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农的词语有:寓兵于农,林寒洞肃,重农轻商。
林农的词语有:不误农时,不违农时,林寒洞肃。2:注音是、ㄌ一ㄣ_ㄋㄨㄥ_。3:结构是、林(左右结构)农(独体结构)。4:拼音是、línnóng。5:词性是、名词。
林农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林农línnóng。(1)从事森林的培育、管理、保护等工作的农民。
二、引证解释
⒈从事森林的培育、管理、保护等工作的农民。
三、网络解释
林农林农(1919年—2002年7月21日),原名粟多泽,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县,中国内地导演、编剧、演员,毕业于鲁迅艺术学院。1950年,担任革命**《卫国保家》的副导演。1954年,独立执导个人首部**《小姑贤》。1958年,执导革命**《党的女儿》。1959年,由其参演的战争**《战火中的青春》上映。1962年,执导战争**《甲午风云》,该片获得第12届葡萄牙菲格腊·达·福日国际**节评委奖。1964年,自编自导战争**《兵临城下》。1973年,由其执导的剧情**《艳阳天》上映。1978年,执导戏曲**《闯王旗》。1980年,与王亚彪联合执导战争**《大渡河》。1984年,执导剧情**《跳动的火焰》。1987年,由其执导的剧情**《孔府秘事》上映。1992年:由其参演的历史**《重庆谈判》上映。2002年7月21日,林农因病在北京逝世。
关于林农的诗词
《赴林农大招赏牡丹之集》
关于林农的成语
司农仰屋林林总总重农轻商桂林一枝不违农时林寒洞肃焚林而猎牛农对泣总总林林
关于林农的造句
1、泰山乡林农陈永忠家有几十亩竹林,他不仅自己种竹,还收购周边村民的竹子,统一装车运往加工厂。
2、最早建国在今吉林市,以后迁农安,并以今吉林农安为中心,南至今辽宁省北境,东与“挹娄”。
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得林农成为了林业发展的重要主体。
4、在生态林为主地区所进行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会遇到什么问题?林农对林改的反应如何?
5、降低营林活动整体风险,提高林农小额长期贷款的可能性,推动林权改革的深入及林业产业的发展。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林农的详细信息
1919年,林农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县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经历坎坷。16岁那年进入农林实验学校读书。1937年,他离开家乡,来到重庆。后来改名为林农。不久,他来到武汉,先后考入第七战区宣传队,第一战区宣传队。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被分到东北文工一团,在《雷雨》和《白毛女》中饰演过重要角色。以后,他曾在东北鲁艺文学院作讲师,在该院的实验剧团教表演。这期间,他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了《演员手记》一书。 1938年到延安,进抗日军政大学预科学习,后转入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
1938年,加入中国***。曾入鲁艺学习。后任鲁艺实验剧团演员。
1939年,他来到延安,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入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毕业后在“鲁艺”实验剧团当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过各种角色,这些经验为他日后从事导演工作奠定了基础。
1940年毕业后,留在鲁艺实验剧团当演员,曾参加话剧《白毛女》的演出。
1947年,在东北鲁艺任教,并参加实验剧团演出。
1948年,在沈阳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并兼任该院剧团导演、演员。同时发表专论《演员手记》,是当时一部较有影响的表演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调入长春**制片厂,在影片《卫国保家》、《上饶集中营》中担任副导演。
1948年后,任东北**制片厂导演、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影协第四届理事。导演的影片有《神秘的旅伴》、《党的女儿》、《兵临城下》等。
1949年后,他在《卫国保家》、《上饶集中营》和《丰收》中任副导演。
1953年,他转为导演,先后拍摄了《一场风波》(与谢晋合作)、《小姑娘》、《神秘的旅伴》(与朱文顺合作)、《边寨烽火》、《党的女儿》、《甲午风云》、《兵临城下》
1973年后,改编、导演了《艳阳天》、《金光大道》等影片。
1980年,与王亚彪联合导演的《大渡河》,是较早塑造老一代革命领袖的影片。
1983年,《甲午风云》获第十二届葡萄牙菲格腊·达·福日国际**节评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