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01年2月,灵山乡被撤销并入华丰镇。
位于县境东部,北隔柴汶河、大汶河与岱岳区相望,南接曲阜市、泗水县,东邻东庄乡,西连磁窑镇。
于石门寺国家森林公园一山之阴;西界为京沪铁路.华丰镇是宁阳县经济重镇,素有“经商黄金宝地”之称。
总面积119平方公里,辖62个行政村,9.26万人。
煤炭储量丰富,盛产河沙、石材。
2002年,该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24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82万元。
农作物总产量141097吨。
该镇私营企业86户,从业人员2880人,注册资金31194万元。
该镇共有各类学校19所,在校生8369人,专任教师570人。
2001年2月,撤销灵山乡并入华丰镇。
位于县境东部,北隔柴、大汶河与岱岳区相望,南接曲阜市、泗水县,东邻东庄乡,西连磁窑镇。
总面积119平方公里,辖62个行政村,9.26万人。
煤炭储量丰富,盛产河沙、石材。
2002年,该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24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82万元。
农作物总产量141097吨。
该镇私营企业86户,从业人员2880人,注册资金31194万元。
该镇共有各类学校19所,在校生8369人,专任教师570人。
基本情况华丰镇地处丘陵和平原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南北20公里,东西最大8.5公里。
南部有砖三条东西向山脉,河流柴汶河,故城河。
其他河流为季节河。
全镇辖62个行政村,总面积118.8平方公里,总人口9.26万,镇驻地7.9平方公里,人口5万人。
2006年全镇实现企业总产值16亿元,农业总产值3.5亿元,财政收入2551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4606元。
有汉、回、水、布依、朝鲜、蒙古、苗、满、傣、佤等民族。
磁莱铁路、蒙馆公路、朝柴公路横贯东西,驻地有华丰火车站和汽车站,西距京沪铁路2公里,距104国道4公里,距京福高速公路入口6公里。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由煤炭、铁矿、矿泉水、铝钒、优质石材、河砂等资源。
境内有年产原煤百万吨的大型国有煤矿——新汶矿业集团华丰煤矿,矿内有发电量37000KW矸石热电厂。
华丰镇自古是兵家要塞,必争之地。
区划沿革华丰镇历史悠久,古代属鲁国,为春秋时期孟氏成黾。
《春秋》“载:襄公十六年秋,齐侯代北围攻城。
《左转》云:“师围城,代齐师,钦马于淄者”淄水出泰山梁父县西,北入汶,淄水即境内故城河。
《读史方舆纪要》亦云:“成,鲁地,应在宁阳东北90里”据此成城故址在华丰镇西故城、北故城、东庄乡南故城三村之间,西临故城河。
古磁窑址上有西磁窑、田家院、东磁窑等村落。
磁窑火车站即因古磁窑命名,址内瓷片俯拾即是。
曾出土的窑具有体,有烧窑、垫板,垫饼、点支三角古垫等。
产土具有摸具、研磨器、碾石等。
生活用具以碗为主,其次是罐盆等,还有各种采由平分人物像佛像和虎、马狗、猪龟、蛙等动物玩具各种资器造型生动,工艺精湛。
现成城东北角尚存,最高处高出地面为12米,东北各残长约100米,西南角仅存在转弯轮廓。
西北部被河冲毁。
今田家院(为墓地)一带中故城址西南部。
为中心建筑区,暴露砖瓦碎片,发现很多眼陶圈水井,本集到花纹铺地砖还有三纹圆瓦当“长乐马央”圆瓦当树木双兽纹半瓦当等战国、汉代遗物。
之后,历经沧桑。
至清代,南半部原宁阳县故城社;西半部,属泰安县崔村地方,梁父地方。
华丰镇煤藏丰富据传说,春秋战国时期,(公无前)720至公元前201年宁阳华丰一带发生现有煤、并被开采使用。
清宣统元年(1909年)济宁商人在华丰开办煤窑,取名“华丰煤矿分司”,1931年改组为“华丰合记煤矿分司”,1938年占领矿区,以“华丰煤矿”为名。
“华丰”由此名,沿用至今。
1938年,华丰镇南半部属宁阳县九区。
北半部属泰宁县改名为组阳县来属未变。
1957年8月为新泰县。
1959年12月华丰人民公社由新泰县复归宁阳县。
1985年12月华丰区分为华丰镇,灵山乡。
2001年3月华丰镇、灵山乡合并为华丰镇。
行政区划华丰镇
辖62个行政村:东磁东村、东磁西村、新街、白土厂、井泉庄、田家院、西磁窑、歇息铺、南高村、北高村、西高村、泊家庄、国家庄、张家寨、任家街、北马家寨(北马家寨、西北庄)、永安寨、东北庄(东北庄、侯家寨)、石家门(石家门、于家庄)、南梁父、小河西、乔家庄、胜天庄、东爵山、西爵山、红旗、马梁(马家庄、梁家庄)、塘坊、成功庄、张家村、梅家庄、湖村、高庄、永义庄、西故城、北故城、进粮庄、满家村、东营、西营、顺义庄、梧桐峪(梧桐峪、孙家峪、李家峪)、孔家庄、胡家庄、潘家庄、凤山峪、翟家庄(翟家庄、新庄)、朱家洼、埠南、前吕观、后吕观、沈家庄(沈家庄、大石桥)、大王家庄、韩家岭、南马家寨、杨家庄(杨家庄、王家庄)、上陡沟、下陡沟、东范家庄、西范家庄、南王家庄、门家庄。
文物古迹灵山寺建于金代素有“铁索灵山寺”之称,风景秀丽,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磁窑址,位于西磁窑村东。
该磁窑建于隋盛于唐宋。
宋代成为陶瓷手工业生产的基地。
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县级文物保户单位古成城遗址,建于春秋时期是鲁国孟氏成邑。
至于圣姑堂,贞孝牌坊,各类庙宇,枚不胜举。
更不用说古今结合的石门寺国家森林公园,凤山峪风景区。
都慢商贾云集,文化底蕴深厚的见证。
千百年来,儒家思想的文化历史积演,一方水土的滋育,相沿成匀,造就了华丰民风淳朴,人民勤劳智慧,助人守信。
这里也曾留下伟人的足迹。
1959年4月5日主席在上海召开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之后,曾在华丰温步乡间大路,笑容满面,高兴地望着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山野。
驻留18小时之久。
让人永经面怀。
自然景观华丰镇镜内丘陵山头有26个,分两大系列,南部错山镜,葫芦崖山,老虎窝山等山头相连,靠北为灵山簸箕山,老富山、爵山、鲁姑山等一列,均为东西走向,磁莱铁路以南。
形成华丰镇南部两道天然屏障。
凤仙山宁阳,泗水界山,主峰海拔608米。
为宁阳县境内最高点,花岗片麻岩山体。
山势绵延数十里,松柏葱郁、榆槐满山,果树飘香,景点众多,主要有穆寨顶、跑马岭、朝阳洞、挂山崛。
清代学者孔尚任曾在此隐居写作《桃花扇》。
据明朝天启丙寅年《重修凤仙山玉皇殿前石崖碑记》云:“不知凤仙山何以得名,或者山形似凤,或者仙姑在此”。
传说穆桂英手下大将黄凤仙曾在此战斗过,故山被叫做风仙山。
清代因四方民众上山进香供奉神仙,曾改名奉仙山。
穆寨顶位于凤仙山正中,顶部有兵寨遗址,尚存旗杆窝,传说穆桂英曾在此安营扎寨。
穆寨顶西面紧连跑马岭,远望山岭平坦,据说是穆桂英骑马射箭的训练场。
朝阳洞在主峰南面的半山腰,洞口仅能容一人钻进,深不见底。
凤仙山东部俗称葛山脚(因生产葛草,伸向东北而得名),峰顶残存有军阀混战时期的几段残墙。
其北峰,突兀陡峭,被称作“刮山崛”,又叫“刮天橛”,意思是快刮着天了。
灵山灵山位于梅村以北,湖村以南,东西长500米南北宽500米,面积0.25平方公里,海拔172米,该山是华丰境内中部山列的东头。
该山在县东北90里,是附近有名的风景区,树木葱郁,四时交翠,上有秦峰寺,本唐时女少峰寺、有上元元年古塔、山麓里许有井。
旧时山僧放濯以铁索设机吸水而上,故又曰,铁索灵山。
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省有古碑刻古建筑,山南而建有四段登顶石阶,坡度不大,不亚于泰山南天门下的十八盘。
解放后,解放军陆续在此建军库,连同灵山东西的两座山头挖洞作库房,并有铁路直达该山。
该山为华丰境内的存有古迹的唯一山峰。
植被茂盛,以柏为主,环境幽雅秀丽。
错山镜位于翟家庄、凤山峪南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1500米,面积为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62米,位于华丰镇东南角,是华丰境内最高点。
因山崖上有一片石英石,远看如一面镜子,反射阳光而得名,错山镜。
该山峰为沙石山,植补疏稀无水。
葫芦崖山位于胡家庄经东,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1750米,面积为2.6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98.9米。
据说,在明朝末年(1613年左右)人们刚搬入此地居住时,发现此山崖形状似葫芦,因取名葫芦崖。
老虎窝山位于东范家庄南面,东西长3000米,南北宽600米面积1.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06.2米。
位于华丰镇与曲阜市交界处,是华丰镇南部边界的一个山头。
据说,人们刚入此地居住时发现山上有虎,并有一之同,因此取名“老虎窝山”。
簸箕山簸箕山位于高庄东南,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1000米面积为1平方公里,海拔251米,灵山西面,故乡宣山以东,因该山形状象人们使用的簸箕,而得名簸箕山,该山为青石山(石灰岩),植被稀疏。