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江河流发育受地质构造的制约,沿华夏式断裂线流向,为西向东流,又因受纵横断裂影响,支流多构成羽状水系,左右两岸流域面积不相对称,一般南岸支流较短小,大部支流发育在北岸。 飞云江主要支流有玉泉溪(漈门溪)、高楼溪、曹村港、金潮港,为瑞安市段的四大主要支流,另外还有龙湖镇的石龙溪、顺泰乡的大日溪、平阳坑镇的戈溪、梅屿乡的河溪、陶山镇的沙门溪、桐浦乡的桐溪、安阳镇的愚溪等,均为一级支流。其中绝大多数为山溪性河流,流域面积小,坡降大,源短流急。这些支流汇入飞云江后,东流入海。
飞云江支流中流域面积大于200平方公里的主要有洪口溪、峃作口溪、泗溪、玉泉溪及金潮港等五条,均系山溪性河流,落差大,坡降陡,有的坡降大于20‰。
洪口溪,是飞云江右岸支流,发源于泰顺县洞宫山黄家岱,东南流经仙居至章,折东北流至百丈口汇入飞云江。河长50公里,落差1055米,平均坡降21.0‰,流域面积359平方公里。
泗溪,是飞云江左岸支流,发源于文成县金竹垟,东南流入百丈漈水库,在吴垟以上9公里河段内有头漈、二漈、三漈,三级集中落差达320米,形成有名的百丈漈瀑布。至峃口汇入飞云江。河长42公里,落差730米,平均坡降17.7‰,流域面积24平方公里。大峃镇以下至河口的河道可通竹筏。
峃作口溪,又名小溪,是飞云江左岸支流,发源于文成县下垟村,东南流至三板桥,右岸有高岭头溪汇入。流经峃作口,至小溪口汇入飞云江。河长41公里,落差834米,平均坡降20.6‰,流域面积287平方公里。
玉泉溪,又名漈门溪,是飞云江左岸支流,发源于文成县石源乡叶山底垟,东南流至小峃口汇入飞云江。河长40公里,落差803米,平均坡降19.9‰,流域面积275平方公里。
金潮港,是飞云江左岸支流。发源于瑞安、青田两县边境的乌石坪,东南流经潮基至沙洲汇入飞云江。河长43公里,落差770米,平均坡降18.1‰,流域面积349平方公里。潮基以上属山溪性河道,坡陡流急,潮基以下受潮汐影响。
众多支流中构成小流域的有十三条(所谓小流域系指从分水岭和下游河道出口断面为界,集雨面积原则上在20~100平方公里的相对独立和封闭的自然汇水区域)。瑞安市的十三条小流域均分布在西部山丘区,总流域面积为749.51平方公里,占瑞安市总面积的55%,因属山区性溪流,受地形影响,河道源短,河床狭窄,坡降大,流程曲折,小流域的平均坡降在3‰~5‰左右。
其它支流:
里光溪,又名司前溪,位于泰顺县司前镇。主流发源于白云尖东南坡,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内海拔1200米处,溪水由西向东流,经过杨寮水电站,至恩坑纳白水漈头溪坑来水,下行至司前村洄澜桥,右岸纳左溪来水,汇合后称司前溪,下行至溪口左岸纳竹里溪来水,东流溪口村篙笕处与主流汇合。里光溪河长25.3公里,河道落差1079米,平均坡降42.6‰,流域面积154.0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4.96%。
莒江溪,位于泰顺县莒江乡,发源于文成县桂山乡吴地村南面山麓,海拔800米,溪流向北行,至吴地村转向西行,经过联云水电站,至南浦新厂以下,从左岸纳入华桐溪,经过南峤外村,至库岭脚于左岸纳入朱岙溪,至潘垟村于右岸纳入漈头坑来水,至莒江村西头,与左岸玉溪来水汇合,向北流至江口村右岸纳入横溪,流至交溪垟村入飞云江。莒江溪长27.6公里,河道落差725米,平均坡降26.27‰,多年平均流量7.4立方米每秒,流域面积175.31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6.27%。
高楼溪,原名潘溪,位于瑞安市高楼乡,发源于瑞安与青田二县交界巾子山南坡乌石坪,海拔1116.1米,溪流向南而行,流经河上垟、外垟,至甘济右岸纳黄檀坑来水。至三条石右岸纳东坑来水。经大藏,至岙口左岸纳垟岙溪来水,至坑口纳大垟坑来水,至南山右岸纳马岗脚来水,经墩头至竹溪村左岸纳双坑来水,经上垟、大京、上村、下泽、高楼,在溪口村下社岭脚注入飞云江。高楼溪河长26.5公里,自然落差841米,平均坡降31.74‰,流域面积125.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32立方米每秒。
北溪,曾被认为是飞云江一源。发源于景宁畲族自治县敕木山南麓,流经白鹤与源于上渔乡白云尖的大白坑汇合,出东坑乡里塘口(界文成县),入飞云江支流。境内流长31.9公里,流域面积224.4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1.5%,比降29.1%,落差927米。 飞云江下游两岸为滨海平原水网地区,左(北)岸有温瑞塘河,右(南)岸有瑞平塘河。
温瑞塘河,自东晋时期由人工开凿,经唐大和、会昌年间大规模疏浚,后在南宋淳熙14年由知州沈枢组织修筑,形成“八十里荷塘”,是温州山水城市特征的重要标志。其水源主要来自瞿溪、雄溪、郭溪(通称三溪)以及大罗山和集云山的山涧溪流,整个流域面积74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22平方公里,灌溉面积48.2万亩,多年平均降雨量1694.8毫米,年径流量9.13亿立方米。水系河网总长度1178.4公里,蓄水量6500万立方米。
瑞平塘河,流域面积347.9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地113.7平方公里,平原234.2平方公里。内河干流有北塘河、东塘河、吴桥河、曹村港、塘下河。其中北塘河长15.25公里;东塘河长13公里;吴桥河长10.2公里;曹村港河长15公里。
田畈街镇,隶属于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地处赣东北鄱阳县北部,东邻枧田街乡、金盘岭镇,南连游城乡,西靠油墩街镇、柘港乡,北与侯岗乡、谢家滩镇接壤。[2]行政区域总面积236.5平方千米。[4]截至2019年末,田畈街镇户籍人口为80325人。[4]
1949年以前,境域分属田畈、桃溪、潼津、船湾等乡。1958年,为田畈街公社。1984年,为田畈街镇。2001年9月,撤销莳山乡划归田畈街镇。2003年12月,撤销碧山乡划归田畈街镇。[2]截至2020年6月,田畈街镇辖1个社区、30个行政村,另辖1个村级单位;[3]镇人民政府驻田畈街富田大道。[2]
2019年,田畈街镇有工业企业56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5个。[4]
中文名
田畈街镇
外文名
TianFanjie Town
行政区划代码
361128105000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历史沿革
1949年以前,境域分属田畈、桃溪、潼津、船湾等乡。
1949年5月,分属二区田畈、桃溪、六区潼津、十一区船湾等乡。
1958年,为田畈街公社。
1961年,分为田畈、碧山、潼津、桃溪等公社。
1968年,并为田畈街公社。
1984年,为田畈街镇。
2001年9月,撤销莳山乡划归田畈街镇。
2003年12月,撤销碧山乡划归田畈街镇。[2]
行政规划
2011年末,田畈街镇辖田畈街1个居民委员会,牌楼、田畈、九湾、新曹、新畈、高家、韶田、徐塘、港北、发扬、滩口、松林、小港、东湖、桃溪、碧山、新联、永滩、王畈、马头、长方、后屋、金竹、何彭、叶门、玉田、吴家27个村民委员会;下设3个居民小组、297个村民小组。[2]
截至2020年6月,田畈街镇辖1个社区、30个行政村,另辖1个村级单位;[3]镇人民政府驻田畈街富田大道。[2]
?田畈街镇行政区划详情
田畈街社区
高家村
松林村
新联村
桃溪村
田畈村
韶田村
小港村
永滩村
长方村
九湾村
徐塘村
何彭村
王畈村
后屋村
新曹村
港北村
玉田村
马头村
金竹村
展开全部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田畈街镇地处赣东北鄱阳县北部,东邻枧田街乡、金盘岭镇,南连游城乡,西靠油墩街镇、柘港乡,北与侯岗乡、谢家滩镇接壤。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2.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9.3千米,距县城49千米。[2]行政区域总面积236.5平方千米。[4]
?
地形地貌
田畈街镇地处鄱阳湖平原地带。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多边丘陵岗地,一般海拔100~200米。最高点北部虎峰尖,海拔420米;最低点西南部的荞麦湖,海拔15米。[2]
共3张
田畈街镇地形地貌
气候
田畈街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3℃。1月平均气温4.5℃,极端最低气温2.1℃;7月平均气温29.2℃,极端最低气温29.4℃。无霜期240天。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2]
水文
田畈街镇境内水域属鄱阳湖水系。千秋河从徐塘附近入境,由东向西穿越境中部到白马渡出境。潼津河北从卧虎山东入境,自北向南到廖家嘴汇入千秋河。另有源出北部山的3条溪流自北向南汇入千秋河境内河道长约40多千米。[2]
自然灾害
田畈街镇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洪灾。
2011年,田畈街镇受灾人口为1520人,紧急转移安置158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320亩,倒塌房屋18间,直接经济损失108万元,救灾支出23万元,比上年增长12%。[2]
自然资源
田畈街镇境内已查明矿产资源钨矿1种,其中钨矿储量5000万吨,其他自然资源中,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2亿立方米,年利用养殖水域面积有10999.95亩。[2]
人口
2011年末,田畈街镇辖区总人口7.8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万人,城镇化率38.3%。另有流动人口2.6万多人。总人口中,男性40211人,占51.3%;女性38113人,占48.7%;14岁以下8527人,占11%;15~64岁65702人,占84%;65岁以,上4095人,占5.2%。总人口均为汉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5.9‰,人口死亡率5.1‰,人口自然增长率0.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88人。[2]
2017年末,田畈街镇常住人口74096人。[1]
截至2019年末,田畈街镇户籍人口为80325人。[4]
经济
综述
2011年,田畈街镇财政总收入4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7.3%,是1978年的9.3倍,实现税收4.8亿元。人均财政收入613元,比上年增长7%。[2]
2019年,田畈街镇有工业企业56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5个。[4]
农业
2011年末,田畈街镇有耕地面积6.8万亩,人均0.9亩;山林面积13万亩。
2011年,田畈街镇全镇地区农业总产值达到2.6亿元,比上年增长40%,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40%。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7.5万吨,人均957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等。2011年,棉花种植面积0.53万亩,产量689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84万亩,产量477.5万吨,其中花生110万吨,芝麻205万吨,大豆19万吨,油菜籽318万吨。
截至2011年末,田畈街镇累计造林2270亩,林木覆盖率为87.3%。
田畈街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30万头,年末存栏8000头;家禽饲养量32万羽,上市家禽31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280万吨,其中猪肉245万吨;畜牧业总产值3亿元,占全镇地区农业总产值的48.3%。[2]
工业
2011年,田畈街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家,职工8000人。
2011年,田畈街镇全镇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7家,其中50亿以上的1家,10亿以上的6家;世界500强企业1家。[2]
商业
2011年末,田畈街镇有商业网点1322个,有大型农贸大市场1个、批发城1个。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6.5亿元;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8.8亿元,比上年增长6.9%。[2]
金融
2011年末,田畈街镇有3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办事处。有各类存款余额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7.7%,人均储蓄918元;各项贷款余额1.5亿元,比上年增长0.34%。[2]
邮电业
2011年,田畈街镇邮政业务收入51.9万元。
2011年,田畈街镇电信业务收入406.4万元。[2]
交通运输
田畈街镇运输方式以公路运输为主。2011年,田畈街镇客运总量150万人次,货运总量185.8万吨。
2011年末,田畈街镇境内有杭瑞、景鹰高速公路过境,其中杭瑞高速公路境内长53千米,双向四车道,有田畈街1个出口,通往杭州、九江。
2011年末,田畈街镇境内有206国道、田乐省道过境,其中田乐省道境内长35千米,双向两车道;206国道通往广州、山东。有县乡(镇)级公路2条,总长86千米。
2011年末,田畈街镇的田畈公路站,日均发送291辆客车,日客运量1万人次,年货运吞吐量68.8万吨。
2011年,田畈街镇的运输企业拥有货运汽车318辆,2862吨位;客运汽车230辆、5980座位;货运量55.6万吨,货运周转量51.4万吨●千米,客运量6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88万人●千米。
2011年末,田畈街镇镇区有道路总长度6.6万千米,道路铺装面积3.3万平方千米,桥梁3座,总长度0.4千米。
2011年末,田畈街镇镇区开通公交汽车线路9条,运营总里程达6900千米,公交运营车辆82辆。[2]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田畈街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900平方米,藏书4.8万册;公共图书室7个;**放映单位4个;文娱活动场所4个。
2011年末,田畈街镇有有线电视用户1.9万户,入户率95%。[2]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田畈街镇有幼儿园16所,在园幼儿1070人,专任教师86人;小学30所,在校生6864人,专任教师29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2289人,专任教师18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9%,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有普通高中2所,在校学生3278人,专任教师268人。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4.2亿元,比上年增长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