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至宋,县境先后隶属于吐蕃、南诏、“大理国”管辖。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临西县,为县境设治之始。明代,临西县的建置仍沿续。成化四年(1468年)之后的百余年间,丽江木氏土司与蕃人进行争夺临西之战,攻战临西县地,至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维西全境复归丽江军民府统辖。 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土归流,建维西厅,疆域东跨金沙江,北接今西藏芒康县境,西至怒江,西北延伸到独龙江,包括今维西、德钦、贡山、福贡四县和香格里拉县的五境乡。维西厅初归鹤庆管辖,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后改属丽江府。 民国2年(1913年)改设维西县,德钦、福贡、贡山先后划出。民国37年(1948年)第十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曾设置于县城。 1949年5月12日,中共维西党组织领导下的人民武装暴动成功,推翻了国民党领导的维西县政府,建立了临时性的人民政权。同年10月1日正式建立维西县人民政府,属丽江专区管辖。1957年划归迪庆藏族自治州。 1985年6月1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维西县,建立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于同年10月13日正式成立,仍隶属于迪庆州。 1961年五境区(乡)划归中甸县(现香格里拉县)。 1965年12月8日,怒江州兰坪县第六区(维登)10个公社,共115个生产队1950户8071人,划归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1997年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辖1个镇、9个乡: 保和镇 面积14平方千米,人口0.9万。辖街道、农村2个村委会。 永春乡 面积662平方千米,人口2.2万。辖永春、腊八底、高泉、罗马、拉日、拉河柱、兰永、三家村、拖枝、庆庙、四保、美光、菊香13个村委会。 巴迪乡 面积601平方千米,人口0.7万。辖巴迪、结义、阿尺打嘎、洛义、真朴、捧八6个村委会。 ……(此处缺部分资料) **以上区划名录、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国政区大典》,资料截止1997年。注:部分资料有待整理补充 2000年,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辖1个镇、9个乡:保和镇、永春乡、巴迪乡、维登乡、白济汛乡、塔城乡、攀天阁乡、中路乡、康普乡、叶枝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46017人,其中:保和镇 10703人、永春乡 31731人、攀天阁乡 14987人、自济讯乡 22365人、康普乡 10196人、叶枝乡 10357人、巴迪乡 7570人、塔城乡 14974人、中路乡 9990人、维登乡 13144人。 2001年,全县辖1个镇、9个乡:保和镇、叶枝乡、塔城乡、永春乡、白济汛乡、巴迪乡、康普乡、攀天阁乡、中路乡、维登乡。 2002年塔城乡撤乡建镇(省政府2002年7月18日批准),叶枝乡撤乡建镇(省政府2002年7月23日批准)。
题主是否想询问“2022维西至叶枝高速用地是哪里”?起于维西县永春乡南侧,止于维西县叶枝镇岩瓦村,经过、攀天阁乡、白济讯乡、康普乡、叶枝镇。
1、根据云南省官方资料显示,为贯彻执行《云南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完善全省高速公路网络布局,加快区域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促进边疆民族团结和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维西至叶枝高速。
2、该高速主线长87.7公里,起于维西县永春乡南侧,顺接拟建玉龙(雄古)至维西高速公路止点,止于维西县叶枝镇岩瓦村。主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5.5米,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I级,其他技术指标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