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油砂油资源的研究和开发,世界各地均在加速进行,其占全球烃类能源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大。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04)的研究,世界上油砂油可采资源量约为6 510(103.51×109m3)亿桶,约占世界石油资源可采总量的32%(图1-1)。全球油砂油资源分布很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前苏联、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西半球技术可采资源量占全球82%(表1-1)。
图1-1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图
表1-1 世界重油、油砂油资源分布表
世界上油砂丰富的国家有:加拿大、前苏联、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和美国。其中加拿大居首位,油砂油地质资源量为2 592×108m3,占总量的84%,前苏联地区位居第二,约301×108m3,占总量的10%,接下来的就是美国、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分别为80×108m3、68×108m3和44×108m3(图1.2),分别占总量的3%、2%和1%。
图1-2 世界油砂油地质资源分布直方图
(一)加拿大油砂概况
加拿大油砂油的勘探开发走在世界的前列,现已进入大规模商业开发阶段。根据阿尔伯达能源及公用事业委员会(EUB)的资料(参见Alberta's Reserves 2003 and Supply/Demand Outlook 2004-2013报告),加拿大油砂主要分布在阿尔伯达盆地中,资源总量居世界首位,其油砂油地质资源量为2 592亿m3(1.629万亿桶),最终潜在可采储量为490亿m3(3 150亿桶),剩余确定可采储量283亿m3(1 740亿桶)。
1.主要油砂矿带
阿尔伯达盆地油砂主要赋存于3个大型的油砂矿藏:阿萨巴斯卡(Athabasca)、冷湖(Cold Lake)和皮斯河(Peace River)(图1-3)。阿萨巴斯卡油砂矿是加拿大最大的油砂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砂矿,油砂油地质资源量为206亿m3(1.30万亿桶)。冷湖为319亿m3(0.2万亿桶);皮斯河为205亿m3(0.13万亿桶)。油砂产于下白垩统Mannville地层中。下白垩统的详细特征及地层之间的关系见图1-4。在阿尔伯达北东部地区,白垩系直接覆于泥盆系灰岩之上。北西部,白垩系先覆于较年轻的古生界之上,至皮斯河地区,则覆于泥盆系至二叠系之上。这一主要不整合面代表着阿尔伯达北部地区长期的剥蚀间断。
图1-3 加拿大阿尔伯达油砂矿分布图
(1)阿萨巴斯卡油砂矿。阿萨巴斯卡是阿尔伯达盆地中最大的油砂矿,也是惟一的一个出露地表的油砂矿,进行了露天开采。其所有的储量均赋存在Mc Murray组当中,该组平均厚度变化在40m和60m之间,由未胶结的细粒至中粒石英砂组成,具页岩和铁矿夹层。在阿萨巴斯卡大部分地区,Mc Murray地层从底部至顶部均含油。较纯净砂岩的孔隙度总体上变化在25%~35%之间,含油率一般变化在10%~18%。
油砂矿处于一个不整合面之上的凹陷的斜坡部位,Mc Murray地堑最初主要充填了来自于东部和东北部的沉积物,属于河流—三角洲相沉积环境。由于大型的河道或分支河道受后期改造形成交错层理,也是最主要的含油层段。
Clearwater组海相页岩构成了全区的油藏盖层。油藏东侧的上倾边缘为一陡倾的油水接触界面。原因可能是由于下伏的泥盆系蒸发岩溶解,造成垂直下陷作用引起的。也可能是由沥青塞在该处截然封堵造成的。
图1-4 阿尔伯达盆地下白垩统油砂分布区地层与岩性对比图
(2)瓦巴斯卡沥青砂矿。油砂油主要赋存在上Mannville组Grand Rapids地层的海相和陆相沉积砂岩当中,储层埋深75m至300m。Grand Rapids地层为一套砂、泥岩层系,地层最大厚度100m。主要为细粒砂岩,局部为中粒砂岩和零散的燧石砾石层。矿物组分主要为石英、燧石、长石、火山岩碎屑和黏土矿物。有三个主要砂体,其间由相对较厚的泥岩段隔开。上面的两套砂体(A和B)构成了主要含油层段。最大产层厚度25m。圈闭机制主要是地层因素造成的,局部地区是受构造因素的控制。
(3)皮斯河油砂矿。油砂油主要赋存于Gething-Bluesky地层。该层对应于阿萨巴斯卡地区的Mc Murray Wabiskaw地层。储层埋深300~750m。Gething地层由砂岩和泥质砂岩组成,主要为石英和燧石,具碳酸盐颗粒和岩屑。最大含油率为12%。Gething地层被认为在东南部为陆相沉积,向北东方向逐步变为海相沉积。Bluesky地层为一套Boreal海的早期水进砂岩沉积,厚度很少超过几米,含丰富的海绿石。砂岩向古生界凸起的地层超覆是其主要的圈闭机制,Spirit河地层页岩是其封盖层。在北西和东南方向呈构造闭合。
(4)冷湖油砂矿。油砂油富集在Mannville组的三套地层当中,储层埋深为300~600m。油藏根据赋存的成为可以划分为三个。Mc Murray地层由细粒至中粒石英砂岩组成,具页岩夹层。单个油层分布范围局限,以河流相为主。Clear Water地层主要由近岸海相砂岩和伴随沉积的海相页岩构成。由于该处的海相砂岩平面分布稳定,内部均质性好,所以成为了开采中的主力产层。主要Clear Water储层平均厚度10~15m,局部最大厚度可达35m。孔隙度18%~35%,ω(含油率)14%~16%。Grand Rapids地层在冷湖地区被分成上段和下段。该层系由海相近岸和陆相环境下沉积的砂、泥岩间互层构成。砂岩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火山岩屑、燧石和黏土。尽管绝大部分石油均富集于 Grand Rapids地层,但储集层并不像下伏的Clear Water地层中储层那样分布稳定和均质性好,从而不利于开采。
冷湖地区的圈闭机制主要是地层控制,在古生界凸起则受构造因素的控制。倾斜油水接触界面很常见。
(5)油砂和沥青的特征。油砂主要有石英砂、泥砂和泥质、水及沥青组成,伴生有少量的其他矿物,如钛、锆、电气石及黄铁矿。尽管总体上成分有差异,但典型的组分为:75%到80%的无机物,这些无机物的90%为石英砂;3%到5%的水;10%到12%的沥青。
油砂通常为松散结构,通常易碎,成为松散的碎屑状。
油砂储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束水环绕每一个单独的砂粒(图1-5)。沥青保存在岩石自身的孔隙中。这种构造与常规油储层很相似,储层通常具有水润湿性,即每个砂粒均被水环绕形成薄膜,水膜厚度约10nm。围绕砂粒的水膜的出现使沥青更容易采收,因为沥青与水之间的亲和力远小于水和砂粒之间的亲和力。
图1-5 阿萨巴斯卡油砂结构示意图
油砂中的水有三种形式:颗粒与颗粒接触之间的可动水,覆盖于砂粒表面约10纳米厚的薄膜水,细粒基质中的水。
与常规原油相比,油砂中的沥青的主要特征是高密度、高粘度、高矿物含量和高碳氢比。其密度为970~1 015kg/m3(8~14°API),室温下其粘度超过50 000厘泊,因此沥青是黑色、柏油状物质,其流动相当的缓慢。阿尔伯达省沥青的成分是碳83.2%,氢10.4%,氧0.94%,氮0.36%,硫磺4.8%,伴有微量的重金属如钒、镍和铁。
2.油砂油产量
1997年有大约20%的加拿大原油产量来自油砂。2001年油砂生产的原油超过常规油产量。2002年其产量持续增长,达到4 810万m3(3.03亿桶),其中3 060万m3(1.93亿桶)是以露天的方式开采所得,1 750万m3(1.09亿桶)为地下开采所得。截至2002年底,加拿大累计从油砂生产原油6.1亿m3(38亿桶),其中4.23亿m3(26.35亿桶)为露天开采所得,1.87亿m3(11.65亿桶)为地下开采所得(表1.2)。2003年和2004年加拿大则分别从油砂中采了4亿桶油砂油。
表1-2 加拿大油砂矿天然沥青资源量和产量 单位:亿m3
随着各个公司的油砂开采项目的不断投入,包括露天开采和就地开采,加拿大油砂生产原油的产量会逐年上升。根据加拿大阿尔伯达能源部的预测,到2010年,从油砂中通过露天开采和就地开采两种方式生产沥青的日产量将达1 800×103桶(图1-6)。
尽管世界油砂油资源极为丰富,但对该类资源的估算与评价面临很多困难。除各地区的资源分类标准存在很大差异外,公布的储量的分级标准与评价方法也有较大的差异。同时,一些地区的数据有限,有些地区尚未开展系统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