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陂读作cháobēi。
这个词的陂字需要注意一下,它是个多音字,分别有bēi、pō、pí三个读音,在地名“黄陂”(湖北省武汉)中,“陂”要念作“黄陂(pí)”;河南省潢川县辖镇“伞陂”,念作“伞陂(pí)”,而在陂陀中读作pō,意为倾斜不平的意思,形同“坡字。”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有个晁陂镇,它的由来是西汉南阳太守召信臣大兴水利,在此修建一陂,晁姓居于陂侧,因而该地叫作晁陂。另外该地有一个晁陂镇时庄惨案纪念馆,想了解红色基因的朋友可去悼念。
晁陂镇的经济
“晁”字仅作为姓讲。晁氏望出南阳郡,先据京兆郡,而后据许昌临颍地。秦代南阳郡就在今南阳市一带。“陂”字读pi二声,仅指湖北黄陂;读po一声,不平坦的意思,[陂陀](—tuó)倾斜不平;读bei一声,池塘:~塘。~池。千顷之~。;水边,水岸:东海之~。;山坡,斜坡。晁陂的“陂”取音bei一声,从字面意思看就是晁姓的人住在池塘边,或晁姓人掘了一个大池塘。
晁姓及晁陂探史幽据说周景王次子王子朝是晁陂晁姓的始祖。史书载,周景王喜爱王子朝有勇有谋,后遗诏传位于王子朝。在王室的屡次争斗中,王子朝兵败晋国,王子朝与其族党、追随者携家眷及周室典籍和大量周王室的青铜礼器、玉器古玩投奔楚国,一路风餐露宿经嵩县进入伏牛山。据《山海经》记载,此处山地叫做漪帝山,曾为漪帝氏族部落生存居住之所,相传千百年来过往此地者必有帝王之相。王子朝经山间樵夫指点从镇平尖顶山西麓一路南行,忽然发现这处与他地迥然不同。纵马而至,果是难得的一方宝地。王子朝大喜,决定安居于此,再图发展。“朝”同“晁”,后人以祖名为姓,晁姓部族由此而始。王子朝率众人安顿下来,并在现晁陂北岗沿着斜坡挖掘一个大的
池塘。王子朝定居于此,男耕女织,生生不息。由于王子朝居住在大池塘旁,后人便称此地为晁陂。王子朝逃难于此时,携带了大量王室珍书奇玩、家私玉帛,滋润了晁陂的文明。部族中识玉、琢玉之能工巧匠继续山中寻宝,后人终于在宛城附近之独山寻得和氏宝玉,敬献楚王而使晁姓部族得到楚王封赏,获得高官厚禄,晁姓后人琢玉技艺得以传承。在历史进程中,晁姓人四处迁出,落户四方,玉文化在全国传播,但仍以镇平为中心。如今镇平珠宝商人遍行天下,晁陂是其中的主流。
当年元顺帝的第四个儿子铁木花儿在明军封锁雁门关,无法北归蒙古,走投无路之际,只好从河北向河南一路南下
,获知晁姓部落始发之地,两河夹持,山冈阻挡,又有宝藏可寻,正是避难的好去处,遂选址建宅居于此,繁衍甚广。1983年在重修镇平县晁陂镇东黄土河桥时,发现一块重数千斤的汉白玉石,上面用小篆体书写一个“马”字,这块巨石现在仍然垒砌在河东桥背面的桥墩下,并特意留下孔洞,便于考察。因为蒙古族曾有“骑射得天下,以马为徽号”的说法,所以他们当时埋下一块刻有“徽号”的巨石。如今晁陂许多蒙古族的家里,都供奉着成吉思汗像。
该镇已形成了玉雕,石雕、钢铁、水果花卉等产业集群。大多农户做着与玉雕有关的事情——或加工或经商。临312国道的甲李回族村的屠宰厂,梁堂村的石雕,管路河的汽车装饰品批发等相当有名。栾营村的玉雕兴起得相对早一些。
晁陂群众以擅长手工业及经商著称,传统的手工业源远流长,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晁陂玉石雕产业起步早、发展快、群体大,是全镇第一大支柱产业,是全县玉文化改革试验区“一带六点”上的重要支撑点,是全省玉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重点镇。
起步早,发展快。晁陂是镇平县石雕技术的起源地。1990年,晁陂镇梁堂村村民李金相将河北曲阳石雕加工技术引入我县,创办石雕加工厂,主要加工汉白玉、米黄玉、大理石等石料动物、人物、牌坊等。在其影响下,梁堂、甲林村、张营、栾营等村群众也开始创办石雕加工厂,形成晁陂石雕小区,加工6大类70余个品种,产品远销国内各大中城市。目前,全镇共拥有各类玉雕加工户(企业)2600多家,沿312国道东至罗营,西至宅子杨共有8个玉雕专业村,玉雕从业人员2.5万余人,年生产玉石雕产品2850多万件,实现年产值5.5亿元。梁堂村生产的玉凉席、罗汉头、玉石马拉车在国内享有胜名,阿富汗玉镯产销量占全国产量一半以上。
人才多,影响大。晁陂镇上世纪70年代蓬勃发展的镇办、村办玉器厂,管理规范,质量严格,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技术精湛的玉雕加工人才,如王玉敬、张保国、刘国皓、张红哲等多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玉石雕刻大师,带动了全县玉雕加工水平的不断提高。晁陂玉雕的许多发明创造,如低速脚踏玉雕车、铁笔雕刻、玉石健身球、木纹石、玉石茶具等等,对全县玉雕行业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广到了全县乃至全国。
产业体系完备,在外成功人士多。全镇形成甲林梁堂石雕产销区、梁堂玉镯产销区、杨芳春玉雕加工区和罗营、王楼、吕营等村挂件、摆件产销区,能生产9大类230多个品种,大部分玉石雕加工户已形成成熟的技术,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具有完备的供货、加工、生产、销售体系。玉雕销售网络扩展到国内各大中城市,涌现出了一大批成功人士杨子耀、田国增、王元纪等,官路河村的周联合在上海经营玉雕多年,被推选为上海镇平商会会长。
玉料采购人员多,规模大。晁陂的玉料采购人员众多,常年奔波于新疆、青海、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地,数额较大时由多家参股,采购规模达到上千万、上亿元。他们的采购情况,往往可以左右玉石雕产品加工中某一类、某几种新产品的投产规模和生产数量。罗营村形 成了全县最大的白玉原料交易市场。
玉雕加工企业数量多,档次高。近年来,晁陂沿312国道自梁堂至宅子杨两侧涌现出有多家玉石工艺礼品生产企业,一部分为全国大型节会生产纪念礼品,一部分成为国内知名珠宝公司的玉石配件加工基地。如梁堂村玉至尊工艺厂是全县最大的韩料供应和加工企业,吕营的海平玉雕厂是全县最大的俄料购销和加工企业,张营路口的天然工艺厂成为是全县最大的翡翠采购和加工企业。今年,还有多家金镶玉加工企业准备在这一地带集聚、发展。
晁陂在玉雕产业发展中,严格按照全县玉雕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晁陂实际,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一是利用晁陂在外玉器销售人员多、门店多、市场广优势,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晁陂玉雕知名度,吸引更多外来客商采购、合作。二是利用晁陂原料采购优势,发展小型专业玉料市场。三是在晁陂东部张营路口附近,集聚一批金镶玉、标准化配件、玉雕工艺品、玉雕包装企业入驻,积极开发新品种,在现有观赏、把玩、收藏的基础上向日用生活用品领域拓展,实现标准化、工厂化、产业化生产,打造产业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