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况
预查区属青海省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管辖。位于格尔木市以西,工作区自然景观属柴达木盆地西南缘半干旱荒漠化草原区。区内地形总体属昆仑山前沙丘地带。工区海拔一般为2900~3100米,最高3694.9米。气候干寒,温差大。沿格(格尔木)茫(茫崖)公路从格尔木向西行驶200千米至那陵郭勒河5号桥后,沿那陵郭勒河河道往西南方向25千米左右就能到达沙丘东部,再往西的各个磁异常区有多处移动沙丘,交通极差。
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开展了勘查工作,勘查矿种为铁多金属矿,工作程度为预查,勘查资金投入2013万元。
(2)成果描述
工作区内共圈出大小15条铁多金属及其他多金属矿体。共求得铁矿石量252.13万吨,铜铅锌等金属总量6575吨。
(3)成果取得的简要过程
前人于20世纪80年代和2005年至2007年圈出该区众多磁异常。2010年,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对本区进行了1∶10000高精度磁法测量,总面积140平方千米。结果在本区共分解出11处地磁异常,根据地磁异常,利用钻探对部分异常进行验证,结果在低缓的磁异常区发现了不同规模的铁多金属矿体及其他多金属矿体。
格尔木蒙古羊属于哪儿的特产
格林豪泰酒店。乌图美仁乡,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下辖乡,地处格尔木市西部,东接本市郭勒木德镇,南依玉树州治多县,西连新疆若羌县,北连海西州大柴旦、茫崖行政委员会,行政区域面积34517.12平方千米。乌图美仁乡在格林豪泰酒店住宿,格林豪泰连锁酒店是中国排名领先的全外资经济型连锁商务酒店。
格尔木蒙古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格尔木是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格尔木蒙古族放牧的格尔木蒙古羊,是元朝时东台吉乃尔部落的一个分支,由于德天独厚的天然草场资源放牧,格尔木蒙古羊作为蒙古族“那达慕”或喜庆节日、祭敖中以全羊席,手抓羊肉等美食绝称,当地蒙古族民族文化独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蒙古羊”一词大约公元1206年左右,随着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北方各部落形成统一民族后,蒙古族饲养的绵羊随统称蒙古羊。随着历史上蒙古族的迁移而带来了生产和生活资料,其中也带来了脂尾型粗毛种格尔木蒙古羊。由于产区地处柴达木盆地特定自然环境中,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形成了今天的格尔木蒙古羊适应恶劣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特性。格尔木蒙古族宰羊和分割羊肉主要讲究的是按照关节分解,保持每根骨头的完整性,这样既可以充分保留其营养和味道,还能保持其原汁原味。
格尔木蒙古羊是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的特产。格尔木市蒙古羊是经长期选育而成的优质肉脂兼有品种,肉质鲜嫩、蛋白质高、风味独特,有“绿色食品”的美誉,已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格尔木市乌图美仁卫拉特蒙古羊是17世纪时,从新疆迁移到青海地区的,在青藏高原经过三百年的发展繁育,在典型的草甸草原生态环境下,具有游走、采食、抓膘、贮脂、抗寒、抗风雪能力强和体大、肉多、脂尾肥厚、产肉率高、肉质鲜美的特点。这种羊肉水分含量低,富含钙、铁、磷等矿物质,肌原纤维和肌纤维间脂肪沉淀充分,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品种。
多年来,由于得天独厚的天然草场资源游牧民放牧,乌图美仁卫拉特羊肉作为蒙古族“那达慕”或喜庆节日、祭敖中做全羊席,手抓羊肉、干肉等美食的主选材料,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我市乌图美仁乡那棱格勒村(原乌图美仁察汗乌苏牧委会)共有牧户53户,总人口156人,该牧业社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可利用草原总面积39.5万亩,围栏草场面积23.25万亩,牲畜共计8596头,畜用暖棚12座,基本实现了冬春季节牧民的定居放牧。
2013年,格尔木那棱格勒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申报的“格尔木蒙古羊”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格尔木蒙古羊地理标志保护的范围是: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和郭勒木德镇。涉及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的那棱格勒、柴开、察汗乌苏、敖包图、哈夏图、乌兰美仁、白力其尔、俄日腾、巴勒格图和郭勒木德镇的拖拉海、阿拉尔、清水河、渔水河、秀沟等蒙古族牧业村共计14个。保护范围地域地理坐标为:东经90°4′40′′—95°40′10′′、北纬35°53′10′′—37°24′10′′,南北宽169公里,东西长442公里,保护规模为:3057101公顷。南与玉树州相邻,北与大柴旦、茫崖接壤,西至新疆和芒崖行委,东与都兰县相邻;区内海拨2790—6000多米,属高原大陆性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