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搬运是指货物在工厂或仓库内部移动,以及货物在仓库生产设施之间或仓库与运输车辆之间的转移。那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物流搬运基础知识要点,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物料搬运的基本含义
物料搬运是指货物在工厂或仓库内部移动,以及货物在仓库生产设施之间或仓库与运输车辆之间的转移。我们以下四点来认识物料搬运。
1.物料搬运涉及物品的移动
原料、半成品和成品都必须被移人、移出存储设施,而经常在存储设施内部移动,因此,物料搬运是一种尽可能手移动物品的手段。
2.从时间角度来看物料搬运
原料及半成品都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备齐以用于生产品发挥在特定时间内满足客户订货,物料搬运为这一目标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从数量角度来看物料搬运
在仓库中物品的使用率和搬运次数是不一样的,因此要作用。
4.从空间角度来看物料搬运
仓库、厂房甚至运输工具的空间都必须加以有效地利用,物料搬运系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空间利用的合理性,
二、物料搬运设备的选择
物料搬运设备是机械化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技术水平是搬运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对设备的类型、主要参数以及各类型机械特征的了解,是使用和选择装卸搬运设备必须具备的知识。
1.物料搬运中的基本设备
在企业搬运中常见的基本设备如下:①起重机;②连续起重机;③ 叉车 (又名铲车、装卸车);④起重电梯;⑤小型搬运车;⑥无人搬运车及工业机器人;⑦运输机械;⑧装卸搬运器具
2.物料搬运设备型号的选择
①产品特点;②设备特点;③时间要求
3.物料搬运机械设备的数量配置
仓库有较高的设备配置系数。配置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K一一-仓储设备配置系数,一般取K=0.5~0.8;
一一仓储机械设备能力,即设备能完成的物流量;
一一仓储过程总物流量。
通常情况下,当K>0.7时,表明机械化作业程度高;K=0.5~0.7时,表明机械化作业程度中等;K<0.5时,表明机化作业程度低。
在为仓库等配置机械设备时,可以根据仓库等的要求预先规定一个K值(即要求达到的机械化作业程度),来计算设备需完成的物流量,从而进行设备的配置计算。
机械设备数量配置,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仓库内机械设备总台数;
─机械设备类型数
─第I类机械设备数
─第I类机械计划完成的物流量
─设备的额定起(载)重量
─起重系数,即平均一次吊装或搬运的重量与 的比值
─单位工作小时平均吊装或搬运次数,由运行距离、运行速度以及所需辅助时间的确定。
─时间利用系数,即设备年平均工作小时与t的比值
─年日历工作小时,一班制取7小时乘以工作日数
机械设备能力的评价参数 、 、 值应根据作业场所的性质、物品的种类以及机械设备类型进行实测确定。
总物流量 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 ─作业场所的数量
─ 个场所的年吞吐量
─ 个场所的倒般系数,根据物品的重复搬运次数确定,无二次搬运 =1
机械设备计划完成的总物流量,可有总物流量 乘以设备配置系数K求得。
计算某种机械设备时, 可由 分配决定。
4.高效率自动化设备的导入
一自动化设备导人的目标
(1)任何人都能操作(2)失误率低(3)运作快捷(4)空间立体化(5)确保恶劣工作环境的人力。
二导人的效果
(1)省人化、省力化
(2)提高生产力
①有效活用空间。②大幅提高作业效率。③弹性地因应处理量。④发挥降低库存的威力。⑤容易变更配置。⑥降低运转成本。
(3)改善劳动环境
①整理整顿工作场所。②消除熟练性作业及重负荷劳动。
三、搬运作业组织管理
设计一个合理、高效、柔性的物料搬运组织,对缩短物料搬运的时间、压缩库存占用有着积极的意义。
1.工业工程(IE)和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
工业工程(IE)是以提高作业系统效率、协调人和工作环境定为目的,综合利用人员、物品、设备和信息等资源,设计、改善和管理生产物流作业系统的一种综合技术。
日本物流界从工业工程的观点出发,总结出改善物流作业效率的?六不?改善法,具体的内容如下:
①不让等一一闲置时间为零
即通过正确安排作业流程和作业量使作业人员和作业机械能连续工作,不发生闲置现象。
②不让碰一一与物品接触为零
即通过利用机械化、自动化机物流设备进行物流装卸、搬运、分拣等作业,使作业人员在从事物流装卸、搬运、分拣等作业尽量不直接接触物品,以减轻劳动强度。
③不让动一一缩短移动距离和次数
即通过优化仓库内的物品放置位置和采用自动化搬运工具,减少物品和人员的移动距离和次数。
④不让想一一操作简便
即按照专业化(Specialization)、简单化(Simplification)和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原则进行分解作业活动和作业流程,并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使物流作业的操作简便化。
⑤不让找一一整理整顿
即通过作业现场管理,使作业现场的工具和物品放置在一目了然的地方。
⑥不让写一一无纸化
即通过应用条形码技术、信息技术等,使作业记录自动化。
2.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措施
(1)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
所谓无效作业是指在装卸作业活动中超出必要的装卸、搬运量的作业。显然,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对装卸作业的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为了有效地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尽量减少装卸次数;提高被装卸物料的纯度;物料的纯度,指物料中含有水分、杂质与物料本身使用无关的物质的多少;包装要适宜;缩短搬运作业的距离。
(2)提高物料装卸搬运的灵活性
所谓物料装卸、搬运的灵活性是指在装卸作业中的物料进行装卸作业的难易程度。所以,在堆放货物时,事先要考虑到物料装卸作业的方便性。
(3)实现装卸作业的省力化
(4)装卸作业的机械化
⑸推广组合化
四、装卸搬运活动组织
1.装卸搬运作业劳动组织
物料装卸搬运作业的劳动组织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将有关的人员和设备以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装卸搬运作业的劳动组织大致上可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
工序制的组织形式和包干制的组织形式。
(1)工序制劳动组织。
工序制劳动组织形式,是按作业内容或工序,将有关人员和设备分别组合成装卸、搬运、检斤、堆垛、整理等作业班组,由这些班组组成一条作业线,共同完成各种装卸搬运作业。
(一)判断题(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
1.流通实际上就是物流。( )
2.商流和物流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都具有相同的活动内容和规律。( )
3.商流是产生物流的物质基础。( )
4.物流活动克服了供给方和需求方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距离。( )
5.商流主要进行运输和储存,实现物资实体空间和时间位置转移,而物流过程主要进行商品交换.实现物资所有权的转移。( )
6.物流科学是管理工程和技术工程相结合的综合学科。( )
7.流通活动中资金流是在所有权更迭的交易过程中发生的,可以认为从属于商流。( )
8.根据物流活动发生的先后次序,企业物流可划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废弃物物流四部分。( )
9.物流科学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 )
10.流通包含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其中信息流从属于物流。( )
11.产成品从生产者所有转变为用户所有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对象物从生产地转移到使用地以实现其使用价值的过程。( )
12.实行商物分离的原则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也是企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
13.我国是从美国引进“物流”一词的。( )
14.Logistics取代P.D,成为物流科学的代名词,这是物流科学走向成熟的标志。( )
二、单选题
1.物流是指物资的物质实体由供应者到需求者的流动,( )。
A.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和时间位置的变动 B.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C.物资时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D.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时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2.物资的特性有( )。
A.物质性和效用性 B.效用性和现代性 C美观性和效用性 D.现代性和物质性
3.物资的生产过程的功能是创造物资的( )。
A.形质效用 B.时间效用 C空间效用 D.社会效用
4.流通为实现物资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目的,克服( )。
A.供需之间的产品的所有权距离、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
B.供需之间的产品的所有权距离、空间距离和观察距离
C.供需之间的产品的所有权距离、观察距离和时间距离
D.供需之间的产品的观察距离、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
5.整个经济的运行可分成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领域,但由于( )。
A. 流通和消费是同一的,整个经济运行只分成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
B.生产和流通是同一的,整个经济运行只分成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
C.生产和消费是同一的,整个经济运行只分成生产和流通两个领域
D.流通和消费是同一的,整个经济运行只分成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
6.资金流可以认为从属于( )。
A.商流 D.物流 C信息流 D.流通辅助性活动
7.对象物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 )。
A.商流 B.物流 C信息流 D.流通辅助性活动
8.生产与流通之间的关系是( )。
A.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对生产有反作用 B.流通决定生产,流通对生产有反作用
C.生产决定流通,生产对流通有反作用 D.流通决定生产,生产对流通有反作用
9.商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资的( )。
A.空间效用 B.所有权效用C.时间效用 D.形质效用
10.生产系统的两个支柱是( )。
A.加工活动和信息 B.物流活动和信息 C.加工活动和物流活动 D.商流和物流
(三)多选题
1.下列属于流通活动的有( )。
A.商流 B.物流 C。资金流 D.信息流 E.流通辅助活动
2.按照作用分类,物流可分为( )。
A.供应物流 B.销售物流 C生产物流 D.回收物流 E.废弃物物流
3.按照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属于管理层的内容有
A.发货与进货运输 B.物流系统战略规划 C.库存计划与控制 D。系统控制 E.成绩评定
4.按照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属于作业层的内容有( )。
A.发货与进货运输 B.装卸搬运 C.用料普理 D。系统控制 E.流通加工
5.物流科学的发展经过( )过程。
A。以P.D命名物流科学的时代 B。以命名物流科学的时代
C。供应链管理时代 D。萌芽时代 E.流通时代
参考答案
判断题:1、B 2、B 3、B 4、A 5、B 6、A 7、A 8、A 9、A 10、B 11、A 12、A
13、B 14、A
单选题:
1、A 2、A 3、A 4、A 5、C 6、A 7、A 8、A 9、B 10、C
多选题:
1、ABCDE 2、ABCDE 3、BDE 4、ABE 5、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