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吴川市区东北面约6公里,有一条自然村——苏村,自古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乃吴川市十分出名的一条村庄。她出名,一是因为她是吴川市最大的一条村庄,相传拥有一万二千多人口(官方说法是7000余人),绝大部分村民姓李,还有为数不多的袁氏;二是因为远近驰名的苏村番薯,“苏村番薯贵过米”,这句话在吴川流行甚广。下辖村民小组有西边塘,东边塘,中间巷,低山,阜头,宾公等。 苏村是条有近六百年历史的古村,村中有一座中学和一座小学,其中苏村小学是长岐镇成立最早的一间小学,近期还将投入三百万元重建校园校舍。学校旁边是2008年村中某知名人士倾力赞助新落成不久的苏村礼堂,共投资约一百万元,颇有气势。历经风雨的仲璋祖祠目前正在维修,祠内古树参天,文魁扁额和对联集锦,中厅还挂有孙中山像,题有孙中山革命遗嘱词。旁边一座万平祖庙内香火缭绕,曲艺悠扬……而从鉴江分流出来的小东江自茂名而下,从村前穿过,形成辽阔的冲积平原,这里泥土肥沃,著名的苏村番薯就产于此。苏村番薯每年一造,与水稻轮种。堤坝下的千亩鱼塘连成一片,白水茫茫,养殖的罗非鱼大多出口。 现村容村貌有了质的改变,烂泥路已经成为了历史名词,取代的是光洁的水泥路,一直通到吴川市区,而且还开通了开往市区的公交车,这在十年前还是不敢想象的。一栋栋崭新的水泥钢筋结构居民楼拨地而起,泥砖屋在十年前已经彻底消失。为方便村民日常生活,整修了当年比较破烂的“供销社市场”,建成了比较现代化的苏村中心市场,还在西边塘新增了一个市场,大大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苏村苏李氏由来 唐朝立国63年之后的两三年时光里,产生了“二帝四王”之乱的宫庭乱斗。李渊的众多子孙,很多人纷纭从首都长安向外地迁移。他的孙子李晟有一支人脉落脚在陕西华山一带,李晟的后人李仲荣于公元1181年偕子入住吴川长岐王岭,至今827年,称为“华山李“。李晟的另一支人脉李穆偕子于公元1214年入住吴川吴阳,第四代迁到黄坡一个没有地名的处所,至今794年。他们在门前种上三棵柏树,由此便发生了吴川的“三柏李“。李晟的孙辈有一支人脉初时迁到江西省的庐陵地域,后人李天舆于公元1341年迁来吴川黄坡平泽,至今667年,称为“平泽李”。今化州双排树、牛湾村的李姓居民是平泽李的分支。这是吴川李姓居民来历的简况,不再赘述。 明朝初年,在吴川境内的鉴江东岸,如今长岐苏村的地段有一个只有几十人的小村子,苏姓,苏村便由此得名。公元1408年前后,苏村一户殷实人家子弟娶了化州双排村一户书香门第的故娘为媳妇。夫妻恩爱,男耕女织。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过了五六年,才喜得爱子。苏家喜不自禁,百般呵护,视作掌上明珠。媳妇娘家频频传来口信,催闺女把外甥娃抱给外公外婆疼爱一番,可是苏家总是以娃娃尚小,往返要走四十里路,娃儿易受风寒染恙为借口,迟迟不让媳妇背上孩子探亲。眼看小娃子长得象二月的花生幼苗那么可爱,又象三月的黄麻秧那么一个劲地长高了。苏家媳妇耐不住娘家的催匆匆,那年夏天,便背上已经二岁多的孩子到双排村探亲。这一去,不打紧,生出了难以预料的严重效果。 从苏村步行到化州双排村,有路二十华里。时逢六月暑天,孩子在母亲的背兜里?了两个多小时,到了外婆家的时候,生出满身痱子。外婆疼惜,连忙用凉水冲刷,骤热骤冻就是大人也会生病,何况是小孩呢。当夜小孩便发起高烧。当时医疗落伍,只能请来乡村黄绿庸医开些草药煎灌。两三天后,孩子病情加重,过了几天,这棵被苏家视作掌上名珠的孩子夭折了。苏家的李氏媳妇哭得死去活来,她的父母黯然神伤,手足无措。她的大嫂一面劝慰着姑姑,一面照顾着两个幼小的儿子,大嫂一个儿子七八岁,最小的一个只有二岁多。大嫂去做农活时,姑姑照顾着两个孩子。苏家媳妇每每抱着这个二岁多的孩子,就感到是抱着本身的亲生儿子。当她细心打量着这个外侄时,这孩子更结实,更乖巧,心生莫明的缱绻。大嫂从田间收工回来,不见姑姑把孩子递还给她,只见姑姑抱着孩子站在村落边向东眺望。东面二十里外,是她的本家呀!初来时,孩子活蹦活乱跳,转瞬间,只剩下本身孑然一身,回去如何向公婆和丈夫交待呀!大嫂用力也未能把孩子从姑姑怀里接过来,小孩用一双小手紧紧的揽住姑姑的颈脖不放。 大嫂将小孩爱姑姑胜过爱自身的事向公婆说。公婆说此孩子可能同姑姑有缘份。一语点破梦中人,大嫂心想,姑姑遭受如此繁重的打击,不帮忙她一把,效果不堪假想,既然孩子跟她有缘,就让孩子跟姑姑去吧,大嫂将想法同明达事理的公婆一说,当即批准。 苏家媳妇抱着与本身亲生儿年龄相仿的外侄回到苏村,公婆、丈夫左看右看,大惊失色。媳妇只得把实情禀报,并说娘家一家人愿将这孩子承接苏家烟脉。苏家面对残酷的事实,苦楚万分。看着媳妇抱回的外侄,虎头虎脑的孩子,聪慧聪颖,顿生疼爱,视作己出。 这孩子长大后,取名苏仲章。苏仲章得益于先辈遗传的良好基因,苏家又极尽培植之能事。苏仲章在二十来岁加入高州府吴川县的乡试,一鸣惊人,初中秀才。少年得志的苏仲章,越发勤恳,在明朝正统年间,加入广东省会考,又中举人。随即派到高州做官。苏仲章的孙子在祖父身边长大,倍受良好的教育和影响,也是在二十多岁的时候考中举人。祖孙都是举人一事即时传遍化州、吴川两地。高州府派官员、执事抬着贺礼,捷报到苏村祝愿。可是化州双排村落的李姓人不服,说你苏仲章本来就是我李家子弟,你孙子自然也是李家后人。不向李家道喜,于情于理都不通。于是,要把苏仲章、苏宾都恢复李姓的状纸告到茂名县衙(当时化州属茂名县)。县官从来未判过这种案子,一时拿捏不准,苏、李两家也争持不下。茂名县把案子转呈高州府。适逢经办此案的一名检事(相当于现在的科长)也是姓苏。他审阅了诉状和听取了两家的陈述后,灵机一动,他劝说苏、李两家,不要为此事争拗了。既然苏仲章祖孙原是李家人脉,又在苏家培育长大,就让他们都姓“苏李”好了。这一看法,照料了双方的情感,皆大欢乐。于是吴川在距今570多年前有了一个奇特的姓氏,叫“苏李”。 自从发生了“苏李”姓后,人口不多的苏姓因为各种原由,相继迁散到外地,只剩下“苏李”的后人继续在苏村繁衍。但苏村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苏李”姓人口发展得很快,到了上世纪苏村发展到西边塘、东边塘、宾公、低山四大村子,以及繁衍了兰溪的边旦村、中间村、後背山三大村子。共有“苏李”姓人口5000多人。至今,这几条村人口超过22000人。上世纪四十年代,茂、化、梅边区的***书记、区长李雨山把苏村、兰溪发展成为革命老区,演绎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抗日名将、广东省主席李汉魂是黄坡平泽李人氏,他曾三次偕叔父李荣亭等人到化州双排探望父老乡亲,并指派李荣亭几次到苏村探望“苏李“村民。解放后,“苏李”姓村民,大部分都写李姓,也有人写“苏李”,各取所便。一般是显达后称“苏李”氏。在族谱上,书“苏李”氏,也把苏仲章写为李仲章。只有大祠堂门前那副楹联永远记载着几百年前那段漂亮的故事: 艰嗣昔年姑养侄 发祥今日李承苏
楼盘名称:阳江恒大悦龙台
城市:阳江
公交线路:公交 2 号线、阳西汽车总站、深茂铁路阳西站。
其他交通方式:小区附近有阳西 2 路公交站,可乘坐公共汽车快速连接至县区和上洋镇区。
一、沈海高速
① 沈海高速广东段:广州市至佛山市高明区
② 广佛肇高速:广州市至肇庆封开县,西延梧州市环城高速。
③ 珠三角环线高速:香港-澳门-珠海-江门-鹤山-四会-花都-增城-东莞-深圳-
香港,2018 年 10 月 24 日已全线通车;
④ 佛山一环高速:环绕佛山市一条城市快速路,经过禅城、南海、顺德、三水
和高明 5 个区,全长 158 公里
⑤ 佛开高速:江门市及粤西地区通往广佛地区的主要干道
二、 国道及省道网络
三、高铁站
深茂铁路,是一条连接广东省深圳市和茂名市的快速铁路,东起深圳西丽站,途经东
莞虎门、广州南沙、中山、江门、阳江,终点茂名站,全长 390.1 公里,并将规划延伸至
汕尾市,形成汕茂铁路。
规划信息:其占地面积为86821.16平方米,容积率,绿化率35.85%,共34栋楼,停车位 总停车位 1667 个(其中充电桩车位 171 个)出入口有 3 个,分别位于
18 栋西侧,45 栋南侧和 28 栋东侧。
周边配套:项目所在的荷城街道(富湾)周边生活、医疗、教育、休闲、娱乐、购物等配套一
应俱全。
1. 公园景观配套:南湖公园、虎岭生态公园、东湖森林公园、西湖公园、
电视塔公园、街角小公园、茗荟风水植物园等。
2. 交通配套:沈海高速织篢高速口、阳西高铁站、汽车总站、公交车 1-7
号线等。
3. 金融机构:中国农商银行、农村信用社、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
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
4. 商场超市:乐乐购商场、盒小马超市、卜蜂莲花商场、凯旋商业广场等。
5. **院:中影国际影城、横店**城、洋逸影城等。
6. 医院:阳西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人民医院等。
7. 餐饮:麦当劳、肯德基、九洲国际大酒店、维纳斯温泉酒店、铭仁酒店、太子酒店、稻香园猪肚鸡火锅店、全球牛潮派火锅牛肉等
8. KTV:星歌 e 族量贩 KTV、星星汇量贩 KTV、延生量贩主题 KTV、米乐星等
9. 学校:仓新小学、朝阳幼儿园、中心小学、阳西县第一中学、天骄幼儿园、
爱莲幼儿园、博才幼儿园、苏村小学、奋兴中学、阳西县第一小学、文徽东湖幼儿园、
阳西县实验小学、方正小学、方正中学、阳西县第二中学、德恒实验学校等
(所载信息仅供参考,最终以售楼处信息为准。)
买新房,就上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