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约45万人
人口密度:97人/km2
融水苗族自治县(Rongshui Miaozu Zizhi-xian)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地区辖县,广西林业重点县之一。位于自治区北部,与贵州省毗邻。面积4644平方公里,人口44.22万,有汉及苗、侗、瑶、水、壮等少数民族。县府驻融水镇。
行政区划
融水苗族自治县辖4个镇:融水镇、和睦镇、三防镇、怀宝镇。
融水苗族自治县辖17个乡:融水乡、大年乡、良寨乡、拱洞乡、红水乡、白云乡、大浪乡、永乐乡、同练瑶族乡、汪洞乡、杆洞乡、滚贝侗族乡、香粉乡、四荣乡、洞头乡、安太乡、安陲乡。
历史沿革
本县原称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成立于1952年。由融安、罗城、三江等县各划出一部分合并组成。1955年改称大苗山苗族自治县。1965年改为融水苗族自治县。
经济资源
县境为云贵高原之一部,九万大山蜿蜒其间,山体庞大,地势高峻,海拔多在1000~1500米。中部元宝山海拔2081米。融水县以经营林业为主,多杉、松、竹、油茶、油桐等,森林覆盖率达39.1%,为广西木材主要产地,以优质高产杉木而著称全国。林副产品有茶籽、桐籽、薯莨、竹笋、香菇、木耳及五倍子、金银花、山甲片等药材。农产以稻为主。枝柳铁路经过县境。融水镇四周为挺拔的山峰,景色与桂林相似,融江流过镇旁,水运方便,秦汉以来即为郡州县治之地,亦为苗岭之南商业集散地。
经济建设
国民经济
融水苗族自治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以“工业立县、工业强县、工业富县”为总抓手,以资源经济开发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核心,以“城乡清洁工程”、“世界苗都”项目建设为城镇化建设的切入点,以“电网、路网”建设为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口,抓好“环境建设年”和“项目建设年”,创新发展思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工 业
融水县工业经济总体运行良好,2006年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为18家,主要行业有:制糖、林产化工、电力、竹木材加工、建材、矿产冶炼等行业。年内新建投产的规模以上企业有广西古顶水电有限公司、亿康药业有限公司,年内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未达到500万元的企业有:丰华木业有限公司、林华林产化工厂、特种水泥厂。
融水县五大支柱产业
制糖业,化学原料及化学产品制造业,水力发电业,竹木产业,旅游业。
非公经济
为促进融水县非公经济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融水县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从土地、税收、财政等方面给给予了大力扶持。
工业园区布局
二七O老工业基地,占地面积2000亩,目前,已聚集了20 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2005年,该基地完成工业产值2亿元,到2010年该基地实现产值9.5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44.93%。
农村经济
融水苗族自治县辖20个乡(镇)199个村民委、2959个村民小组、93450户农户、426405个农业人口。全县农业劳动力260131人。占农业人口的61.01%。全县农业用地总面积544.8万亩。其中,耕地45.11万亩,园地11.456万亩,林地407.22万亩,草地13.3万亩,水面5.51万亩,其他62.19万亩。
特色农业
近年来,围绕县委“山内竹茶药、山外蔗果桑”区域经济发展思路,融水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不断改造传统产业,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和壮大茶叶、桑蚕、水果、蔬菜等特色产业。全县现建设有稻谷、蔬菜、茶叶、水果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6.023万亩,糯米柚、_柑、脐橙、杂交柑、黄瓜、茶叶、稻谷等农产品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认证,建设有糯米柚、茶叶等绿色食品生产基地0.7万亩。
科技兴农
多年来,融水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先后主持或协作开展了部、省、市、县“测土配方施肥”、“广西中低产田综合改良技术应用示范”、“广西土壤论断施肥网络工程”、“免耕抛秧”、“稻稻鱼油山区农业生产新模式研究”、“烯效性培育壮秧技术试验示范”、“超级稻示范推广”等多项农业科技项目工作,有6项已分别获得了省、市、县级科技进步奖。
第三产业
2006年,全县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98亿元,其中,旅游业实现总收入0.675亿元。对外开放总体水平提高,全县共招商引资项目70个,到位资金2.76亿元人民币。
历史文化
融水有着两千年的历史。这里山清水秀、古迹繁多。明代大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在这里停留驻足13天之久,在《徐霞客游记》中留有一万多字记载和一幅插图。“元宝山--贝江”于1987年列为省(区)级风景区,元宝山于1994年12月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贝江风光风情游”是90年代初期崛起的一条旅游热线,年均接待近10万中外游客。那独具特色的苗寨、清澈的贝江、藏着“野人之迷”的元宝山、有着历代摩崖石刻的真仙岩(老君洞)、佛教胜地老子山、传出神秘鼓乐声的古鼎龙潭让游人为之倾倒、为之陶醉。镇南有真仙岩,岩中老君洞景色独特,洞内多古碑刻,其中有南宋嘉定年间(13世纪初)刻制的“元佑党籍碑”,是研究宋代新旧两党派系激烈斗争的主要历史资料。
镇南有真仙岩,岩中老君洞景色独特,洞内多古碑刻,其中有南宋嘉定年间(13世纪初)刻制的“元佑党籍碑”,是研究宋代新旧两党派系激烈斗争的主要历史资料。
风俗习惯
大苗山的民族节日,丰富多彩。全县有各种大小民族节日、集会近百个,较大的有十多个,有“百节之乡”的美称。规模巨大、影响较大的苗族节日有过苗年、安太芦笙节(农历正月十三日)、香粉古龙坡会(农历正月十六日)、安陲芒蒿节(农历正月十七日)、洞头二月二节(农历二月初二日)新禾节(农历“六月六”)和斗马节、拉鼓节、过场节、闹鱼节等等。从2004年开始,融水每年11月26日都举办“中国芦笙·斗马之乡--融水芦笙·斗马节”,苗族人民热忱欢迎四方游客来大苗山作客。
苗族还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节日,各种形状的芦笙林立,各种色调的锦旗飘扬,青年男女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佩戴精致的项链等饰物,吹着悦耳的芦笙,跳起那多姿多彩的芦笙踩堂舞、拉鼓舞、敬酒舞、芒蒿舞、踩脚求爱舞等,令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这些原始古朴的节目、独特的木楼建筑、手工精巧的服饰、别有风味的民族餐饮、奇异的恋爱婚俗等,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画卷。
科教文卫
广播电视局
融水苗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局是负责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和广播电视行业管理的政府职能部门。局属单位有县广播电视台。实行局台合一,统一财务,统一人事,统一编播节目。内部设置机构:局办公室、新闻综合部、社会管理室。
融水县体育事业概况
融水县成立5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辉下,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运动项目除传统的武术、棋类、赛龙舟、拉鼓、赛马、抢花炮等民间体育项目外,田径、篮球、足球、游泳等各门类的体育项目也相继得到广泛普及和提高。
融水县人民医院简介
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是卫生部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于1934年。1992年曾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医院现开放病床200张,设有8个病区,9个临床科室,7个医技科室。在职职工289人,其中卫技人员221人,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24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25人,专科学历72人。
融水县教育概况
融水苗族自治县现有普通高中、完全中学、职业中专、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初中22所(其中民办3所),九年制学校4所,乡镇中心校16所,村完小185所,教学点297个,幼儿园2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旅游资源
主要率景点有:雨卜旅游村 、田头苗寨、龙 女 沟、龙贡峡谷贝江漂流景区 、贝江等。
主要领导
自治县党委副书记、县长:董凌
县委常委、副县长:何顺斌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融水县位列第45名。
2020年12月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融水县榜上有名。
2020年11月12日,2020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名单揭晓,融水县榜上有名。
2018年12月29日,国家民委命名融水县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2018年9月,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融水县在列。
2018年2月22日,融水县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8年,农业农村部推介融水县为第一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截至2019年,广西辖14个地级市,县级行政区111个(包括40个市辖区、8个县级市、51个县、12个自治县),乡级行政区1247个(包括120个街道、722个镇、346个乡、59个民族乡)。
一、14地级市
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贵港市、玉林市、百色市、贺州市、河池市、来宾市、崇左市。
二、111个县级行政区
1、40个市辖区
青秀区、兴宁区、西乡塘区、江南区、良庆区、邕宁区、武鸣区、柳北区、柳南区、柳江区、城中区、鱼峰区、象山区、秀峰区、叠彩区、七星区、雁山区、临桂区、长洲区、万秀区、龙圩区、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港口区、防城区、钦南区、钦北区、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玉州区、福绵区、右江区、靖西市、八步区、平桂区、宜州区、金城江区、兴宾区、江州区。
2、8个县级市
荔浦市、岑溪市、东兴市、桂平市、北流市、靖西市、合山市、凭祥市。
三、51个县
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横县、鹿寨县、柳城县、融安县、阳朔县、灵川县、全州县、平乐县、兴安县、灌阳县、资源县、永福县、苍梧县、蒙山县、藤县、合浦县、上思县、灵山县、浦北县、平南县、容县、陆川县、博白县、兴业县;
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德保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西林县、昭平县、钟山县、南丹县、天峨县、凤山县、东兰县、象州县、武宣县、忻城县、扶绥县、宁明县、龙州县、大新县、天等县。
四、12个自治县
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隆林各族自治县、富川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
五、722个镇
长塘镇、伶俐镇、刘圩镇、南阳镇、三塘镇、五塘镇、昆仑镇、金陵镇、双定镇、坛洛镇、那洪镇、苏圩镇、延安镇、江西镇、良庆镇、大塘镇、南晓镇、那马镇、那陈镇、蒲庙镇、那楼镇、新江镇、百济镇、城厢镇、双桥镇、罗波镇、两江镇、马头镇、陆斡镇、太平镇、甘圩镇、宁武镇、锣圩镇、仙湖镇、府城镇、灵马镇;
城厢镇、南圩镇、雁江镇、白山镇、百龙滩镇、林圩镇、古零镇、金钗镇、周鹿镇、永州镇、大丰镇、明亮镇、巷贤镇、白圩镇、三里镇、乔贤镇、西燕镇、黎塘镇、甘棠镇、思陇镇、新桥镇、新圩镇、邹圩镇、大桥镇、武陵镇、中华镇、古辣镇、露圩镇、王灵镇、和吉镇、洋桥镇、陈平镇等。
六、346个乡
江口乡、导江乡、拉沟乡、古砦仫佬族乡、社冲乡、大巷乡、雅瑶乡、大坡乡、东起乡、沙子乡、桥板乡、潭头乡、大年乡、良寨乡、拱洞乡、红水乡、白云乡、同练瑶族乡、汪洞乡、杆洞乡、滚贝侗族乡、香粉乡、四荣乡、安太乡、安陲乡、程村乡;
和平乡、老堡乡、高基瑶族乡、良口乡、洋溪乡、富禄苗族乡、梅林乡、同乐苗族乡、金宝乡、普益乡、杨堤乡、公平乡、潮田乡、海洋乡、大境瑶族乡、兰田瑶族乡、永岁乡、白宝乡、东山瑶族乡、蕉江瑶族乡、福兴乡、阳安乡、青龙乡、桥亭乡、长滩乡、大发乡等。
-广西 (广西壮族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