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县,商丘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东部,豫、鲁、皖三省交界处,地处商丘市区东部,西邻商丘新区,是全市距离商丘中心城区最近的县。虞城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境内陇海铁路、310国道、连霍高速,豫324、325、326省道横穿东西,京九铁路、济广高速公路、105国道、豫203省道纵贯南北。虞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公元前21世纪,夏禹封舜子商均于此,号“有虞”,后称虞国。虞城西部的纶城是夏朝中期的重要都城。商汤灭夏后都亳(今虞城县谷熟镇西南),建立商朝。秦设虞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虞城县。虞城自古人才辈出,是酿酒鼻祖杜康造酒发祥地、仓颉造字之地、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家乡,历代诸多名人如司马相如、枚乘、李白、杜甫、高适、苏轼等都曾来此游览,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境内现存有仓颉墓、商均墓、伊尹墓、木兰祠等名胜古迹。
伊尹故乡是有莘国。
伊尹生平介绍:
伊尹,名挚,尹为官名,夏末商初人。商朝名师贤相、开国元勋、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伊尹自幼被卖到有莘国(开封县陈留镇一带),为有莘国君当奴隶。由于聪明手巧,会一手出色的烹调技术,担任厨子。后作陪嫁男奴到商国,商汤用伊尹为“小臣”。因其精通治国之道,被商汤授以国政。
商汤在伊尹的帮助下,灭掉了夏王朝,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王朝)的统治。商朝建立初期,伊尹帮助商汤制订典章制度,对我国古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做出过卓越的贡献。
后人纪念修墓:
伊尹墓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谷熟镇南三公里处(虞城县西南20公里的魏崮堆村内)。始建于3500多年前,旧时占地数十亩,墓前有伊尹祠,内塑其像,历代修葺。墓冢高3米、周长46米,周围一片古柏环绕。
主要成就:
医学:
根据学者考证,伊尹在商的身份除了在政权为相之外,更为重要的身份他还是一个巫师。商是一个非常崇信鬼神的朝代,国家大事小情皆要通过占卜,“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因此巫师具有崇高的地位。
伊尹是商代第一大巫师,上古巫、史、医合一,巫师本身多兼有医的功能,如蜚声远近的巫彭、巫咸等皆以擅长医术闻名。
厨艺:
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伊尹由厨入宰的经历,伊尹先是当过奴隶的,幼年的时候寄养于庖人之家,得以学习烹饪之术,长大以后成为精通烹饪的大师。并由烹饪而通治国之道,说汤以至味,成为商汤心目中的智者贤者,被任用为相,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