坊”,其史学价值可与“秦始皇兵马俑”相媲美,是中国白酒业发展的一部无字史书,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井坊”是偶然的发现却又是必然的印证。每一次考古大发现都是纵横时空中历史的交错,美与智慧亘古不变的感动往往如同惊鸿一瞥。
水井坊酒是四川省成都市出产的。
水井坊酒是四川省成都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水井坊酒产地保护范围位于四川成都平原,地处岷江上游,海拔490米左右,四周50千米以外地势逐渐升高,形成一个完整的封闭型盆地。水井坊酒保护区域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湿润、日照较少,全年阴天为260天左右,特别适宜水井坊酒酿酒微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水井坊酒是中国大曲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1998年8月,中国考古学者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河畔发现了大型古代酒坊遗址“水井坊”,上起元末明初,历经明清,下至当今,呈“前店后坊”布局,延续五、六百年从未间断生产,是我国发现的古代酿酒作坊和酒肆的唯一实例,有力地佐证了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之”的观点。
水井坊酒的工艺特色
水井街酒坊古法酿造的主要步骤大致可分为起窖拌料、上甑蒸馏、量质摘酒、摊晾下曲、入窖发酵、勾兑储存等工艺流程。
原料拌匀以后,由酿酒师把酒糟均匀的铺撒在已经沸腾的甑桶里,进行缓火蒸馏、分段量质摘酒。600余年前,水井街酒坊的传统蒸馏工艺是采用“天锅”来完成。这其中包括了蒸馏、摘酒、观火等环节,摘酒时,要根据对酒质的特殊口感,边接酒边品尝。按分段的形式摘取各等级的酒。
经过蒸馏的酒糟,需转移至晾堂进行摊晾。摊晾的目的是使出甑的酒糟迅速冷却至适合酿酒微生物发酵的入窖温度。与此同时,水井坊酿酒师将根据不同季节温度灵活掌握下曲的温度,完成下曲后,再将酒糟转移入窖,以泥土进行封存再次发酵。
因循古法,历代酿酒师一步步精工细作,按照传承一脉的技艺和配方进行勾调,再分级陶坛贮存。历经上述严苛的制酒流程与工艺,水井坊酒还需要经过多次的过滤去杂,方能进入最终的现代化灌装线。
以上内容参考-水井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